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年版 |
| 定 价 | 23.00元 |
| 作 者 | 本书编写组 |
| 重 量 | 500g |
| 开 本 | 16开 |
| 装 帧 | 平装 |
| 页 数 | 293页 |
| 出版时间 | 2018年4月1日 |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条 形 码 | 9787040494792 |
2
| 书 名 | 2018新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定 价 | 25.00元 |
| 作 者 | 本书编写组 |
| 重 量 | 500g |
| 开 本 | 16开 |
| 装 帧 | 平装 |
| 页 数 | 302页 |
| 出版时间 | 2018年4月1日 |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条 形 码 | 9787040494815 |
>
>
>
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扎实的感觉,书页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让人很想沉浸其中。我一直对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非常好奇,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如何解释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从商品、劳动、价值,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的积累和扩张,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作者在阐述这些概念时,用了不少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现实中的例子,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比如在解释“剩余价值”时,书里通过一个简单的生产过程模拟,清晰地展示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如何被资本家占有的。这种理论上的梳理和现实的结合,让我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虽然里面的一些数学公式和逻辑推演需要仔细研读,但我认为这是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的有力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年代感的,那个泛黄的纸质和略显粗糙的印刷,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年代。我一直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很感兴趣,总觉得理解了它,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当下很多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官方”,但当我翻开它的时候,发现内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作者的叙述方式还算比较流畅,虽然有些理论性的东西需要反复琢磨,但整体上还是能够抓住核心要点的。尤其是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如何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构建起它的理论体系时,我感觉豁然开朗。它不仅仅是几个抽象的概念堆砌,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支撑,层层递进。特别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阐述,让我对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的理论支撑。虽然我不是研究这个专业的,但作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进程和今天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封面的线条勾勒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活力的感觉。我一直认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必须从其理论基础入手。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宏大的概念出发,循序渐进地讲解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这些理论时,并没有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实践需要,而是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理论是如何回应时代课题,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比如在讲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书中引用了大量案例,说明了党的先进性、人民的代表性是如何体现在党的各项工作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接地气,也更容易理解这些理论的深刻内涵和指导意义。读完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一点压迫感。我参加工作后,经常需要与同事们讨论一些关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问题,但总感觉自己对一些根本性的理论不够了解,无法深入参与。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一知识盲区。它以一种相对概括但又不失深刻的方式,梳理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它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阅读,我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提出不同的理论创新,以及这些创新是如何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书中对“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强调,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此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成就的介绍,也让我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理解了理论,更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分量十足”,厚厚的一本,感觉里面藏着不少“干货”。我当时是为了准备一场学术分享会,需要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些核心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很有条理,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到它的主要内容,再到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解读,这一点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例来佐证,让这个抽象的理念变得生动起来。还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论述,对我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发展模式,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脉络。虽然有些地方的理论分析比较深入,需要我一边读一边做笔记,但这种“啃硬骨头”的感觉反而让我觉得收获满满,每次读完一章,都感觉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