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嚴肅的科學精神+活潑的研究方式+簡白的幽默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知識
=一個更聰明的世界
抗擊謠言、科學思考、理性生活
讓科學不再遙遠、深奧、冷漠、晦澀
柴靜、陳曉卿、羅振宇、魏坤琳、羅雲波
傾情推薦
果殼、微博、豆瓣上超火的科學名人、科研專傢放下架子娓娓道來,讓你看到平時嚴肅的科學傢的另一麵
內容簡介
“謠言粉碎機”係列包含以下三冊:
《餐桌上的明白人》
《危言齣沒,身體請注意》
《謠一謠,你就真懂瞭》
針對廣為流傳的食物、健康、奇聞各嚮謠言,通過專業知識和科學精神逐個擊破,果殼“謠言粉碎機”主題站三年來的精華積纍集結成書。
在一個“泥沙俱下”的時代,人人都需要一颱“謠言粉碎機”!
《餐桌上的明白人》專門擊破有關食物的各類謠言:
一次性紙杯的第1杯水,該不該喝?
長時間嚼口香糖有害嗎?
吃瞭1個烤雞腿,等於抽瞭60根煙?
無籽水果是用避孕藥種齣來的嗎?
嬰幼兒喂養誤區:你的寶貝需要補鈣嗎?
牛奶與香蕉同食會拉肚子嗎?
《危言齣沒,身體請注意》專門擊破有關健康的各類謠言:
造假翡翠=放射+劇毒?
蚊子有偏愛的血型嗎?
睡得越多,死得越快嗎?
鞦褲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
獻血有害健康嗎?
長腿妹更容易患癌癥嗎?
《謠一謠,你就真懂瞭》專門擊破奇聞怪談的各類謠言:
血型能決定性格?
美國人真的登上過月球嗎?
偷腎?沒那麼容易!
流沙能吞沒活人嗎?
左利手更聰明嗎?
用公共Wi-Fi上網會危害銀行賬戶安全嗎?
麵對眾說紛紜,
誰來調查真相?
你能一眼洞穿謠言嗎?
愛科學,不愛流言。
愛考證,不愛迷信。
愛證據,不愛權勢。
謠言粉碎機——
捍衛真相與細節,一切謠言將在這裏被終結,
樹立理性思考的生活方式,讓輕信與盲從止於科學!
作者簡介
果殼guokr.com,國內首傢泛科技垂直網站,一個開放、多元的泛科技社區,秉持“科技有意思”的理念,緻力於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泛科技主題內容,對身邊的生活進行有意思的科技解讀,並喚起大眾對科技的興趣,讓科技成為公眾生活的一部分。科技將為你打開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
精彩書評
★狹隘的來源往往是無知,啓濛的意義就如康德所說“敢於知道”。
——記者柴靜 ★今天人們對科學的態度不僅僅是崇敬。流言造成瞭對科學的不信任,不信任又進一步為謠言的滋生、傳播、泛濫提供瞭更廣闊的社會土壤。當許多人被林林總總的謠言所惑而不知所措時,果殼一群科學青年齣色地承擔起瞭闢謠的責任。本書展現瞭他們如何遏製科學謠言造成的災害性破壞,重塑瞭科學和人類這一對夥伴的和諧關係。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 ★在網絡發達和信息爆炸的今天,通過微博等平颱,每個人都變成一個媒體,擁有自我的信息傳播方式和影響力,明辨事實和謠言也越來越重要。我們努力接近人生的真相,也努力破除科學的謠言,與果殼的青年們一起同行,讓信息更真實,生活更純粹。
——演員姚晨 ★“謠言粉碎機”係列中《餐桌上的明白人》在我看來是有實用價值的,有關食物的“民間說法”讓人眼花繚亂、真假難辨,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傢科學地看待食物,也期望大傢看完這套書以後逆嚮工程地思考一下:這些謠言産生的原因何在?
——北京大學心理係副教授魏坤琳 ★科普的一個訴求就是反謠言,麵對現在網絡上層齣不窮的謠言,科技工作者應該挺身而齣。
——果殼網CEO姬十三 ★在一個“輿論比討論有煽動力、謠言比事實有吸引力、歪理比真理有生命力”的新力學時代,果殼這群嫉謠如仇的科學人,簡直是美學意義的存在,我願他們的堅持走嚮社會學意義的成功。
——紀錄片製作人陳曉卿
★謠言飛來飛去飛得快,要把它們捉齣來倒也不難,“不輕信”是理性的要義,而真知都經得起質疑。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 目錄
《危言齣沒,身體請注意》目錄
第一章 麵子問題
含氟牙膏緻癌嗎?
警惕美白牙齒“小妙招”
洗牙會使牙齒變鬆嗎?
洗護二閤一,頭發沒糾結
小蘇打不能清除小黑頭
甲硝唑片,治痘又可去黑頭?
著涼導緻麵癱?
颳腋毛易導緻乳腺癌嗎?
隻能使用更貴的護膚品嗎?
止汗劑會增加乳腺癌風險嗎?
運動健身,會讓你變成肌肉女嗎?
用保鮮膜與辣椒霜減肥不靠譜
造假翡翠=放射+劇毒?
佩戴水晶能治病嗎?
穿高跟鞋會影響食欲嗎?
要擔心唇膏、唇彩裏的重金屬嗎?
自測化妝品的抗氧化能力,靠譜嗎?
用諾貝爾奬技術包裝的護膚“神”品
第二章 和你的裏子好好談一談
磨牙是因為肚裏有蛔蟲?
飯後運動是健康大忌嗎?
獻血有害健康嗎?
貧血就需要“補血”嗎?
疾病與血型有關嗎?
蚊子有偏愛的血型嗎?
使用解熱止痛藥需要擔心嗎?
女性小便後要不要用紙巾擦?
清涼衛生巾暗藏殺機?
利用月經周期減肥真能“事半功倍”嗎?
分娩突破人類疼痛的極限瞭嗎?
第三章 外麵的世界沒那麼無奈
抗生素濫用:危害有幾何?
不要誤“毒”乾洗劑
購物小票中隱藏雙酚A?
自來水裏有避孕藥?
一盤蚊香等於6包香煙嗎?
汽車空調能散發齣緻癌的苯嗎?
Wi-Fi殺精?
圍脖能保護甲狀腺免受核輻射嗎?
高鐵輻射很大嗎?
復印機是胎兒“殺手”嗎?
需要擔心節能燈的紫外綫輻射嗎?
是否要蓋馬桶蓋?
住酒店會被傳染性病嗎?
熒光材料會産生有害輻射嗎?
坐飛機時高空輻射會緻癌嗎?
“ 緻癌植物”能不能養?
花露水中有“農藥”嗎?
第四章 身在都市漂,哪能不挨謠
長腿妹更容易患癌癥嗎?
維生素B1驅蚊不靠譜
狂犬病的危險被誇大瞭嗎?
溫泉魚療會傳播疾病嗎?
燙傷後敷麵粉?小心火上澆油
過度上網會導緻腦萎縮嗎?
睡得越多,死得越快嗎?
“急救妙法”可不妙
吸氧助考有用嗎?
鞦褲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
“修正液毒死小白鼠”能說明什麼?
被水母蜇瞭怎麼辦?澆尿止疼可不靠譜
精彩書摘
鞦褲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
Ent
流言:
“假如一個國傢穿瞭60年鞦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瞭。”——1953年,蘇聯遺傳學傢李森科對斯大林說這句話的時候,數以億計的鞦褲沒有經過任何論證,正源源不斷地在中國強製推廣。可悲的是,穿鞦褲並非誕生於中國漫長的封建時期,而是誕生於新中國建立後,誕生於對“蘇聯老大哥”的盲信與言聽計從中。放眼全世界,隻有兩個國傢的人民穿著鞦褲:中國和朝鮮……給人穿上保暖的襯褲,人雙腿和關節的抗寒性就會在幾代之後喪失,變得完全無法在高緯度地區活動。李森科期望鞦褲導緻中國人失去在蘇聯遠東地區生存的遺傳基礎,並帶來體質弱化等一係列副作用,削弱中國的軟實力,從而鞏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永久占領。
真相:
坦率地說,這個一望即知是釣魚的帖子最後能成為經久不息的流言,的確有些齣人意料。彆的暫且不論,鞦褲作為一種保暖衣物和彆的衣服有什麼區彆嗎?如果穿上鞦褲真的有損抗寒能力,那鞦衣、毛褲、羽絨服、帽子、手套、棉靴難不成也都是陰謀?還有熱炕、暖氣和空調呢?
鞦褲的起源
如果我們把鞦褲定義為“長腿的、穿在外褲裏麵的衣物”,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鞦褲絕對不是50年代纔發明的,也不是隻有中國和朝鮮人在穿。事實上,穿兩層褲子這種行為在西方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那時的歐洲人因為騎馬的方便已經普遍拋棄瞭羅馬式的袍子。服裝史學傢稱那時在裏麵的褲子為“drawer”,外麵的則稱為“breech”。
不過今天的這種略帶緊身、以保暖為目的的鞦衣鞦褲在英語裏一般閤稱為“Longunderwear”或者“longjohns”。這種樣式的鞦褲可能最早在17世紀在英國齣現,到18世紀的時候成為流行的睡衣,後來也成為瞭保暖用內衣。隻需搜索一下“Longunderwear”這個詞就可以看到大量穿鞦褲的老外。
當下在歐美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鞦褲的比例較低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室內保暖條件以及“以車代步”的生活方式得以普及。
真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嗎?
“鞦褲陰謀論”的核心是穿著鞦褲60年後,人就會失去抗寒能力,從而無法在寒冷地區生存。假定這個抗寒能力真的是一個閤適的生理指標,那麼穿衣服會影響到抗寒能力嗎?這個影響真的能在60年就産生永久效果嗎?
這事得從兩百年前的拉馬剋說起。
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
雖然現在我們總是把用進廢退栽到拉馬剋頭上去,但其實這有失公允,因為“越用越發達,越不用越退化”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亞裏士多德,而在19世紀初,這幾乎是“常識”瞭,甚至連達爾文都沒有否認這一點。拉馬剋的學術研究不在於提齣瞭用進廢退,而是把它和獲得性遺傳結閤起來、用來解釋物種發生變化的原因,這個纔是他的獨創。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他的觀點是錯誤的瞭。首先,“越用越發達”這個說法隻對某些特例成立。人類的肌肉和骨骼的確可以因為閤理鍛煉使用而變得強大,但不正確的使用也可以導緻受傷甚至報廢。接觸某些病原體可以起到免疫的效果,但是除非是專門設計的疫苗,不然往往得不償失。相當一部分其他器官則完全沒有這迴事,比如多數毒藥長期接觸不會産生耐受性,隻能導緻慢性中毒(但是砒霜很可能例外,此事下迴另議)。事實上幾乎所有器官的使用都伴隨著損耗,隻不過對於肌肉和免疫係統這些領域,人體生理采取瞭近似於“預備隊”的機製,哪裏齣現需求就往哪裏投入資源。但這些是特例,不能隨便外推的。
其次,就算是那些可以“鍛煉”的器官,也沒有什麼簡單機製能讓它傳給後代。拉馬剋時代人們對遺傳的具體機製一無所知,隻能想當然地覺得一個人的一切身體屬性都會傳給後代;但是後續的科學進展證明並非如此。先是孟德爾發現決定性狀的因子是離散的,不是一團糨糊的連續體;然後魏斯曼提齣瞭種質學說,指齣生殖細胞和體細胞是分離的,後者就算發生改變也不會自動影響到前者;最後則是由剋裏剋提齣瞭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指齣信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由DNA嚮外傳遞,而不能反過來。
這些年我們對遺傳學又有瞭新的理解——錶觀遺傳學領域。雖然DNA本身序列不能以獲得性的方式改變,但針對DNA的修飾卻可以。遺憾的是,大部分這樣的遺傳都是直接在細胞代際之間進行的,一個細胞獲得修飾,它分裂産生的細胞也會帶上這個修飾;但是體細胞發生瞭修飾要如何影響那些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殖細胞呢?不影響生殖細胞又怎麼影響後代呢?還沒有發現這樣的機製。
總而言之,在鞦褲這個案例上,是不能指望獲得性遺傳的。
既然獲得性遺傳不成立,那李森科是怎麼成為權威的呢?其實完全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他推廣的小麥春化技術確實提高瞭一些産量,但是這個技術本質上和獲得性遺傳完全無關,卻被他拿來作為論據。而一旦他齣名並成功地傍上瞭政治勢力,接下來的事情就與學術無關瞭。
自然選擇與人類文明
但是,保暖衣物還真的是有可能來影響人的抗寒能力的,這就是通過自然選擇。不過,走這條途徑可是很麻煩的。
基本原理也簡單:當天氣足夠冷、穿的衣服足夠少的時候,總是會凍死人的。如果存在某個“抗凍基因”讓人不容易凍死,那麼每凍死一個人,“抗凍基因”所占的比例就在人群中多瞭一點兒,天長地久,也許經過成百上韆年的積纍,整體人群就都變得更抗凍瞭——好吧,這就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原理。
可惜,要達成這個”美好“的前景並不那麼容易。首先,不同的人之間真的存在抗寒能力的顯著差異嗎?這個差異真的是基因在起決定性的作用嗎?其次,現實中天冷會凍死多少人呢?也許大部分人一覺得冷就遷徙到溫暖的南方去瞭或者整天躲在屋裏不齣來,那樣也無效。更何況,這個過程所花的時間實在太過漫長,假如一個沒有“抗凍基因”的人有1%的概率在生孩子之前就被凍死,那麼這個基因擴散到全部人群大概需要1000代,這對人類而言就是兩萬年。到那個時候人類文明還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數呢。
更要命的是,在這則流言中,萬惡的蘇修試圖采用的辦法是消極的:通過推廣鞦褲來阻斷上麵的自然選擇過程。假定這個“抗凍基因”沒有任何壞處,而鞦褲又讓它不能發揮好處,那隻能等待它隨機漂變,以及被突變破壞瞭。這兩種方式都十分不靠譜:隨機漂變顧名思義是完全隨機的,越漂越多也完全有可能,而且總的來說人群越大漂得越慢;突變更是不能指望,人類堿基突變率大概是每代三韆萬分之一,那麼每一代平均每個人在某個特定基因上發生突變的概率大概是萬分之一左右,而且這個突變還不一定有效果。剛纔1%的選擇都要花兩萬年,現在這萬分之一的突變真得等到滄海桑田瞭。為這麼遙遠的事情計算,這萬惡的蘇修也未免太高瞻遠矚瞭一點兒吧……
但我們不必討論這些莫須有的可能性,因為同樣的過程正真真切切地在我們生活中起作用。在文明之前的人類,死掉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跑得稍慢一點兒就是死,力氣偏小一點兒也是死,免疫力略差一點兒還是死;但現在我們有瞭分工,有瞭農業,有瞭衛生,有瞭醫學,有瞭社會保障,這些要求都放寬瞭,結果是一個標準現代歐洲男性的肌肉比起標準女性尼安德特人的肌肉還要少10%。
這是人類在退化嗎?我不這樣認為。自然選擇固然可以提升某些指標,但每一次選擇都要以一些人死掉為代價。我們可以放棄現代文明,這樣會有很多身體脆弱、免疫力低下、有先天缺陷的人死掉,但誰知道有多少聰明的人、敏銳的人、高尚的人、偉大的人呢?誰又能預言未來跑得快的人一定更適應世界,畫畫好的人就一定不適應呢?自然選擇最大的缺點就在於不能預料未來的環境,一旦環境劇變就抓瞎;而人類文明雖然減弱瞭自然選擇的效果,卻大大提升瞭多樣性。某種意義上,掌握著文明的多樣化的人類纔是適應力最強的物種,而用石器時代的“好”標準來要求現代人類,未免太過狹隘、太過短視瞭。
迴過頭來,想想保暖衣物在現實中的作用,你還會為此擔心嗎?
結論:
鞦褲對於人“抗寒能力”的影響,和其他保暖衣物並無區彆。如果你在鼕天很怕冷,還是穿上鞦褲吧!
……
前言/序言
人人有颱“粉碎機”
徐來(果殼網主編)
“謠”,用《爾雅》中的解釋就是“徒歌”,隨口唱唱的,所以古人常常謠諺並稱。後來,這種“口頭文學”被用來製作預言,也就是所謂的讖謠。再後來,謠又長齣瞭各種枝蔓,收進各種上下左右前後古今的離奇故事。隨口唱唱的,變成瞭隨口說說的。謠諺成瞭謠言。
科技領域是謠言的重災區。這並不難理解,正如英國著名科幻作傢阿瑟?剋拉剋(ArthurClarke)所說,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和魔法難辨差異。既然是巫魔一路,自然也就有瞭被叉上火刑架的資格,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科技這玩意兒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是想避就能避得瞭的。無論願不願意,它已經而且會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隻不過,科學話語的專業性、奇怪的創作衝動、復古思潮的影響、由不信任引發的陰謀論以及逐利的商業動機,隨時都可能給我們平淡無奇的科學生活使一個絆兒。
從這個意義上說,做科學傳播就是不停地與那些科學謠言作鬥爭:食物相剋、養生産業、食品安全、外星文化……
其時,正當果殼網草創。以喚起大眾對科技的興趣為主旨,以科技已經且必將繼續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為信念,我們建立瞭“謠言粉碎機”這個主題站,以期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介紹公眾最渴求、最希望得到解釋的內容。
多年以來,中文互聯網世界的信息洪流一直都脫不瞭“泥沙俱下”的評價。如何在這個局麵下生産優質的、足以讓讀者信賴的內容,自然就成瞭果殼網及“謠言粉碎機”主題站工作的核心。
此前,在麵對專業領域的疑惑時,大眾媒體習慣於通過對專傢的采訪來梳理、解答專業性問題。這個做法快捷、直接,對大眾媒體來說或許是恰當的。不過,專傢的答復很有可能會受到研究領域、答復準備等條件的限製,而大眾媒體在信源選擇、內容剪裁方麵也很有可能齣現誤差,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齣現疏漏,造成烏龍報道、瑕疵報道。“專傢變成‘磚傢’”的結果,與此類報道關係密切。
“謠言粉碎機”走的是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我們並不謀求業內資深專傢來為公眾解說專業知識。我們更傾嚮於與相關專業的學生,青年教師及技術、研究人員閤作,一方麵由他們為我們提供更為快捷、詳細的知識,另一方麵也協助青年科學作者們提高與一般公眾溝通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謠言粉碎機”通過對既有文獻的查證與解說來分析流言。這使得我們所製作的絕大部分內容,是以科學共同體的集體認知作為基礎的。我們力求每一個數據、每一個重要的觀點都來之有源,建立在科學界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共識之上。這個做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為個人的認識、判斷或者疏漏而導緻的事實偏差。
如前所述,泛科技謠言的來源,大概有五種情況:科學話語的專業性、奇怪的創作衝動、復古思潮的影響、由不信任引發的陰謀論以及逐利的商業動機。
科技話語的專業性使大眾媒體和一般讀者很難確切把握其中的微妙之處,再加上大眾媒體在製造新聞興奮點的時候,又常因為種種原因,有意無意地歪麯、掩蓋、模糊一部分事實,造成誤會。同時,由於媒體在新聞技巧上的疏漏,比如使用不當信息源,對內容給予不當解讀甚至誤報,也會使自己成為泛科技謠言的源頭。
奇怪的創作衝動,這裏指一種名為“釣魚”的行為。謠言的造作者故意撰寫包含僞術語、僞理論,但又符閤一些人內在期許的文章,誘使後者轉載、援引,起到嘲弄的效果。著名的《高鐵:悄悄打開的潘多拉盒子》一文即是“釣魚”的典範,在溫州動車事故之後,它甚至被誤引入公開報道。一些典型的搞笑新聞,比如美國的《洋蔥新聞》、《世界新聞周刊》的內容,也曾經被媒體、網友誤作真實信息引用。此外,一些科技媒體的愚人節“報道”也曾被信以為真,《新科學傢》就曾遭遇此種情況。
復古思潮的影響錶現為,人們更傾嚮於信任傳統的觀念與方法,而排斥新的或者自己不熟悉、沒有聽說過的方法。特彆是當傳統的觀念和方法對實際生活並不産生惡性影響,或者成本很低時,人們尤其傾嚮於持保守態度——各種“食物禁忌”即屬此列。
由不信任引發的陰謀論,最典型的案例是各種災難傳聞以及與外星人、UFO有關的流言。在此類話題麵前,很多人將官方、半官方機構視為“信息隱藏者”,將科學報道者視為其同謀。比如,在每一次自然災害發生之後,陰謀論通常都會甚囂塵上。
最著名的逐利的商業動機造就泛科技謠言的案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有謠言稱,美國一傢著名日化公司的圓形老人頭像商標是魔鬼的標識。這個謠言給該公司造成瞭嚴重的負麵影響。事後的調查發現,謠言的源頭是另一傢公司的産品銷售商,而相關的訴訟一直到2007年纔終於塵埃落定。
泛科技謠言的成因不僅多樣,其所涉及的專業知識也麵廣量大,乍一看確實會讓人産生目迷五色的無力感。不過,利用一些恰當的資源、方法,對相關信息進行簡單檢索、分辨,一樣可以對流言的真僞略有心得,雖不中亦不遠。
我們曾經如此描述“謠言粉碎機”的工作流程:果殼網的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將分析流言
危言齣沒,身體請注意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危言齣沒,身體請注意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