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同一作者的一系列作品《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进阶图解》《聪明人的超级笔记术》再加上这本可以成为一个日本工作方法类的产品线。
②工作上、学习中、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有不得不整理的时候。这本书中,将会为大家介绍各种整理方法,这些方法让你用一张纸就能应对各式各样的需要整理的时刻。
③本书介绍了7个通过一张纸来整理归纳的模板(FORMAT)。这7个模板适合工作学习的任何情况,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的模板
丰田汽车及P&G;公司均贯彻一条原则,那便是“所有资料限于一张纸以内!”。这些大企业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呢? 因为这些企业认为,“只要突出中心、简明扼要地对事物进行整理,所有企划、资料、报告书等都一定能够做到去繁从简、一目了然”。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缺乏整理工作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通过把工作内容总结归纳为一张纸的过程,可以培养对于事物进行整理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你的工作也会瞬间变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创新管理有限公司(Creative Management Inc. )董事长,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还担任过某香港营销公司COO(首席运营官)以及某战略咨询公司经营咨询顾问。他已对2万人进行过“笔记技巧指导”的培训,引进他的笔记记录法的公司已超过200家,有IT公司、外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通讯公司、外资金融企业、商社、地产公司、汽车制造商、机器制造商、精密仪器制造商、函购公司、物流公司、医疗机构等等。此外,他还开了一家通过“笔记技巧指导”提升“读?写?发表”能力的培训学校。易哲,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翻译专业资格(水平)日语笔译1级。
能驾驭好“中部区域”的人,即可驾驭好学习。你是否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如何将“发现”在中部区域展开,进行概括,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对学习效果带来影响。“发现”预示着所听的内容已经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又善于将发现“故事化”,即能够与行动、结果联系在一起的人,在学习中会明显强于其他人。——笔记侠 ? 技能GET
第1 章 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纳到一张纸上
01 1 个小时搞定两天工作量的方法—2
◇高效人士使用的“预告片”制作方法
02 用“S 便笺”模板制作“预告片”—6
◇一张便笺整理好5 个要素,实现100% 高效率工作
03 用“S 便笺”制作出畅销策划案!—10
◇这就是能让你轻松制作出策划案的方法
04 “16 分割笔记”让信息整洁清爽—14
◇口袋大小的记事本进化为最强整理工具
05 立即可以实践的“16 分割笔记”!—18
◇使用框架,效果显著,思路清楚
06 3 天读完30 本书的“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22
◇企业顾问超速阅读秘诀
07 实践“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的4 个步骤—26
◇ 15 分钟读完一本书并归纳到一张纸上
08 如果用15 分钟就能阅读完德鲁克—30
◇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归纳出的一条信息
09 把《日本经济新闻》变为“有用的实践型知识”—34
◇阅读报纸= 直接提升演讲能力的方法
10 用简易清单完成“断舍离”—38
◇让你能在短时间内一口气将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
11 10 分钟交接工作!“一页交接地图”—42
◇将交接工作的整体图像归纳到一张纸上的方法
专栏1 可用于高效交接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46
第2 章 把“想传达的内容”整理归纳到一张纸上的方法
12 让会议时间缩短一半的“话题地图”—50
◇ 5 个步骤就可以决定的“Mapping 会议”
13 “Mapping 会议”的进行方式①步骤1—2—54
◇准备好议程地图,让参会人员发表各自的意见
14 “Mapping 会议”的进行方式②步骤3—4—58
◇让会议结果凝结化,导出“下一步(Next Step)”
15 “话题地图”的五大效用—62
◇“万能模板”应对短时间决策和商务会谈等情况
16 丰田式“交流技巧”—66
◇丰田为什么用“一张A3 纸”来整理资料呢?
17 3 种逻辑型信息传递方式—70
◇“1 个信息”“2W1H”“3 个法则”
18 最迅速制作策划书的方法—74
◇通过“Mapping 1?2?3”制作一张纸策划书
19 打动人心的汇报演讲—78
◇“故事型演讲”的5 个要点
20 演讲用的故事由“三幕组成”—82
◇关键就在开篇和结尾
21 通过第一幕的“3 个要素”吸引读者—86
◇在第一幕中添加“现状”“变化”“问题”
22 在第二幕中展示“3 个阶段”—90
◇准备跨越所需的“钥匙”
专栏2 用“S 便笺”模板制作演讲用的故事—94
第3 章 15 分钟阅读一本书,把要点归纳到一张纸上
23 15 分钟阅读一本书,把要点归纳到一张纸上—98
◇显著提高输出能力的阅读方法——整读法
24 “整读法”的基本步骤1—2—102
◇提出具体的“问题”
25 “整读法”的基本步骤3—4—106
◇筛选关键词,导出“一个行动”
26 指导行动的阅读①—110
◇“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的步骤1—3
27 指导行动的阅读②—114
◇“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步骤4—6
28 解决问题的阅读①—118
◇“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
29 解决问题的阅读②—122
◇“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的步骤1—3
30 解决问题的阅读③—126
◇“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步骤4—7
专栏3 技巧书的挑选方法—130
第4 章 将书本知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阅读方法
31 改变视角的阅读①—134
◇“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的步骤1
32 改变视角的阅读②—138
◇“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步骤2—3
33 寻找原理原则的阅读①—142
◇“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的步骤1—2
34 寻找原理原则的阅读②—146
◇“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的步骤3—6
35 洞察本质的阅读①—150
◇“万能阅读(Master Reading)法”步骤1
36 洞察本质的阅读②—154
◇“万能阅读(Master Reading)法”步骤2—4
37 向师父请教式阅读①—158
◇“《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的5 个要点
38 向师父请教式阅读②—162
◇用“《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阅读“启发型书籍”
39 向师父请教式的读书方法—166
◇用“《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阅读“理论型书籍”
40 引导未来的阅读①—170
◇“预见阅读(Visionary Reading)法”
41 引导未来的阅读②—174
◇制作视觉导向图卡片
1个小时搞定两天工作量的方法
◇高效人士使用的“预告片”制作方法
【我苦战了两天的策划案,结果1个小时就搞定了】有一次,我在咨询公司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来制作需要提交给客户的策划案。那时我已经加班到深夜2点,而提交给客户的截止时间是第二天早上10点钟,只剩8个小时就得提交策划案。最终我只好举手投降。
我找上司诉苦:“不行了,我已经到极限了。”上司二话没说,拿出一张白纸:“所以我告诉过你,不要一开始就坐到电脑面前。”
“看清楚哟,这个是处于中心位置的课题对吧?那么也就是说……”他一边解释,一边开始帮我整理策划案。
“这份报告中最重要的点是什么?对客户来说最有价值的是这个,对不对?那么,你应该围绕的中心信息就是这个。
“这样一来,大致上是不是可以变成这样一个故事?把这些作为框架(概要),然后就看你如何按照这个框架添加相关资料。
“把内容大致分为A、B、C 三个部分。接下来,判断重要的素材有哪些?哪些是不可或缺的?
“剩下的素材基本上都派不上用场。不需要的就通通删掉。”
这样一来,我花了两天的时间也没能整理出来的策划案,上司花了短短15分钟的时间,就有条不紊地把它整理到一张纸上。
随后,我就以这张纸为提纲开始制作宣讲资料,竟然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如同电影拍预告片一样,我们也要先提出一个“假设”】
面对我的难题,上司采取了什么解决方法?
首先他提出了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判断素材的重要性,决定哪些素材可以删去,哪些素材需要保留。有了他的这一步,让我从先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状态中跳出来,瞬间感觉前方柳暗花明。
这个方法也称为“假设思考”,就是一种先提出假定的结论,然后朝着这个假定结论开展工作的方法。
如果把我所做的工作比喻为电影“正片”的话,上司所做的就是制作这部电影的“预告片”。
比如,假设你需要制作演讲用的资料,如果在还没有整理好要点的时候,就直接坐到电脑面前,那么你很有可能像当时的我一样,陷入一眼望不见出口的迷宫之中。
可是,如果有了“预告片”,你就能看到故事的脉络与走向,因此只要将需要的内容填充进去,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资料制作出来。
这里的关键在于制作“预告片”,也就是说——提出假设。没有提出假设这一步,你既不能将课题分门别类,也无法判断内容的重要程度,并因此做出取舍。
“提出假设”其实也就是要你建立预期。只有看见了“出口”,才有可能朝着那个方向整理课题。
在下一节中,我会为大家介绍提出假设时使用的“S便笺”模板。
“一张纸”帮你顺利搞定一切!
你擅长整理吗?
“整理”这个词有很多含义。
● 整理桌子、打扫房间
● 梳理头脑中的思绪
● 提高吸收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 快捷有效地向别人传递观点
…………
工作上、学习中、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有不得不整理的时候。
在这本书中,我将会为大家介绍各种整理方法,这些方法让你用一张纸就能应对各式各样的需要整理的时刻。
在丰田(TOYOTA,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和P&G;(宝洁公司)等大型公司中,这种“一张纸整理术”得到了彻底执行。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抓住了事情的要领,无论是策划书还是汇报资料,肯定都能整理得短小精悍”。如果你办不到,公司就会认为这说明你在整理方面欠缺“思考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不足、“提高效率的意识”不强。
通过用“一张纸整理术”来整理工作,可以培养你整理事务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提高效率的意识”。你手上的工作也能因此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比如,如果你的上司给你下达了这些任务:
3分钟之内把策划案做出来给我。
“接下来的1小时内把这800页的资料总结成3分钟的演讲资料汇报给我。
“30分钟内将演讲资料做出来。
“在明天开会之前想出100个促销的点子。”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使用了本书中介绍的模板,对于以上这些苛刻的要求,你通通都可以用一句话回应——“好了,我已经全部整理在这一张纸上了”。
在这本书的第1章和第2章中,我介绍了7个通过一张纸来整理归纳的模板(FORMAT)。这7个能够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的模板,它们分别是:
1.锻炼思考能力和假设能力的“S的便笺”模板
2.3分钟就能制作完资料的“16分割笔记”模板
3.一本书15分钟搞定的“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模板
4.最快速的职务交接法“一张纸交接地图”模板
5.会议时使用的“Mapping Communication(汉程地图)”模板
6.制作理论报告书用的“Mapping 1 ? 2 ? 3”模板
7.更高级的“故事型演讲”模板
在第3章和第4章中,我将介绍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吸收书本和资料中的知识与信息,并且立刻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整读法”,以及
与其配套的7种模板:
1.快速行动!“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模板
2.解决!“解决问题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模板
3.视点!“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模板
4.原理阅读!“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模板
5.本质!“万能钥匙阅读(Master Key Reading)法”模板
6.人生之师!“《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模板
7.罗盘针!“预见阅读(Visionary Reading)法”模板
你只需要准备一张纸。所有模板制作都非常简单,便笺一张、A4或A3纸一张、笔记本纸一张就足够了。
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方法,能够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人传递信息的技巧,果断做出取舍的能力,由此你将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做出成绩,收获认可,你的动力也会不断增强。由此,你将开启一个良性循环。
而这个良性循环的关键之处就是“整理”。所谓“整理”,说得最直白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整理的本质。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之后,一切就开始顺利运转。事情进展得顺利,你的思路也会变得更清晰,你的工作则会因此变得更顺利。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境界呢?请你立刻翻开这本《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吧!
我一直是个对工作整理技巧比较麻木的人,总觉得那些方法都太过理论化,难以落地。《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点燃了我对工作整理的热情。它的“完美图解”并非虚名,每一页都充满了视觉化的智慧,将抽象的工作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决策制定”的讨论。我常常会在一些重要决策面前犹豫不决,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这本书,通过一个简单却极其有效的“决策树”图解,引导我清晰地分析不同选项的优劣势、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结果。这种可视化的决策过程,让我不再凭感觉,而是能够基于事实和逻辑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尝试用这个“决策树”来处理我最近遇到的一些两难问题,惊奇地发现,原本让我纠结不已的问题,在图示化的分析后,变得清晰明朗,甚至连答案都仿佛呼之欲出。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定期复盘”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可视化的复盘模板,让我能够系统地回顾工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我感觉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用“图形化”的语言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养成,你会发现,无论面对何种工作挑战,都能找到最简洁、最有效的应对之道。
评分初次接触《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我被其极其吸引人的标题所吸引,心想,是否真的能用一张纸解决工作中的诸多难题?翻阅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并非简单地告诉你“如何做”,而是通过一套系统化的、可视化的方法论,帮助读者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工作思维模式。它将抽象的工作流程和概念,转化为一个个清晰易懂的图表和流程图,使得即使是复杂的任务,也能被拆解成简单易行的步骤。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信息过滤”的章节,我一直以来都饱受信息过载的困扰,每天淹没在各种邮件、消息和报告中,常常感到不知所措。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条理的“信息收纳”框架,通过图示化的方式,教你如何区分信息的优先级,如何有效地筛选和处理,最终只留下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自己建立了一套“信息处理三步法”,效果立竿见影,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而且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干扰,工作效率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书中对于“拖延症”的解读也十分独到,它不是简单地责备,而是通过分析拖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结合图示化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找到克服拖延的有效途径。我感觉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看见”工作,如何用一种更具象、更结构化的方式去理解和处理工作中的挑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声称能“完美解决”所有工作难题的书籍持谨慎态度,《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也不例外。然而,当我真正阅读这本书后,我发现,它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真正地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工作整理哲学。最打动我的,是它用“一张纸”这个最朴素的载体,去承载最复杂的工作思维。书中关于“目标设定与分解”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过去总是喜欢将目标写得很宏大,然后就陷入了“目标遥不可及”的困境。而这本书,通过一个可视化的“目标分解漏斗”图解,教我如何将一个模糊的愿景,一步步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微小步骤。这种“化整为零”的处理方式,让我看到了实现目标的清晰路径,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力。我开始尝试用书中的方法,来规划我的个人成长计划,结果发现,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技能提升,在一次次的小目标达成后,竟然一点点地成为了现实。而且,书里还非常强调“行动的反馈”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可视化的“行动反馈记录”模板,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地激励自己前进。我感觉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控最复杂的工作,从而实现真正的“聪明工作”。
评分当我看到《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本书时,我带着一种“看看又能学到什么新花样”的心态去翻阅。然而,这本书的图解风格和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让我对“工作整理”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流程优化”的章节,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流程存在很多效率低下的环节,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改进。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流程图和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识别流程中的瓶颈,如何进行简化和重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来审视我日常工作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流程,结果发现,通过几个简单的调整,我的工作效率竟然提升了近30%。这种“看得见的”优化效果,让我对这本书的信服度大大提高。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持续改进”的理念,并提供了一套可视化的“改进追踪表”,让我能够系统地记录每一次的优化尝试和效果,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整理”,更教你如何“优化”你的工作方式,让你的工作越来越顺畅,越来越高效。它就像是一张“效率地图”,指引你在工作的道路上,找到最平坦、最快捷的路径。
评分《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工作整理的书,更像是一次关于“自我优化”的视觉启迪。我一直认为,工作整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个人的效率和幸福感,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用大量的图解,将那些看似枯燥的整理方法,变得生动有趣,甚至带有一点艺术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时间管理”的章节,它并没有提供所谓的“万能时间管理表”,而是通过一系列可视化的“时间分配模型”,帮助读者理解自己真实的时间去向,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利用方式。我尝试用书中提供的“能量曲线图”,来规划我一天的工作,结果发现,我能够更合理地安排精力充沛的时段去做高强度的工作,而将低谷期用于处理一些例行事务,这种“顺应自然”的时间管理方式,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高效。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个话题,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图解建议,帮助读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生活。我感觉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在教你如何“牺牲”来完成工作,而是教你如何在“平衡”中,实现工作的最大化价值,同时又不失生活的精彩。
评分拿到《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本书,我最先被它封面那简洁而富有设计感的图示所吸引。翻开书页,我发现,这并非一本空洞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本将工作整理的智慧,通过极具创意的图解,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书中关于“优先级管理”的那一部分,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以来都陷于各种任务的优先级混乱中,常常不知道该先处理什么,后处理什么。这本书,通过一个极其形象的“优先级优先级矩阵”图解,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瞬间明白了如何做出明智的判断。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早上画一张“今日优先级地图”,结果发现,原本觉得排山倒海的任务,在经过优先级排序后,变得清晰有序,我能够有条不紊地逐一击破,大大减少了焦虑感,工作效率也随之提升。而且,书中还非常强调“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并用图解的方式,介绍了多种简单易学的可视化工具,让我能够更灵活地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方法,更提供了“看得见”的方法,让工作整理不再是件抽象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可以亲手操作、并且能立刻看到效果的“游戏”。
评分说实话,在看到《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阅“术”无数,总觉得这种“速成”的书名往往伴随着浅显的内容。然而,当我翻开它,立刻就被那种“惊艳”的感觉征服了。它真的做到了“完美图解”,每一页都充满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元素,完全颠覆了我对工作整理类书籍的刻板印象。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把抽象的整理概念,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示,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目标设定”的那一部分,我之前总是喜欢把目标写得很宏大,然后就陷入了“目标太遥远,根本无从下手”的无限循环。而这本书里,它用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教你如何把一个模糊的愿景,一步步分解成可执行的、有时间节点的具体行动。这种可视化的分解过程,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不再感到迷茫。而且,书里还非常强调“小步快跑”的理念,鼓励你不断地尝试和迭代,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足以点燃继续前进的动力。我开始尝试用书中提供的方法,来规划我一个长期项目,结果发现,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目标,在一次次的小目标达成后,竟然慢慢地向我靠近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工作整理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把事情做完,更是关于如何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工作,然后以一种更聪明、更有效率的方式去达成目标。它就像是一张导航图,指引我在工作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叫做《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的书,当时纯粹是出于好奇,想着“一张纸”能整出什么花样来。翻开第一页,就被那丰富的图解吸引了,感觉不像是在看一本枯燥的工作方法论,更像是在探索一本关于如何把混乱的大脑变得井井有条的“视觉地图册”。书中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这么做”,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流程图、甚至是各种生动的小漫画,一点点引导你思考,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工作中的“痛点”,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解决方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任务分解”的那一部分,我一直以来都习惯把大任务直接列出来,然后开始无从下手,但书中通过一个可视化的漏斗模型,让我瞬间明白,原来复杂的任务可以通过层层剥离、细化,最终变成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小步骤,而且每一步都有清晰的“完成”标志,这种成就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而且,书里还特别强调了“一次只做一件事”的重要性,这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难,书中用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来佐证,比如一个人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就像在玩杂技,最终可能一个都抓不住。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出的“番茄工作法”结合“单任务处理”,发现效率真的提升了不止一点点,而且整个人感觉没那么焦虑了,因为我知道我每一步都在稳步前进,而不是原地打转。这本书的图解真的非常精美,色彩搭配也很舒服,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甚至有点享受。它让我感觉,工作整理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一场有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将书中的理念更深入地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看看能“整理”出怎样一个全新的自己。
评分拿到《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本书,我当时的想法是,会不会又是那种讲了一堆理论,然后要求你照猫画虎的书?结果出乎意料,这本书完全没有那种“教导”的口吻,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默默地在你耳边分享他多年的整理心得。最打动我的是,它没有上来就灌输各种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纸”这个载体出发,去探讨如何利用一张纸来梳理我们脑子里那些像乱麻一样的想法和任务。书中很多关于“心智模型”的介绍,用极具创意的图示,让我对很多困扰已久的工作难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很糟糕,总是被各种突发事件打乱节奏,这本书里就有一个关于“优先级矩阵”的图解,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而是通过“紧急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哪些是真正值得投入的,哪些是可以委派甚至舍弃的。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每天早上花几分钟画出今天的“优先级地图”,意外地发现,那些被我长期忽略的重要但非紧急的任务,竟然开始被我提上日程,而且完成它们带来的满足感,远超于我之前匆忙应付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书中的“回顾与反思”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是让你僵硬地记录,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和可视化图表,帮助你找到问题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操作技巧”,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建立,你会发现,无论面对何种工作场景,都能游刃有余地找到最佳的整理和执行方案。
评分坦白说,当我看到《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这本书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丝疑虑,一张纸真的能解决所有工作整理的难题吗?但当我真正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一张纸”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更是一种思维的精炼和浓缩。它通过大量的图解,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工作方法,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实践。书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项目管理”的那一部分,我一直以来都觉得项目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各种专业的工具和知识。但这本书却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通过一张“项目规划板”的图解,将整个项目的关键要素,如目标、里程碑、关键任务、风险等,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一目了然”的感觉,让我立刻对项目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为我最近的一个跨部门项目制作了一张“项目规划板”,结果发现,原本困扰我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可视化的共同目标和行动计划,变得容易解决了许多。而且,书里对于“团队协作”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是教你如何“指挥”,而是如何通过清晰的沟通和共享的图示,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角色和任务,从而形成高效的合力。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把复杂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充满掌控感。
评分你,很好看的一本书,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
评分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一口氣看完,兩本書有重複地方,建議深度解讀版本就好。
评分实用实战实践见真章 以后就这样高效地做笔记吧
评分买了一整套三本,很喜欢虽然感觉很多东西重复的说的,重复的说
评分前一段时间买了那本《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感觉还不错,里面有很多很实用的笔记法,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康奈尔比較法感觉最好用的。这本书粗略的看了一下,比上一本好的地方是用了全彩页,更加方便阅读理解。而且还送了一本方格笔记本,两本放在一起真的很巧妙。
评分掌握基本操作和规则基本可以是高手了
评分666和此卖家交流,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觉七经八脉为之一畅,我在JD买了这么多年,所 谓阅商无数,但与卖家您交流,我只想说,老板你实在是太好了,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 了,本人对此卖家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交易成功 后,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 安邦之智,而今,天佑我大中华,沧海桑田 5000 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 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位英雄手持双 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大 英雄,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看着交易成功,我竟产生 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 这么好的卖家, 如果将来我再也遇不到了, 那我该怎么办? 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的店收藏了, 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 可是我立刻想到, 这么好的卖家,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 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评到所有人
评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