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

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丛春雨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07683
版次:1
商品编码:1098017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4-01
页数:53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选择了25位出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全国各地著名中医妇科学家,他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其宝贵经验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妇科学不可多得的“国宝”,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重点介绍了名家生平简介(包括学医成才之路及学术业绩)、学术思想特点、临床经验特色、典型医案四个方面。“学术思想特点”主要突出名家在中医妇科领域中的理论建树,即理论上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特点。其中包括名家身体力行所倡导的严谨务实良好学风的形成与发展。“临床经验特色”在于突出名家在专科、专病中的绝技、绝招、绝法、绝方。力求反映名家一生中最闪光、最耀眼的技术专长和技术特点。“学术思想特点”和“临床经验特色”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为理论上的新发展,独树一帜;而后者为实践上的创新、杰出成就。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名家是旗帜,名家是方向,名家是形象。《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在于昭示中医后学之士开卷受益,窥其奥秘,学习名家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求学精神。穷究精华、悟其妙用,学习名家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治学态度。树立榜样,崇尚偶像,学习名家一丝不苟、救死扶伤、济世爱民的高尚医德,为中医妇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适用于广大中医工作者,中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作为专科系统的老中医临床经验介绍,更适合于中医药硕士生、博士生阅读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
1.蒲辅周
2.刘奉五
3.哈荔田
4.罗元恺
5.王渭川
6.韩百灵
7.裘笑梅
8.刘云鹏
9.沈仲理
10.何子淮
11.庞泮池
12.何少山
13.姚寓晨
14.蔡小荪
15.钱伯煊
16.唐吉父
17.朱南孙
18.祝谌予
19.陈莜宝
20.卓雨农
21.赵松泉
22.夏桂成
23.班秀文
24.王子瑜
25.宋光济
附: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样的好书确实不错!集妇科大家之所成,绝对值得一读!

评分

  【原文】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评分

  岐伯说:自然界的八方之风会产生八种不同的风邪,中伤经脉,形成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随着经脉而侵犯五脏,使五脏发病。四季的气候是相互克制的,即春季属木,克制长夏;长夏属土,克制冬水;冬季属水,克制夏火;夏季属火,克制秋金,秋季属金,克制春木,这就是四时气候的相克相胜。

评分

  【原文】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评分

作者丛春雨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6年本科)。现任甘肃省科协副主席(正厅级)、教授,第七、八届甘肃省政协委员,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84年一1994年),澳大利亚中医学院客座教授、英国东方医学院客座教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甘肃中医妇科学会主任委员、甘肃省敦煌学研研究会副会长。书中介绍了蒲辅周刘奉五哈荔田罗元恺王渭川韩百灵裘笑梅刘云鹏沈仲理何子淮庞泮池何少山姚寓晨蔡小荪钱伯煊唐吉父朱南孙祝谌予陈莜宝卓雨农赵松泉夏桂成班秀文王子瑜宋光济等25位名中医的妇科方面的诊治经验。现举例夏桂成的部分学术思想:夏桂成治疗经前期漏红凡在经前期出现阴道漏红,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称为经前期漏红,或称经前期出血,现代妇科学称为黄体期出血。本病亦为临床所常见。其特征为每届经前期阴道漏红,出血量少,点滴不净,少则3天,多则半月,与经间期出血相连接,与经期延长相混淆。夏教授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本病不同于经期延长、经漏、赤带及经间期出血等病证,具有一定的特点,且有些病情复杂和顽固,常反复发作,故应专题讨论。1 传统辨治按传统的辨治方法,依据一般出血病的常规,从虚、热、瘀论治。虚者指气虚不能摄血;热者指血热迫血妄行;瘀者指血瘀血室,致血不得归经。经前期漏红亦不例外,亦应从虚、热、瘀论治。虚应为阳气之不足,乃脾肾之亏虚,以致子宫失于固藏,故见出血量少,色偏淡,无血块,伴有腰?楚,腹胀,大便易溏,纳食不佳,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当健脾补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续断、菟丝子、紫石英等,必要时可加阿胶、鹿角胶等;热应为阴虚郁火证,故见经前期漏红,量稍多,色红,质粘腻,伴有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头昏头痛,口干舌燥,夜寐甚差,大便偏干,小便黄少,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治当滋阴养血,凉血清热,方选保阴煎加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瘀应为肾虚血瘀,故见漏红量少,色紫黯,质粘腻,有小血块,或有小腹或少腹胀痛,胸闷烦躁,大便偏黑,舌紫暗,脉细弦。治当补肾助阳,化瘀止血。方选加味失笑散加续断、紫石英等。2 辨治特色临床辨治特色,其一是调周法治疗,其二是辨病施治。2.1 调周治法 即周期中4期均治。经后期属于周期中的奠基阶段,治以滋阴养血,佐以健脾助阳,方用归芍地黄汤合异功散。药用炒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太子参、白术、陈皮、续断、菟丝子、炙甘草等。随着经后期的后移,还要逐渐加入杜仲、肉苁蓉、锁阳等,以阳中求阴,促进阴长。经间排卵期,是重阴转阳的转化期,亦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时期,补肾调气血以促转化,方用自拟经验方补肾促排卵汤。药用炒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炒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五灵脂等。经前期漏红,脾肾亏虚者多,故常加党参、黄芪等;如有明显的阴虚血热现象者,经前在原方基础上去鹿角、当归,加女贞子、旱莲草、紫河车等,有利于经前期控制出血。经前期是阳长的时期,也是漏红发作的时期,有相当部分患者,表现出心肝火旺的血热证候,因此,在经前期以补肾助阳的同时,必须佐以清热止血之法,方选健固汤,或毓麟珠,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山药、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霜或鹿角胶、钩藤、栀子、炒荆芥、大蓟、小蓟等。但是病发时期,要在辨证的前提下,结合调周法。血瘀证者,可在加味失笑散合毓麟珠方上进退,因为补肾助阳有利于活血化瘀,或者限制血瘀的发展。血热证者,可在保阴煎的方药中加续断、紫石英、制香附等,不仅照顾到经前期的特点,而且亦有利于经期经血排泄之顺畅。脾肾气虚证者,仍当以健固汤加减,或偏于脾虚者,可以温土毓麟汤治之。行经期是重阳转阴的转化时期,排泄经血有利于阳转阴,故经血的顺利排泄,标示转化顺利,故需用五味调经散(汤)加味。药用丹参、赤芍、五灵脂、山楂、益母草,再加入艾叶、制香附、茯苓、续断、牡丹皮等。如阴虚血热,表现月经过多者,上方去艾叶、丹参,加入大蓟、小蓟、生地黄等。如气虚脾弱,亦见月经过多者,上方去丹参、赤芍,加入炒白术、党参(重用)、砂仁等。总之,调周法亦要针对各种证型进行辨证加减,但前提在于调整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整体,以保障月经周期演变的正常进行,自无经前期漏红之疾也。

评分

近现代的中医妇科名家,值得学习

评分

  【译文】

评分

  阴和阳又各有阴阳之分。白天属阳,清晨到中午时段,是阳中之阳;中午到傍晚,是阳中之阴。夜晚属阴,傍晚到半夜,是阴中之阴;半夜到天明,是阴中之阳。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是这样,人的阴阳之气也是这样。

评分

  【译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