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無限可能中創造奇跡》是一部由美國物理學傢撰寫的有關靈性科學的作品。書中以輕鬆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方式詳盡描跡不可思議的量子物理學發現,用經典的理論與實驗揭示宇宙運作的真實秩序,實證心智與實相的關係。
觀察者眼中的世界是觀察者心智的投射,你的心智決定瞭你的世界。通過瞭解量子物理的前後知識,改變你的心智和對待人生的方式,從而改變世界,甚至創造奇跡。
作者簡介
費雷德·艾倫·沃爾夫(Fred Alan Wolf),理論物理學博士,美國圖書奬得主。曾任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在全美及世界各地講學,講授關於意識與新物理學方麵的知識。
艾琦,旅居荷蘭,業餘時間喜好讀書、碼字、翻譯(英語、荷蘭語)、旅遊及音樂。堅信“信念創造實相”,以感恩之心度過每一天。譯有《約書亞的傳導:靈性人牛》與《與指導靈溝通:約書亞靈訊和靜心練習》。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導言
第一部分 我們是觀察者
第一章 被動觀察
第二章 主動觀察
第二部分 宇宙跳躍時
第三章 乾擾性觀察
第四章 量子飛躍
第五章 當粒子是波時
第六章 從未有人見過風
第七章 對不確定性的抵觸
第三部分 外麵真有一個外在世界嗎?
第八章 宇宙廣廈之互補
第九章 下落不明的宇宙
第十章 比加速的光子還要快
第十一章 打破堅不可摧的整體
第十二章 計窮途拙
第四部分 我們瘋瞭
第十三章 意識與平行宇宙
第十四章 人類意誌與人類意識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學的新想法
精彩書摘
意識的黎明
迴到人類對觀察的最初嘗試並不難,看一看新生兒即可,看嬰兒如何抓住他眼前的手指——同時也是抓住知識,你就看到瞭早期的觀察者。這個嬰兒正在逐步覺察他與外在世界之間的細微差彆。
他一直在思考,這是一個無需語言的思考過程。愛因斯坦常說,他最好的主意常常是以畫麵——而不是以語言——的形式齣現的。事實上,愛因斯坦四歲纔開始說話。
或許,也存在著一個綜閤與分析的過程,這個嬰兒可能也在將母親發齣的聲音與他所觀察到的事情聯係在一起。無論如何,他肯定在辨彆,此種辨彆——分辨“外在”和“內在”——被稱為“主客之分”。
當我們假設的第一位觀察者開始學習辨彆時,他就開始覺知。“意識”的意思就是“覺知”,而第一個覺知肯定是“我是”這個概念。為瞭感知“我”這個概念,我們這位“第一個觀察者”就需要先學會他不是他的大拇指,也不是他的腳。這個“內在”的體驗是“我”,那個“外在”的體驗則是“它”。
今天,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辨彆這一點。舉個簡單的例子,覺知一下你的拇指。你能夠感受到你的大拇指,更確切地說,你能夠感知你大拇指的存在。現在,再感知一下你的左腳跟。同樣地,僅僅一個小小的念頭——你隻需想一下,就能夠感受到你的左腳跟。事實上,你能夠以這種方式感知身體的任何器官,不需要用手去觸摸身體的器官,用心智就能夠感受它們。
做完這個“感知練習”後,你就意識到你所感知到的並不是你,我們可以將這一體驗看做是意識或覺知從心智到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
“辨彆”肖然發生,它將你的“內在”與你的大拇指或腳跟區分開來。在能夠進行真正的觀察之前,對“內在”的體驗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觀察本身所針對的完全是“外在經驗”。人們認為,大概三韆多年——甚至更久之前,那時的人們尚無法清楚地辨明“外在”與“內在”或者說“我”的區彆。或許他們隻是隱約地知道自己有這種辨彆的能力,不過他們沒有“我”的意識。關於“我”的意識,硃利安·傑恩斯在他的著作《雙相心智崩潰過程中意識的起源》中提齣瞭令人深思的精彩論點。傑恩斯認為,大約三韆年前,我們的祖先經曆瞭第一次“精神崩潰”。他們開始覺知自我的存在,擁有主體意識,不再下意識地自動跟隨他們腦中“神的聲音”。傑恩斯相信,人類的兩個半腦基本上是獨立運作的,發生精神崩潰後,“神的聲音”消失,人類開始覺知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透過這一相當粗暴猛烈的覺醒過程,人類獲取瞭新的覺知:對其周遭環境的覺知。意識大崩潰——傑恩斯所提齣的意識大崩潰——五百年後,古希臘文明誕生瞭。內在的“神的聲音”不再控製人類意識,不過,可能依然有殘留的嗡嗡聲在希臘人腦中縈繞。他們開始熱切地觀察進入他們視綫中的一切事物。然而,因為他們害怕“外在世界”,而且缺乏自信,他們依然是被動——不過卻相當精確——的觀察者。他們的第一個問題則是:“萬物皆一?還是萬物皆在改變?”
……
前言/序言
1986年1月,大約200名量子物理學傢聚集在紐約世貿中心,進行為期一周的研討,討論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奇怪的東西。這次會議(1986年在紐約市舉辦的關於“量子測量理論的新方法和新觀點”的大會1在《量子心世界》首版發行六年後舉行,我覺得以它來為《量子心世界》的增訂版拉開序幕還是很閤適的。
參加這次會議時,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如同我在第七章中所描述的,阿爾貝特·愛因斯坦、尼爾斯·玻爾、馬剋斯·普朗剋、馬剋斯·波恩、居裏夫人、埃爾溫·薛定諤、保羅·狄拉剋、路易·德布羅意、亨德裏剋·洛倫茲、沃納·海森堡以及沃爾夫岡·泡利等量子學巨星(大約有30人左右)曾於1927年在布魯塞爾的大都市酒店討論同一個議題。就想法或構思而言,這麼多年來,量子物理學似乎並未發生什麼太大的變化。
當然,1927年的這些巨星們都已撒手人寰,最後一位離世的是路易·德布羅意,他於1987年去世,享年95歲(譯者注:原文為逝於1986年,92歲左右;根據德布羅意的生平資料,改譯為逝於1987年,享年95歲)。盡管量子理論在二十世紀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令人驚訝的是,卻沒有多少量子學新星湧現齣來。
1986年的這次會議,是為瞭嚮當今量子界的元老尤金·維格納緻敬而舉行的。會議期間,維格納與每個人分享他的智慧與洞見--而不是雪茄。時間飛逝,神秘猶在,薛定諤的貓依然不知是死是活地住在那個不知是否已充滿毒氣的容器裏;量子力學的概率波(qwiff,虧夫)依然在漫漫宇宙中傳播與擴展,等待那些毫不知情的觀察者來“引爆”它--改變概率並突然創造一個已觀察到的實相;維格納教授的朋友依然在好奇,他--或正在觀察他以及他手中的量子係統的教授--是否“引爆瞭虧夫”並創造齣他自己觀察這一量子係統時所創造的那個美麗實相。此外,由愛因斯坦、鮑裏斯·波多爾斯基和納森·羅森提齣,並且由他們三位姓氏首字母命名的EPR悖論依然睏擾著與會者,他們不停地自問:量子力學是否完備?如果並不完備的話,又需要什麼稀奇古怪的理論來完善它?
雖然約翰·貝爾並未參加會議,但是當他提齣的定理以比光子還快的速度在世貿中心迴蕩時,你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的精神就陪伴在你的左右。新一代的大師齣現瞭,並且為我們帶來極具創新性同時導嚮更多神秘的洞見。
會議主席丹尼爾·格林伯格使我想起瞭洛倫茲,他在布魯塞爾主持瞭著名的1927年索爾維會議。會議期間,愛因斯坦宣布他並未真正涉足量子學。格林伯格對我們說,1986年的這次會議是長久以來在美國舉辦的第一次量子學綜閤性會議。我猜,自1927年以來,此類會議隻有這一次!
格林伯格解釋說,量子理論與傳統科學背道而馳。一般來說,每過幾十年就會有新的實驗結果齣現,這些實驗所揭示的新現象無法用既有科學理論來解釋。不過,對於量子理論而言,情況卻截然不同。各種創造性的實驗不斷地證明瞭量子理論的有效和正確--盡管它的內涵具有相當的爭議性。量子理論是正確的,而且,它依然是一如既往地怪異,一如既往地難以捉摸!
……
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無限可能中創造奇跡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無限可能中創造奇跡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