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学基础(第二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乃至世界玉石的品种、产地及其基本特征。内容涵盖了2010年新《珠宝玉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其中30余种天然玉石。重点阐述了这30余种天然玉石的真伪鉴别特征及其与相似玉石和合成品的区别。在注重介绍每种玉石共性的同时,突出了不同产地该玉种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其他产地的对比。特别强调了我国新发现的软玉猫眼和蛇纹石猫眼的特征。同时,对新发现的假象绿松石等相关玉石及其产地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玉石学基础(第二版)》内容丰富、翔实、新颖,集科学性、文化艺术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宝玉石、地质、矿物材料、矿产资源、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及各类宝玉石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玉石爱好者、收藏者及研究者学习参考。
第一章 我国玉石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第一节 我国玉石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我国玉石资源及现状
第二章 玉石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一节 玉石的概念
第二节 玉石的分类及产地
第三章 翡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翡翠的矿物组成
第三节 翡翠的结构
第四节 翡翠的颜色
第五节 翡翠的评价
第六节 翡翠的鉴别
第七节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
第四章 软玉
第一节 软玉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软玉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软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第四节 软玉的质量评价
第五节 软玉的估价
第六节 软玉的成因类型
第七节 新疆和田玉
第八节 四川软玉猫眼
第九节 台湾软玉、青海软玉和江苏溧阳软玉
第十节 四川龙溪软玉、福建南平软玉和辽宁岫岩软玉
第十一节 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缅甸和朝鲜软玉
第五章 蛇纹石质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辽宁岫玉
第三节 四川蛇纹石猫眼
第四节 西藏桂亚拉地区的蛇纹石质玉
第五节 云南蛇纹石质玉
第六节 安绿玉和鸳鸯玉
第七节 岫玉的新品种——甲翠
第六章 欧泊和绿松石
第一节 欧泊
第二节 绿松石
第七章 独山玉、青金石和孔雀石
第一节 独山玉
第二节 青金石
第三节 孔雀石
第八章 玛瑙、玉髓和石英岩类玉
第一节 玛瑙和玉髓
第二节 石英岩类玉
第九章 云母质玉石、查罗石、大理石和蓝田玉
第一节 云母质玉石
第二节 查罗石(紫硅碱钙石)
第三节 大理石和蓝田玉
第十章 蔷薇辉石玉、青海翠玉、华安玉和符山石玉
第一节 蔷薇辉石玉
第二节 青海翠玉
第三节 华安玉
第四节 符山石玉
第十一章 水钙铝榴石、方钠石、葡萄石和蓝纹石
第一节 水钙铝榴石
第二节 方钠石
第三节 葡萄石
第四节 蓝纹石
第十二章 寿山石、鸡血石、青田石和高岭石质玉石
第一节 寿山石
第二节 鸡血石
第三节 青田石
第四节 高岭石质玉石
第十三章 木变石、菊花石、梅花玉和天然玻璃
第一节 木变石
第二节 菊花石
第三节 梅花玉
第四节 天然玻璃(黑曜岩和玻璃陨石)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一览表
附录二 常见玉石的主要检测数据一览表
坦白讲,一开始我对书中涉及的某些宝石学光谱分析方法有些望而却步,觉得可能太偏向化学和物理领域了,超出了我作为爱好者或收藏家的认知范围。然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先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进行光谱分析,这些分析能揭示哪些关于玉石“身份”的秘密。然后,再逐步引入技术细节,解释这些技术是如何通过测量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读取”玉石内部信息的。这种由宏观现象引导到微观原理的讲解路径,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部分变得逻辑自洽且易于接受。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对深度理论的需求,也能让普通读者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触及到宝石鉴定的科学前沿。
评分我必须提及本书的参考文献和索引系统,这对于需要深入研究特定主题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每一章后面的参考书目都非常权威和全面,很多都是我从未听过的经典德文或日文专著,这显示出作者在撰写过程中进行了极其扎实的文献积累和考证工作。此外,书中的术语对照表做得极其细致,对于那些习惯使用不同地区或旧版术语的读者非常友好。整体阅读下来,能感受到作者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毫无保留地分享心得的导师。这本书的厚度并非冗余,而是知识密度的体现,它为任何想要真正理解玉石世界的人,奠定了坚实而可靠的基石。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场探索之旅。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玉石文化和历史演变的那几个章节。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巧妙地将玉石的物理属性与社会文化现象结合起来,探讨了“君子比德于玉”这种思想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诠释和演变的。例如,书中对比了古代文献中对“温润”二字的描述与现代宝石学对玉髓光泽的定义,这种跨学科的洞察力令人耳目一新。排版上,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实物照片,这些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极高,很多细节都是我在其他入门书籍中从未见过的,比如特定角度下的“苍蝇翅”纹理,文字描述与图片展示完美互补,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评分这本书在实务操作层面的指导性也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着力于“怎么办”。关于鉴定工具的使用,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更专业的拉曼光谱仪,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避坑指南”的那一小节,作者用近乎自嘲的口吻,列举了一些资深藏家都可能犯的认知误区,比如对“完美”的过度追求导致忽略了玉石的自然之美,或是被市场上的新概念迷惑。这种带着经验教训的忠告,比任何生硬的规定都更有力量,它提醒着读者,鉴定玉石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需要审慎与谦逊态度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沉稳的深绿色调搭配着细腻的字体排版,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而权威的感觉。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但翻开后发现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作者在讲解基本概念时,总是能用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做比喻,比如用光影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来解释玉石的“水头”,这让我这个初学者立刻就能抓住核心要点。书中对于不同产地玉石的矿物学特征描述得尤为详尽,从微观结构到肉眼可见的特征,都讲解得层层递进,让人在阅读时,仿佛真的站在了矿物学家的显微镜前。尤其是关于处理和仿制玉石的部分,作者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是客观地分析了各种工艺的原理及其对玉石价值的影响,这种严谨中带着思考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像旧的一样,好脏
评分感觉内容一般,印刷质量也一般。还是在网上看看视频学习学习吧。大部分是黑白照片,彩色的也不够逼真。中等吧
评分像旧的一样,好脏
评分像旧的一样,好脏
评分可以,帮别人买的
评分好评
评分像旧的一样,好脏
评分内容很详细,入门得不二选择
评分像旧的一样,好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