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霍布斯當時曾與一些文藝人士和思想傢如弗蘭西斯·培根相交,但他在1629年之後纔開始擴展自己的哲學研究領域。他的贊助人—德文郡公爵卡文迪許在1628年6月死於瘟疫,公爵夫人不再雇請他。不過霍布斯很快又找到瞭新工作,擔任喬維斯·剋利夫頓爵士(Gervase Clifton)之子的傢庭教師。霍布斯為瞭這份工作而長時間留在巴黎,一直到1631年卡文迪許傢族又再次雇請他,不過這次教導的對象改為威廉之子瞭。接下來七年裏霍布斯再教學的同時也不斷拓展自己的哲學知識,思考一些主要的哲學辯論問題。他在1636年前往佛羅倫斯旅行,並在巴黎加入瞭馬蘭·梅森等人的哲學辯論團體。從1637年起他開始自稱為哲學傢和學者瞭。
評分 評分霍布斯在1610年陪伴年輕的威廉遊遍歐洲大陸,霍布斯也因此有機會比較他在牛津所接受的經院哲學教育、與歐洲大陸科學而具批判性的研究方式有何不同。當時霍布斯關注的研究領域是古希臘和拉丁文的著作,在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後,他在1628年完成瞭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翻譯,成為第一個將其從希臘文原稿翻譯為英文的人。霍布斯認為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紀錄清楚顯示瞭民主政府是無法打勝戰爭和維持長期穩定的,也因此他認為民主製度並不可取。
評分理查德·塔剋的經典著作,值得一讀
評分非常不錯的書,非常有價值
評分戰爭使參戰雙方的多數城邦濛受人力和財力的巨大損失,國力下降,繁榮富強的希臘從此一蹶不振。波斯帝國得以插手希臘各邦的事務,勝利者斯巴達成為希臘的霸權國。但斯巴達的霸權沒有維持多久,最終被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徵服。[1]
評分幫朋友買的,朋友說還可以。值得推薦!
評分我在你批駁的文章的題記中引用過盧梭一句話,“在今天,一個自由之士的所為,不過是在成為同盟時代的狂熱分子而已。要想超逾自己的時代而活,就得決不為這號讀者寫作”——我的引用方式已經把盧梭的話抄為自己的話,隻是不便換成我們熟悉的語言而已:“同盟時代的狂熱分子”應該換成“文革式的熾熱分子”。我已經清楚錶明,如果當今哪個“自由之士”有如“文革式的熾熱分子”,我有理由不理——這是我不迴應你的第三個理由。
評分購書在京東 滿意有輕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