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汉英对照) [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汉英对照) [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行霈 编
图书标签:
  • 诗歌
  • 古典诗词
  • 汉英对照
  • 中华文化
  • 文学
  • 唐诗
  • 宋词
  • 千家诗
  • 传统文化
  • 中国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494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5814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中华文库
外文名称: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1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我们编选了这部书,取名《新编千家诗》。所选诗歌共152首,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的顺序编排,同一体裁不则按诗人时代先后排列。每首诗都配以许渊冲的英译和徐放、韩珊的今译,使此书文白对照、中西合璧。

内页插图

目录

登鹤雀楼
春晓
长干曲其一
长干曲其二
鸟鸣涧
杂诗其二
相思
静夜思
秋浦歌其十五
独坐敬亭山
逢原宿芙蓉山主人
问刘十九
悯农其一
悯农其二
江雪
寻隐者不遇
乐游原
江上渔者
陶者
晚过水北
江上
乌江
咏雪其一
煤花
客晓
舟中夜书所见

咏柳
回乡偶书其一
出塞其一
芙蓉楼送辛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送沈子福归江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天门山
赠汪伦
早发白帝城
别董大
绝句四首其三
枫桥液泊
夜月
滁州西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竹枝词其一
……

精彩书摘

客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
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
窗外月如霜。
今译
千里之外
我是离家很远之人,
五更天
竟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秋天的老鸦
这时几声惊叫振翅飞起,
窗外的月色
就像下了一层白霜。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今译
浩浩荡荡的楚江
把天门山给冲开,
碧水东流
在这里竟然打旋。
两岸的青山
相对着从江岸上突出,
一叶孤独的小船
飘飘摇摇,从日边而来。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译
清明时节
乍阴乍晴
忽然间又是细雨纷纷,
行走在路上的人哪
面对着这种情景
愁苦得都像要落魄失魂。
遇着人问一声:
“沽酒的店家
在什么地方才有?”
小小的牧童用手指点着——
那远远的杏花村!
春 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译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
我在泗水之滨郊游赏花,
无边无际的
春天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时我都能够
感觉到东风那温柔的容貌,
百花盛开
万紫千红
这里那里,都呵是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 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今译
秋天
宣城北楼就像在画图里,
傍晚时,望着陵阳山、敬亭山
是一片晴朗的天色。
宛溪和句溪
夹在楼前,就像是一片明镜,
太阳下山,凤凰和济川二桥
就像落下的彩虹。
傍晚
炊烟缭绕
使桔柚带着苍寒之色,
秋深了
那些桔柚树也显得更加苍老了。
可是有谁理解我
要独自登上这宣城北楼,
迎着风雨
怀念谢胱公的心情呢?
……

前言/序言


翰墨流光:中国古典文学精品选读 导言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学遗产如同浩瀚星河,璀璨夺目。从先秦的质朴雄浑到唐宋的格律精妙,再到明清的世俗风情,诗词歌赋如同一部不朽的史诗,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抒发了人间的至情。本册《翰墨流光:中国古典文学精品选读》,旨在精选中国文学史上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我们摒弃面面俱到的冗长,专注于那些穿越千年仍能引发我们强烈共鸣的珠玑之作,力求展现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第一辑:先秦风骨——源头活水 本辑聚焦于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这里的作品,带着原始而旺盛的生命力,奠定了后世文学的基调。 《诗经》选粹:周风遗韵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我们精选了“国风”中极富生活气息的篇章,如《关雎》中对爱情的纯真向往,《蒹葭》里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意境,以及《采薇》中戍卒思归的沉郁之情。这些作品,语言朴素自然,却蕴含着对自然、社会和情感最本真的描摹。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先秦社会风俗的珍贵史料。我们侧重于分析其重章叠句的复沓形式,如何营造出悠扬的旋律感和深沉的情感张力。 楚辞瑰丽:屈原的浪漫悲歌 与北方《诗经》的质朴不同,南方的楚辞以其瑰丽的想象和浓郁的浪漫色彩独树一帜。本辑重点剖析屈原的《离骚》。它不仅是一篇政治抒怀之作,更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伟大叙事诗。我们将深入解读“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分析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以及其独特的长短句式带来的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此外,还将选摘《九歌》中富有巫祝色彩和自然崇拜意味的篇章,展示楚文化的神秘与壮美。 诸子散文:哲思的锋芒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不仅是思想的黄金时代,也是散文的奠基期。本辑精选了《论语》中关于仁德、学习的精辟论述,它们言简意赅,充满哲理;《庄子》中那些奇诡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庄周梦蝶”,展示了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和逍遥的哲学境界。这些散文的特点在于其逻辑的严密性与语言的生动性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二辑:汉魏风骨——生命与超越 汉魏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个体的生命体验与情感抒发,辞赋的恢弘与古诗的沉郁并行不悖。 汉代辞赋:铺陈与气势 汉代是辞赋的鼎盛期。我们选取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片段,体会其铺陈夸饰的宏大笔法,展现汉王朝的富庶与气魄。同时,也会品味班固《两都赋》中对都城繁华的描绘,解析汉赋如何将叙事、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气象。 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开创的“建安风骨”是中古文学的重要转折点。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易逝的感叹和建功立业的渴望。《观沧海》中的雄浑开阔,与《赠白马王彪》中的深沉哀婉形成鲜明对比。本辑重点分析这种“慷慨悲凉”的基调,如何反映了汉末乱世文人的精神困境与人格力量。 正始之音:竹林七贤的遗世独立 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其诗歌和言行是对僵化礼教的无声反抗。阮籍的《咏怀诗》以其晦涩难懂、意象跳跃的特点,成为后世理解隐逸文化和个体反抗精神的重要文本。 第三辑:盛唐气象——诗歌的巅峰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群星璀璨,风格多样。本辑力求展现盛唐气象的博大精深。 初唐奠基与盛唐的辉煌 从初唐陈子昂“为有山河壮丽,吾当慷慨以歌吟”的复古之声,到盛唐李白的浪漫奔放。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如《将进酒》《蜀道难》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和奔流直下的气势,体现了对个体自由的极致追求。 杜甫的沉郁顿挫与现实关怀 “诗圣”杜甫,则以其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三吏》《三别》以白描手法刻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本辑侧重于分析杜甫如何将宏大的时代背景融入个体命运,其诗歌的格律精严与情感的博大深沉的完美结合。 边塞与山水田园的并峙 王维和孟浩然代表了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成就。王维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以及对禅宗哲理的融入,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审美体验。而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则以其雄奇的笔触描绘了异域风光与将士的豪迈情怀,展现了唐代对广阔疆域的浪漫想象。 第四辑:中晚唐的转变与宋词的崛起 唐代后期,诗风转入细腻,而宋代则以词这种更适合抒发个人情思的体裁,占据了文学的制高点。 中晚唐的诗风流变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及其诗歌的奇险深刻;晚唐李商隐、杜牧的唯美与感伤。李商隐诗歌的朦胧晦涩,寄寓了身世之感与爱情的幽微,是解读中国古典意象美学的关键文本。杜牧的七绝,则以其清峻俊爽,描绘了江南烟雨的婉约之美。 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其音乐性与抒情性远超唐诗。本辑将区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 婉约派以柳永、李清亭为代表,他们关注市井生活与男女情爱,词风缠绵悱恻,极富画面感。 豪放派的代表苏轼,突破了词只能写“艳科”的限制,将哲理、历史、人生感悟融入词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气象雄浑,达到了“以诗为词”的境界。而辛弃疾则将爱国情怀推向极致,其词作充满了金戈铁马的悲壮之感。 结语 《翰墨流光》精选的这些篇章,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它们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更是我们理解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审美情趣和历史命运的钥匙。通过对这些经典文本的细致品读,读者得以在历史的河流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汉英对照”这个形式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担心翻译会丢失诗歌的精髓,变成生硬的字面堆砌。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至少在我看来,它在忠实原文和传达神韵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那些英文译文,用词考究,句式流畅,很多地方甚至读起来本身就是优美的英文诗篇,而不是简单的直译。这对于那些希望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份极佳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对于像我一样,希望通过对比中英译文来反思中文原意的人来说,这种对照阅读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中文的微妙之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语言结构得以转译或重构的。这种跨文化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评分

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绝对值得称赞。它的装帧设计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日常翻阅,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封面和内页的用纸质量都非常上乘,触感温润,让人爱不释手。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重新体会到了实体书的魅力——纸张的纹理、油墨的气味,以及翻页时那种沙沙的声响,都是电子屏幕无法替代的。对于那些热爱纸质书的读者而言,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对传统文化美学的致敬,这使得阅读体验从单纯的获取信息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架构和内容编排,体现出一种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它不像一些粗制滥造的选集那样,只是简单地把诗句罗列在一起,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主题划分,让读者能够循着一条清晰的脉络去探索古典诗歌的世界。我尤其赞赏它对诗歌体裁的侧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都有所涉猎,保证了阅读的多样性。在细读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编者对每一首诗歌的尊重,没有为了凑数而收录平庸之作,选取的几乎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精品。对于一个希望系统学习古典诗歌,但又苦于找不到一本权威且易读的读本的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它让学习古典诗词从一项略显枯燥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

评分

这套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精美的装帧和典雅的风格所吸引。虽然我接触古典诗词的时间不算短,但总觉得有些零散,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梳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诗选,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文化导览。编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对诗歌的挑选和编排都颇具匠心。比如,开篇对一些重要诗人的介绍,简练而精准,既不拖沓,又能让人迅速抓住重点,为后续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那些常常在课本中出现,却鲜少被深入解读的诗句,在这里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注释和背景介绍,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既尊重传统又不失现代解读视角的处理方式,让那些沉睡在历史中的文字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是一种享受,完全不同于以往翻阅那些厚重、晦涩的古籍资料。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留白得当,字体选择也兼顾了古韵和易读性。我常常在睡前,泡上一杯清茶,伴随着柔和的灯光,沉浸在这些诗句构筑的意境中。这种沉浸感是很重要的,它能让人暂时抽离日常的喧嚣,与古人的情感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一些篇章在对诗歌的解读上,加入了对当时社会背景和诗人心境的细腻分析,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让我对一些名篇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以前只是觉得某几句很有意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那些意境背后的无奈与挣扎,使得诗歌的感染力倍增。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既能品味诗歌的韵味,又不至于被复杂的考据所困扰。

评分

包装很牢,物流速度快,书挺精致的。

评分

非常满意,很好的图书,寻找好久了,终于到手了,非常实惠,满分好评!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正版图书,服务周到,好评!!!!

评分

不错,一直是京东忠实客户,尤其京东处理了两次退换货,速度,赞一个

评分

大中华文库系列的作品,值得学习收藏,全书不仅有对原作的英文翻译,还有对原作古汉语的现代汉语解释

评分

值得珍藏, 值得阅读,包装精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