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反复阅读、分析、研究、揣摩、品味,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读,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篇小说:“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评析的:“这是何等严肃的责己精神!然而不是出于畏人言,畏于礼法的责备,而是由于对自己人格美的重视和伟大同情心的流露。”宗先生的评析见解独到,深刻精辟,所谓“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
评分备忘录性质的日记很难百分之百地读通。它本是作者自己写来备忘的,相关的人、地、事,时过境迁,事过境迁,外人总是不能像作者本人那样明白透彻。此乃必然之事。我读老爷子这些篇日记,最多是感受一下气氛,要说让我篇篇都念明白了,如果没有明白人注释,那可绝对不成。
评分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1966年日记的内容,我们请亲历了北京师范大学“文革”初期运动的柴剑虹编审为这一部分日记作了若干注释,同时又在书后附录了他的一篇读后感言,以供参考。
评分书很好,质量很好,读着方便
评分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评分 评分闲言少叙,且说日记。文艺性强的,包括日记体小说等,那是很能激起青年人的热情的,可能也比较容易读。学术性专业性强的,如《缘督庐日记》、《王伯祥日记》,那是学术界人士可以参考的。研究者为之注释者也不少。启先生日记则大体上属于备忘录性质。这样的日记公布者颇多,也很被史学家看重,因为,其中能提供某些丰富的信息,有的则埋伏着许多宝贵信息。
评分书品普通。内容难得!
评分诗词家,书画家,一代大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