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

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薛茜 编
图书标签:
  • 脑卒中
  • 卒中
  • 康复
  • 医学科普
  • 社区健康
  • 健康指导
  • 问答
  • 临床医学
  • 专家指导
  • 预防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23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27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2
字数:28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脑卒中的概述、危险因素、预警、临床症状、检查与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等内容,其中康复内容包括瘫痪患者的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康复训练、心理障碍的家庭康复训练、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失语的家庭康复训练等,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富有指导性。本书适合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基础知识
第1章脑卒中的概述/2
什么是脑卒中?/2
脑卒中的危害有哪些?/2
脑卒中怎么分类?/2
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3
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3
『专家提示』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脑卒中吗?/3
什么是出血性脑卒中?/4
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4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如何?/5
『专家提示』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发吗?/5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如何?/5
脑卒中的发病时间有何特点?/5
『专家提示』炎炎夏季当心老年人脑卒中发作引发疾病/6
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有何特征?/7
脑血管有哪些特点?/7
脑内血流量是如何调节的?/8
脑外血流量是如何调节的?/8
第2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0
脑卒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0
『专家提示』父母得脑卒中,子女必得吗?/11
脑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2
『专家提示』糖尿病和脑卒中有着怎样的关系呢?/13
『专家提示』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有哪些?/14
『专家提示』建议戒烟/15
『专家提示』饮酒的健康建议/16
第2篇症状与疾病
第3章脑卒中的预警/20
脑卒中的先兆有哪些?/20
『专家提示』什么是“小中风”?/21
『专家提示』哈欠不断的原因/22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23
『专家提示』尽早、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24
第4章脑卒中常见的临床症状/25
什么是头痛?/25
脑卒中头痛的特点有哪些?/25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感染均可表现为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阳性,二者如何鉴别?/25
什么是头晕?/25
什么是意识障碍?/26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有哪些?/26
有哪些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27
『专家提示』意识障碍见于哪些疾病?/28
什么是失语?/28
有哪些类型的失语?/28
临床常见失语的特点有哪些?/28
什么是失用?/30
什么是失认?/31
失认的临床类型及表现有哪些?/31
什么是智能障碍?/31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32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2
什么是遗忘综合征?/32
什么是视觉障碍?/33
什么是视力障碍?/33
什么是视野?/33
什么是视野缺损?/33
脑卒中所致的视野缺损有哪些表现?/33
什么是三偏征?/34
什么是眼球运动障碍?/34
什么是眼肌麻痹?/34
『专家提示』何时为半球病变?何时为脑干病变?/34
眼球运动障碍的瞳孔异常有哪些?/35
什么是面肌瘫痪?/35
什么是周围性面瘫?/35
什么是中枢性面瘫?/35
什么是延髓麻痹?/35
延髓麻痹的分类如何?各有何临床表现?/36
『专家提示』吞咽障碍患者早期经口喂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6
真性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如何鉴别?/36
什么是躯体感觉?/37
躯体感觉障碍有哪些主要表现?/37
脑卒中的常见躯体感觉障碍有哪些主要表现?/37
什么是瘫痪?/37
脑卒中引起的瘫痪是哪种类型的?/37
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8
瘫痪的常见形式有哪几种?/38
什么是步态异常?/38
正常的颅内压是多少?/38
什么是颅内压增高?/39
常见脑卒中中颅内压增高的有哪些?/39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9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有哪些?/40
什么是脑疝?/40
脑疝的分型有哪些?/40
脑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1
『专家提示』出现脑疝说明什么?/41
什么是脑卒中后遗症期?/41
导致脑卒中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2
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主要有哪些表现?/42
脑卒中的并发症有哪些?/42
什么是废用综合征?/42
什么是误用综合征?/42
出现误用综合征有什么危害?/42
脑卒中患者的肩痛是怎么发生的?/42
什么是肩关节半脱位?/43
脑卒中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是怎么发生的?/43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43
什么是直立性低血压? /43
为什么脑卒中患者极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43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43
什么是肺部感染?/44
为什么脑卒中患者会发生肺部感染?/44
什么是泌尿系感染?/44
为什么脑卒中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44
第5章缺血性脑卒中/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点有哪些?/45
『专家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45
什么是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5
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有哪些?/45
『知识链接』什么是霍纳征?/46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有哪些?/46
什么是脑血栓形成?/47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7
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常见临床综合征有哪些?/47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7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8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8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8
椎�不�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9
『专家提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49
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50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类型有哪些?/50

前言/序言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导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民众对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和康复知识十分缺乏,对脑卒中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常导致严重后果。很多人在发生脑卒中后往往延误治疗时机,重者丧失生命,轻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造成终生残疾。
本书共20章,内容包括脑卒中的概述、危险因素等基础知识,还包括脑卒中的预警、临床症状、检查与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通过普及脑卒中诊疗及康复知识,加强一级、二级预防,减轻脑卒中人群的功能残疾,力求将患者的功能障碍降至低水平,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本书由沈文副教授(第1~3章)、陈兰英教授(第4、第5章)、赵鹏(第6、第7章)、唐进松(第8章)、薛茜教授(第9、第10章)、宋爱霞(第11章、第12章、第15~20章)、李祯(第13章)、李媛媛(第14章)。完成,内容包含了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与体会,并查阅了大量的医学专业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
作为本书主编,我深知编者们在繁忙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之余,进行创作及多次修改的辛劳。在此,对各位同仁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本书还得到了崔培雪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不妥和误漏之处难免,殷切希望专家和读者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正。

薛茜
2015年5月
《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内容简介 《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是一套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和基层医疗工作者精心编撰的科普读物。本书旨在以通俗易懂、问答结合的形式,系统性地解答脑卒中(俗称“中风”)相关的常见问题,普及脑卒中的预防、识别、诊疗及康复知识,提升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水平, empowering 社区居民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便捷、实用的参考工具。 本书特色与亮点: 1. 内容权威,专家团队倾力打造: 本丛书汇集了国内顶尖脑卒中领域的医学专家,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老年病学、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的资深学者和临床医生。他们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针对社区居民和基层医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和撰写了每一个问答条目。专家团队的权威性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前沿性,让读者能够获得最可靠的健康信息。 2. 形式新颖,问答互动,直击痛点: 脑卒中涉及的知识面广,许多患者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和无助。本书创新性地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涵盖了从脑卒中的基本概念、危险因素、早期症状识别,到急救处理、医院诊疗流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再到出院后的长期管理、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等方方面面。每个问题都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和患者关切,直接回应读者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问题,力求做到“问必有答,答必精准”。 3. 聚焦社区,贴近基层,实用性强: 丛书的定位是“进社区”,这决定了其内容必须紧贴社区居民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本书重点强调了脑卒中的社区层面的预防与筛查、轻症脑卒中的基层管理、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康复的居家指导以及慢病管理等内容。对于基层医生而言,本书提供了易于掌握的诊断思路、治疗规范和康复指导要点,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 4. 体系全面,覆盖脑卒中全周期: 本书并非零散的问答集合,而是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脑卒中知识体系。从“认识脑卒中”的宏观介绍,到“预防脑卒中”的具体措施;从“识别脑卒中”的黄金法则,到“治疗脑卒中”的最新进展;再到“康复脑卒中”的长期工程,以及“与脑卒中共处”的生活智慧,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从了解到行动、从治疗到康复的完整视角。 5. 语言通俗,科学严谨,易读易懂: 医学术语往往令普通人望而却步。本书的撰写遵循“通俗化、生活化、形象化”的原则,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医学原理。专家们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插图(如示意图、流程图等,此为假设,实际书中可能包含)和生活化的场景,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即使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健康信息。 6. 强调预防,关爱生命,传递健康理念: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本书将大量的篇幅用于脑卒中的预防,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肥胖、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管理。通过引导读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本书不仅是疾病的“指南”,更是健康的“守护者”,传递积极的健康生活理念。 7. 关注康复,重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本书详细介绍了脑卒中后常见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的康复方法和居家训练技巧。专家们强调了个体化康复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配合治疗,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质。 本书内容结构概述: 本书内容围绕脑卒中的各个环节展开,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脑卒中——基础篇 什么是脑卒中?它有哪些类型?(如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 脑卒中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哪些人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年龄、遗传、既往病史等)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脑卒中会有哪些早期症状?(如突然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突然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的一侧视力模糊或丧失、突然的行走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 脑卒中的常见危害有哪些?(如偏瘫、失语、失明、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痴呆、情感障碍等) 第二部分:预防脑卒中——关键环节 如何有效控制高血压?(药物、生活方式调整) 如何管理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 如何降低血脂水平?(饮食、运动、药物) 心脏病,特别是房颤,如何影响脑卒中?如何预防? 健康饮食的原则是什么?(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脑卒中有何作用? 戒烟限酒的重要性及方法。 保持健康的体重,如何减肥? 规律体检,定期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 第三部分:识别脑卒中——抓住黄金时间 出现脑卒中症状后,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可能中风?(如FAST原则:Face Drooping, Arm Weakness, Speech Difficulty, Time to call emergency services) 社区居民在遇到疑似脑卒中患者时,应该如何施救? 急救车到来前,可以做哪些准备工作?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何安全地将患者送往医院? 第四部分:诊疗脑卒中——科学应对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医院会进行哪些检查?(如CT、MRI、CTA、MRA、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何不同? 溶栓治疗是什么?何时可以进行? 介入治疗(如机械取栓)是如何进行的? 脑卒中后,可能需要哪些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手术治疗在脑卒中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 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基层医疗机构在脑卒中诊疗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第五部分:康复脑卒中——重塑生活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与时机? 脑卒中后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有哪些?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如上肢、下肢、手部精细动作训练) 如何训练吞咽功能,预防误吸? 言语障碍(失语)的康复方法有哪些? 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改善? 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如何应对? 家庭成员在脑卒中康复中扮演的角色? 居家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如何使用辅助器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社区康复资源有哪些?如何获得帮助? 第六部分:长期管理与生活——与脑卒中共处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注意些什么? 如何坚持用药,避免漏服或停药? 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复发? 脑卒中患者可以参加哪些社会活动? 如何应对复发风险? 对家庭照护者的建议和支持。 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重拾信心? 《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以其全面、权威、实用、易懂的特点,必将成为广大社区居民和基层医务工作者手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工具。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预防脑卒中,更能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科学应对疾病,积极投入康复,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本书的出版,是医学专家服务基层、回馈社会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筑牢国家健康屏障的重要举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书架上偶然发现了这套《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其中关于脑卒中的这本,虽然我本人目前并未直接面临脑卒中的困扰,但作为一名关心家人健康的人,我对脑卒中的认知和预防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脑卒中,这个曾经让我觉得遥不可及的词汇,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身边亲戚朋友的经历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它的破坏力。我深知,对于这种疾病,早期的识别和及时的干预至关重要。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出现,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接地气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缺乏医学知识,而是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者不知道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去寻找答案。一本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关于脑卒中问题的书籍,对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就像一位随身的健康顾问,能够随时解答我们的疑惑。

评分

我对于这套《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整体的定位非常赞赏,尤其是这本关于脑卒中的分册,它所聚焦的“诊疗与康复问答”正是广大基层民众和社区医务人员最需要的内容。脑卒中一旦发生,其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以及家庭经济上的。因此,一套能够清晰、系统地解答这些问题的书籍,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我设想,当一位刚刚经历过脑卒中康复的患者,或者家属,想要了解后续的护理、饮食、运动以及可能的复发风险时,能够有一本这样的书作为指导,那将是多么地安心。它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陪伴和支持,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希望。我期待它能够真正做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身边值得信赖的健康助手。

评分

坦白说,在看到《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这个书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我们在社区层面,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很多时候,医学知识的普及,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面前的各种疑问,社区医生和居民都可能感到力不从心。这套书以“问答”的形式,让我看到了它试图弥合这一差距的努力。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本“操作手册”一样,为社区的医务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也为广大居民普及最实用、最迫切需要了解的脑卒中相关知识。一本真正能够“进社区”的书,应该能够直击痛点,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泛泛而谈。它的价值,体现在能否让更多人因为这本书而受益,能够更科学、更从容地面对脑卒中。

评分

这次有幸能够接触到这套《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中的脑卒中相关读物,虽然它侧重于问答形式,但我还是从整体的呈现方式和其所蕴含的严谨态度上,看到了它背后巨大的价值。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直接的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患者及其家属最深切的困惑和最迫切的需求。这套书能够直面这些问题,并且由医学专家来解答,无疑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知识窗口。我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突然面临脑卒中的打击,那种突如其来的恐惧和茫然,此时此刻,一本能够提供清晰、准确、实用信息的书籍,其分量不亚于一剂强心针。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慰藉和行动的指引。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面向基层、贴近生活的定位,这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普及健康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期待着能够通过它,更深入地了解脑卒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地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评分

这本《医学专家进社区丛书--脑卒中诊疗与康复问答》的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温暖而扎实的感觉。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直接将“社区”和“问答”的概念融入其中,仿佛一位亲切的邻家医生,随时准备为你解答心中的疑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医学知识更贴近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居住在社区、信息相对闭塞的群体。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其防治工作尤其需要社区的深度参与。这套书的出现,恰恰契合了这一需求。我能想象,当一位患者或者家属在遇到与脑卒中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轻松地翻阅这本书,找到他们所需要的答案,这不仅能够减轻他们的焦虑,更能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它传递的不仅仅是医学信息,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承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