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張照片、一段住事,《老照片(第101輯)》正在為人類留下許多珍貴的曆史片段,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迴望這些細節,也就有瞭特殊的意義!每張照片都蘊涵瞭一個真切、感人的故事。在這裏,它們嚮我們傳遞的就是這些現代的我們所不知道一切,這些內容包括有人物經曆、抗日戰爭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內容簡介
《老照片》是一種陸續齣版的叢書,現每兩個月推齣一輯。闢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等欄目。通過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並輔以生動活潑的文字,以獨特的視角迴望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是可看、可讀的曆史讀本。
《老照片(第101輯)》述及的有用照片編輯的吳興瀋氏宗譜、“城市人民公社”、馬歇爾的獵槍、五三慘案迴憶等。
目錄
譚金土 1917年:用照片編輯的瀋氏宗譜
張貽貝 “城市人民公社”的片斷迴憶
硃新地 說說我的中學時代
黃肇炎 三綫廠的夥食
鄧可蘊 六十二年前去八達嶺遊玩
王孔傑 “落實政策”那些事
李 賓 一宗從檔案裏流齣的照片
雍 堅 1930年代:質感靜美的濟南
張 俊 民國時期的沙市中山公園
馬西良 一處鄉村“洋”學堂
張丹非 父親留下的照片
張星揚 關於爺爺的零散記憶
魯 躍 無盡的思念
楊康博 悼祖母
崔兆森 馬歇爾的獵槍
李義福 傢國情懷
劉可牧 五三慘案迴憶
龔玉和 一個人的“抗戰史”
王 任 啓濛的曆程
黃豆米 我和父親與《老照片》
張春來 我愛讀《老照片》
楊秀利 一次美麗的邂逅
馮剋力 有多少照片仍在沉睡
精彩書摘
《老照片(第101輯)》:
臨畢業前夕,人人都錶態“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一方麵,電影《軍墾贊歌》的優美插麯“迎著晨風,迎著陽光,跨山過水到邊疆,偉大祖國天高地廣,中華兒女誌在四方……”唱得大傢熱血沸騰,心馳神往。與此同時,上大學仍是每個人的熱望,誰也沒有懈怠復習。畢竟,大學夢是那樣的美麗誘人。
大約是4月份到5月初吧,離高考不到兩個月瞭,學校裏齣瞭一件爆炸性新聞:醫農班的吳同學自願放棄高考去瞭西雙版納農場。本來,此類舉止在那個年代並不算新奇,甚至還可能受錶揚並掀起一個嚮其學習的運動,昆一中以前也有過畢業生主動放棄高考下鄉的例子。但吳同學是不辭而彆,且留下瞭一封長信。吳在信中說:糞土當年萬戶侯,糞土當今蛀書蟲。每當我想起那些在深山裏開鑿隧道的人、那些用艱辛的勞動創造世界的人,我就感到自己不能繼續在教室裏坐下去瞭。特彆是有些老師,更是在混日子,簡直不知羞恥……(事隔近五十年,請原諒我隻記得一點大意瞭)
醫農班教室就在我們班對麵,吳同學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學習勤奮,文質彬彬。在當時,埋頭讀書的學生如果不是“紅五類”或者錶現積極,幾乎都有成“白專”典型之嫌。吳的傢庭齣身好像也不是什麼“紅五類”。
當時我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吳同學到省農墾局謊稱自己是社會青年,堅決要求去農場,於是辦妥種種手續並轉瞭戶口,對學校則是請瞭幾天病假。總之,吳的計劃成功瞭,當他的信送到學校時,人已經到瞭西雙版納某農場。
吳同學這封思想新銳、措辭激烈、對老師發難的公開信,無疑是在一中投放瞭一顆炸彈,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學生中立即分成幾派,贊許的、佩服的、憤怒的、嘲諷的、懷疑的……整個校園都在議論紛紛,學生不再認真聽課,老師也無法講課,教室裏簡直坐不下去瞭。
在日益不安的氛圍中,上級派工作組進駐瞭學校,於是一批批的學生被找去開座談會。起初大傢都以為,工作組是來維持學校秩序與紀律的,座談會上許多人批評吳同學目無校紀、不尊敬老師等等,但工作組的意圖似乎不在於此……
不久以後,中央“五一六通知”下達;6月29日,學校裏發生瞭揪鬥老師的事件,許多老師(特彆是老教師)被拉齣來在校園裏遊鬥,雖然比起後來“文革”中的種種做法還算是小巫見大巫,但它開瞭昆明學校裏揪鬥老師的先河。自此之後,高乾子弟聚集的一中便成瞭昆明運動的風嚮標和晴雨錶。
這時,我們已經完成瞭高考前的各項準備,隻等著進考場瞭,看著這亂紛紛鬧哄哄的場麵,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學校期末考試也不考瞭,我們被告之先集中精力搞運動,高考延期三個月,後來又說延期六個月,最後成瞭無限延期。
不久北京一中的畢業班寄來瞭一封公開信,倡議全國各地第一中學的畢業生聯名寫信給中央,要求廢除高考製度,讓我們直接走與工農相結閤的革命道路。不管心裏贊成還是不贊成,幾乎人人都在信上簽瞭名。那時我真是做夢也不會想到,轟轟烈烈地革命造反、破舊立新,最後還是恢復高考救瞭我。此為後話。
1968年12月,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下達,1969年初,昆明市的中學生(從高66至初68共六個年級)開始一批批奔赴農村。經曆瞭“文革”中的七鬥八鬥,班集體早已成一盤散沙,自然不會再有什麼集體畢業照,我們甚至連正式的畢業證書也沒有。記得當時離校和下鄉是一起辦理的,每人拿到瞭一張巴掌大小的紙片,上書“畢業分配證明”,離校手續就辦好瞭,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總算是中學畢業瞭!從此,一代人彆無選擇地奔赴瞭廣闊天地,中國詞典裏也多瞭個專用名詞“知青”。
在此順便補充一下,當我們遵循“最高指示”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時,聽說吳同學已經是西雙版納某農場學習毛選的積極分子,到昆明來開會瞭。後來我再沒有聽到他的消息。直到現在我都不清楚,他當初的驚人之舉,究竟是“先知先覺”,還是歪打正著?
在國傢和個人都經曆瞭無數風雨坎坷之後,高考製度終於恢復。1978年,我在江蘇省參加瞭高考,這時我已三十一歲,高中畢業整整十二年瞭。由於一些原因,我是在隻準備瞭兩天政治,其他都來不及復習的情況下走進考場的。當時唯一的念頭是:如果我放棄這盼瞭多少年的機會,會後悔一輩子,要是真的考不上,從此認命也!結果,我考上瞭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且高考總分為全校第一(這倒有些意外),而這份實力和底氣,無疑是昆一中給我的!正是在昆一中接受瞭完整而良好的教育,我纔能在離開學校並摺騰多年以後終圓大學夢!
當我走進大學校園,和那些比我小很多的同學坐在同一個課堂裏,站在同一條起跑綫上時,迴想起當年在“廢除高考倡議書”上積極簽名的舉動,不禁感慨萬端,曆史真是開瞭一個大大的玩笑!
……
前言/序言
有多少照片仍在沉睡
馮剋力
二十二年前,山東畫報齣版社剛一建立,即與某高校的教師們閤作,編輯齣版瞭《圖片中國百年史:1894—1994》。
這套書大緻按編年的體例,曆年發生的大事都要盡可能用圖片來呈現。當述及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飢荒,即通常所說的“三年睏難時期”時,果真就遇到瞭“睏難”。說“上窮碧落下黃泉”那是誇張,但編輯者們的確是跑遍瞭國內各大報社、通訊社及檔案館、博物館,居然沒能找到一幅真實記錄災荒的照片。最後,隻好從彆的齣版物裏翻拍瞭一幅周恩來緻函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詢問“餓死人”傳聞的手跡,又想辦法找來一張反映當年土地因乾旱而龜裂的照片,算是給瞭那場餓斃數韆萬人的大飢荒一個草草交代。
那時候,照相機在中國雖說還遠未普及,但政府機關、廠礦企業,以及大大小小的宣傳、新聞、文化機構裏,專職或兼職的攝影工作者已不在少數。你不能不佩服,一場舉世震驚的大飢荒的影像,竟會留下如此徹底的空白,這本身恐怕也算個奇跡瞭!
本輯所刊《一宗從檔案裏流齣的照片》,曾隨附在嚮上級政府申請教育資金的報告裏,呈現瞭上世紀80年代初山西興縣的貧窮與教育的落後。因是為瞭嚮上麵要錢,加之這些照片又不會公開流布,故主事者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地展示瞭當地的貧睏麵,無意間卻為後人瞭解老區當年的真實境況,留下瞭一份珍貴的影像資料。
由此想到,為瞭類似的目的而拍攝的照片,應該還有不少吧,包括飢荒年代的照片,可能正沉睡在某個部門的檔案捲宗裏呢,而且它們總會有被喚醒的一天。
老照片(第101輯) [Old Photos]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老照片(第101輯) [Old Photos]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