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

汉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文物出版社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28849
版次:1
商品编码:10559009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页数:4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是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华阴本影印而成,此拓本为明代装裱,配有木面、木匣,匣上刻有郭宗吕等人的题跋。拓本系白纸挖镶剪条探,麻纸一般黑墨擦拓,共计十九开,碑额一开半,碑文十七开半。传拓时间较长垣本晚,从一行到第十七行约损泐百余字。此本早于四明本,约多二十余字,显著的如七行【者以】二字完好。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正版好书!好好学习!

评分

……

评分

六、《法书大观册》有蔡书《持书帖》(又名《宾客七兄帖》)为册中之一幅,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原迹曾由故宫博物院影印单行本出版。

评分

以上所列真迹,可以代表蔡书的全貌。欧、苏、蔡诸公都再三提出:古人善为书者,必先楷法,然后进入行草。从上述蔡襄真迹可以清楚看出一位大书家的真书与行草的关系。近代各处书展好像是草书占主流。能写行草同时也擅长楷书的书家固然有,但是不多。有不少人本末倒置,不下功夫学楷书就先瞎涂乱抹,写些不合草法的所谓“草书”,不合隶法的所谓“隶书”,自称创新,成为风气。我想起溥心畲先生的作品,常见的都是草书,传世楷书极少,以致许多人误以为他只写草字。其实心畲先生的楷书结体劲媚,深得柳法。启元白兄的楷书亦端秀遒劲,不让前贤。他们都是按真、行、草的步骤成为大家的。本文列举蔡书真行草诸真迹的目的,是想引导青年同志学书要走正道,要以楷书为基础。董其昌跋蔡襄《谢赐御书诗表》云:“此书学欧阳率更化度碑及徐季海三藏和尚碑,古人无一笔无来处,不独君谟也。”

评分

七、《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

评分

挺好

评分

十、《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之《宋四家法书卷》,蔡书《致资政谏议明公尺牍》为其中之一幅。曾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刊于《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三册。

评分

书的包装被划开,因为买的书大,估计是放不下,这也太敷衍了吧。让人失望

评分

汉西岳华庙碑》东汉名碑。刻于桓帝廷熹八年(165)郡守袁逢刻,原在陕西省华阴县西岳庙中,西岳庙系汉武帝时所建,名集灵宫, 东汉桓帝时,改称西岳庙。庙内保存很多历代修建和祭祀华山的碑石,其中有著名的《西岳华山庙碑》。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55年)毀于关中大地震碑文用隶书体,碑额篆书“西岳华山庙碑”六字,碑额两旁有唐人李商卿、张嗣庆、李德裕等人的题名,碑右下方有宋人王子文题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或谓碑石在明嘉靖年中,一县令修西岳庙石门,碎之为砌石,今已无存。据拓本及著录推知碑高2.54米,广1.19米,隶书22行,行37字。额篆书“西岳华山庙碑”6字,额之左、右及下方遍布唐、宋题名,几无空地。碑文内容系概述汉代礼祀名山大川之制的历史渊源、祀典内容及祭祀之庄重气氛。清朱彝尊评此碑云:“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名。”因此文献艺术价值极高,唐以来备受金石书法界盛赞。由于此碑书法精妙,而碑石又毁灭不存,所以名气极大,其拓本十分珍贵。原石拓本传世者有四,即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和玲珑山馆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