内容简介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以电视的仪式传播与传播的仪式化功能为主要切入点,力图将人类学、文化学、美学等宏观理论与传播学的媒介理论、技术理论、受众理论与效果理论等结合起来对电视仪式传播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探讨出一套“重教化”、“重情感”、“重礼乐”、“重和谐”,“重道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传播模式,电视表达模式,正是本书*为突出的特色。
作者简介
张兵娟,女,现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电视文化与批评,电视传播与影视艺术。出版专著有《电视剧叙事:传播与性别》,《全球化时代:传播、现代性与认同》。曾主持国家艺术学课题《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电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等,并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国家课题多项。撰写有关论文三十余篇,论文《国家的仪式》、《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等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刊登,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源起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 关于仪式理论与相关研究
二 关于电视与仪式传播相关研究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 基本思路:提出电视仪式传播的三维视角
二 本书主要内容
第四节 理论意义及特点
第一章 仪式与仪式传播发展概述
第一节 仪式的界定与类型
一 仪式的界定
二 仪式类型
三 几种有代表性的仪式观
第二节 仪式理论研究学派概述
一 神话一仪式理论
二 仪式一心理分析理论
三 社会功能一结构理论
四 仪式阈限理论
五 仪式语言理论
六 仪式象征文化理论
七 仪式表演理论
第三节 传播研究及相关理论
一 传播的界定
二 仪式、传播与文化的关系
三 仪式传播与社会整合
四 作为媒介的仪式
第四节 电视仪式传播的组成要素
一 电视仪式传播的形式特点
二 电视仪式传播的表现形态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仪式传播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强仪式主义特征:神圣性、古朴性、神秘性——以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为主
第二节 农业社会的泛仪式主义特征:权威化、象征化、功利化——以祖先崇拜、王权崇拜为主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仪式特征:世俗化、理性化、消费化——以偶像崇拜、金钱崇拜为代表
第四节 后现代社会的后仪式主义特征:感性化、个体化、祛魅化——以个性崇拜、自我崇拜为代表
第三章 媒介变迁与仪式传播
第一节 史前媒介与仪式传播:刻符、岩画
第二节 口语媒介与仪式传播:巫术、神话
第三节 文字媒介与仪式传播:文字、经典
第四节 印刷媒介与仪式传播:报纸、图书
第五节 电子媒介与仪式传播:广播、电影、电视
一 广播
二 电影
三 电视
第四章 文化变迁与仪式传播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与分类
一 文化的界定
二 几种主要的“文化观”
三 文化的转向与文化研究
第二节 文化形态分类与价值共同体建构
一 文化形态概述
二 文化与社会价值整合
三 文化传播与共同体建构
第三节 中国传统礼文化概述
一 礼起源的各种学说
二 礼的分类与价值
三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文明
四 礼乐文化和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再生产
第一节 电视媒介仪式的生产逻辑
一 政治与电视仪式传播
二 传播制度与电视仪式传播
三 社会与电视仪式传播
第二节 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特点与类型
一 电视媒介仪式的特点
二 电视媒介仪式的类型
第三节 电视媒介仪式的传播意义与价值
一 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意义
二 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价值
第六章 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奥运”仪式与国家形象建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读
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仪式特点
二 “奥运”仪式象征符号及意义表达
三 建构“大同”梦想 弘扬“合和”价值
第二节 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建构——解读“国庆阅兵仪式”
一 政治仪式、文化表演与国家权威
二 象征符号、意识形态与国家“软力量”
三 文化认同与国家形象建构
四 仪式传播中的电视角色分析
第三节 国家仪式与权威秩序确立——解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一 电视仪式与权威秩序
二 电视日常收看与社会整合
三 新闻共同体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第七章 社会仪式与社会整合
第一节 电视仪式与共同体构建——解读央视新闻频道
一 国家生活的显影与合法性建构
二 电视时间: 日常仪式与社会整合
三 电视空间:传播政治与共同体
第二节 “哀悼仪式”与社会团结——解读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
一 中国礼文化的现代转化
二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
三 哀悼仪式与社会团结
第三节 成人仪式与角色转换——湖南卫视“成人礼庆典”解读
一 “成人礼”与“冠礼”
二 “电视成人礼盛典”的特点
三 “电视成人礼盛典”的象征、语言与修辞
四 电视“成人礼盛典”的传播价值
第八章 文化仪式与价值建构
第一节 记忆仪式与“传统的发明”——解读“河南拜祖大典”
一 宗教仪式、民族神话与认同
二 记忆、仪式与“传统的发明”
三 记忆仪式的价值传播与意义建构
第二节 伦理仪式与道德情感建构——解读《感动中国》
一 媒介仪式的结构与象征
二 仪式空间与仪式语境的营造
三 伦理仪式与道德情感价值建构
四 伦理仪式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日常生活仪式与民俗文化的盛宴——解读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一 日常生活、饮食与仪式
二 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三 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四 仪式、价值共同体及其建构
第九章 娱乐仪式与大众文化认同
第一节 故事仪式中的“世俗神话”——以电视剧为例
一 娱乐仪式的起源
二 电视剧叙事、仪式与“世俗神话”
三 英雄仪式——解读新公安电视剧《国门英雄》
四 神话仪式——解读神话电视剧新《西游记》
第二节 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解读“中国好声音”
一 互动仪式与“情感互动”
二 互动仪式与“情感唤醒”
三 互动仪式与“情感传播”
四 互动仪式与公共情感建构
第三节 “怀乡仪式”与“地方性知识”的复兴——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的解读
一 地方戏曲:后传统社会中的困顿与复兴
二 “创造性转化”:电视传播与戏曲联姻
三 晶体与火焰:《梨园春》的融合与创新
四 本土文化:全球时代的“认同的力量”
结语 “礼仪之争”与“文明的冲突”
一 关于“礼仪之争”
二 中国的“礼乐文明”
三 借鉴与启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二 仪式类型
仪式随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可以说,仪式早已不是宗教的“专利”,而是人们普遍的一种社会行为。仪式有很多种定义和分类,如过渡仪式与季节仪式,强化仪式与反抗仪式,宗教仪式与世俗仪式等。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涂尔干将仪式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积极膜拜仪式,包括供奉仪式、共享仪式、模仿仪式、纪念仪式等;二是消极膜拜仪式,包括苦行仪式、镶解仪式等,也有的学者将仪式分为社会仪式、文化仪式、政治仪式、美学仪式等,美国学者格莱姆斯按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特点尝试将仪式分为六类,分别如下。
(一)仪式化行为
美国学者格莱姆斯指出,“通常我们所说的仪式是一个与神圣、敬畏、牺牲、或永恒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高不可攀的概念。其结果是,我们不知不觉地忽视了自己的身体表达和日常行为。而将这种角度作为研究基础,仪式研究变得夸夸其谈,或只关注与身体无关的礼拜行为。”
我们可以这样说,仪式更有可能起源于仪式化行为,正如一场戏剧以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为开端一样。民族学家使用“仪式化行为”这一概念,用于描述动物模式化、重复的姿势和动作。仪式化行为在某个种族的交配行为或攻击行为中最容易见到。它通常由一连串表面无意义或具有实际功用(实际功用如进食或对进攻者的防御)的行为构成。
比如鸭子的“进攻仪式”。当一只鸭表示威胁时,它会伸长、压低脖子并一直冲向敌人,之后仰起头返回鸭群中。在返回后再次威胁敌人,并将头绕回到自己身体的后部。这一行为符合鸭子所具有的形体特征及外界形势的必要性。当这种动作是固定的和模式化的,就称之为仪式化行为。野鸭通过这一动作意在表达我想攻击这只令人讨厌的公鸭,它的姿势有一种类似象征的意义,如同历史上所有宗教产生的象征一样。因此,“当意义、交流和表现的重要性超过功能和实用目的时,仪式化便开始了”。
然而人类与动物虽然有所差别,但并不是完全无关,如果我们忘记与动物和植物的亲缘关系,将使我们成为一个非现实的种族和存在。作为人类我们总归是动物而来。“我们最高的仪式仍然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动物性功能——饮食,活动,繁殖,死亡,交配和战斗。”①
由于人对于仪式化行为需求的原因具有生态学、生物遗传学和心理行为学方面的意义。我们如果违背了仪式化行为,就不可避免地同时违背了生理和心理的周期和结构。它们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运作,是自然秩序和我们身体法则的自然流露。
从仪式化行为转化来的仪式,大多与季节、农业、丰收、占卜、殡葬和治疗有关,因为这些都表达了人与周围环境及其身体之间密切的联系。基于此,仪式研究必须对无意识征兆与行为方式之间的体系化关系特别加以关注,因为这些可能就是潜在的仪式行为。
由于其生态学和心力生理学根源,仪式对于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仪式化行为既是生存所必需也可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其生态学根源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一种无意义的装饰性行为。虽然它也可能过时或病态,但这更证明了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必要性而不仅仅只是可能性。
他认为所有其他的仪式类型都建立在仪式化行为的基础上:礼节、典礼、礼拜、巫术与庆祝。由于人们对生物遗传或生理心理周期及其重复的培养或压制,仪式化行为是无法避免的。仪式行为更新的历史就是一个追求重返人与自然相合一的状态的无尽过程。
仪式化行为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掌控着人类。它在人的身体与自然界间架起一座桥梁,仪式化行为就如同我们体内的基因一样,我们别无选择,如同我们身体的解剖构造是天赋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方可对其有所改造。
……
前言/序言
当今世界,人类不只生活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之中,而且也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传播媒介所构成的符号宇宙中。我们对符号的认识,在这种意义上,就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认识,对于我们存在本质的认识。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指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①可见,一切文化都是通过传播媒介得以继承和发展,并构成传播的主要内容。人类凭借大众传播媒介感知、认识和诠释世界,也通过大众传媒重构与改变世界。如果我们认同这种观点,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赖以生活的符号系统出了问题,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必将随之产生相应的问题:我们有可能被误导,我们有可能被迷惑,我们有可能被欺骗,我们有可能被异化……面对如此强大的符号系统,我们对它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正是这方面研究的力作。
在研究的方法上作者特别强调了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所建构的文化分析模式。这种理论使我们意识到,文化研究在方法上,首先不应该停留在其符号的物质和技术层面,应该始终注意到符号的象征和精神层面;其次,要注重揭示媒介语境中所存有的秩序性、周期性、惯常性与重复性的意义生成逻辑;所以,对于文化的传播即是现实的符号生产,它既可以反映现实,同样也可以构筑现实,实现符号的再生产。在这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中,仪式性的传播有赖于参与者共同的认识和情感分享,它是一种内在满足,摆脱了原有“传递观”的工具性、功利性目的;并且为了突出表达、庆祝或是共同分享某种体验,它也常常带有“表演”性的成分。所以,“推动文化研究不一定要把文化简约为意识形态,把社会冲突简约为阶级冲突,把共识简约为顺从,把行为简约为再生产,把沟通(commuication)简约为强迫(coercion)”。①这些论述不仅对于本书的写作,就是对于广义的文化研究都是值得借鉴的宝贵学术资源。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仪式研究,确切地说,是关于仪式意义与作用的研究。作者认为,“仪式遍布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世界上仪式之多,不计其数;种类浩繁,形式各异。从词源上看,仪式和传播在古代有着同一性和共同的词根。从这点上说,所有的仪式都是传播,但这种传播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只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②应当说,仪式是人类的最重要的文化表现方式之一。因为,如果我们同意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观点,将人定义为一种文化的动物,那么,文化活动则是人类本性的直接体现。进而言之,“仪式将人的行为模式编码并加以强化,并将人们社会化从而使之文化地适应存在及各种关系之中,仪式作为表达和维护宇宙论的方式,具有核心的作用”③。这就是说,仪式并不仅仅就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系统,它还能够借助于媒介具有极大的文化传播与询唤作用。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同样强调大众传播的仪式性的意义,即传播的仪式观。凯瑞指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④传统的传播观(即传播的“传递观”)强调信息在地理空间的拓展,重视信息接受的效果和功能,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为目的。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TV Media Ceremon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TV Media Ceremon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TV Media Ceremon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TV Media Ceremon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