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

石榴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卿贵华 等 著
图书标签:
  • 石榴
  • 病虫害
  • 防治
  • 农业
  • 园艺
  • 果树
  • 图册
  • 原色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识别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52377
版次:1
商品编码:105470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农作物病虫害田间诊断技术丛书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68
字数: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石榴是一种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果树.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栽培。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了其独有的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缓癌变进程的作用优于绿茶、红酒以及几乎所有水果。新的研究还表明了其在化妆品中的奇特效果,被誉为“人类已知的最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木本植物”。这使得石榴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在石榴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普遍而严重,在有的地区,是直接造成石榴毁产的主要原因。在农村、果农因缺乏防治石榴病虫害的参考资料,经常发生对病虫害误诊的情况,以致延误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常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一些新病虫害的出现,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加强地区之间的协作,以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本书主要向您介绍了有关石榴病虫害及防治,以便读者在识别具体病虫害时查阅。

内页插图

目录

一、石榴病害及防治
1、麻皮病
2、干腐病
3、褐斑病
4、太阳果病
5、叶霉病
6、枯枝病
7、木腐病
8、地衣寄生
9、膏药病
10、根腐病
11、煤烟病
12、青霉病
13、裂果病
14、冻害
15、药害

二、石榴害虫及防治
1、桃蛀螟
2、棉蚜
3、七星瓢虫(棉蚜天敌)
4、黄蓟马
5、茶并盾蚧
6、长白盾蚧
7、石榴绒蚧
8、红点唇瓢虫(石榴绒蚧天敌)
9、康氏粉蚧
10、日本龟蜡蚧
11、榄珠蜡蚧
12、褐软蜡蚧
13、草履蚧
14、咖啡木蠹蛾
15、黄刺蛾
16、日本黄脊蝗
17、龟形小刺蛾
18、棉铃虫
19、茶袋蛾
20、大袋蛾
21、桉树大毛虫
22、瘤缘蝽
23、石榴巾夜蛾
24、铜绿丽金龟
25、苹毒蛾
26、卵形短须螨
27、石榴瘤瘿螨
石榴害虫的防治

精彩书摘

一、石榴病害及防治
2、干腐病
该病在各果园普遍发生,不仅为害生长期间的果实,还为害贮藏期果实。叶片上的症状:初为黄褐色坏死斑,病斑可迅速扩展至全叶坏死,病健交界明显。花上的症状:蕾期即可发病,受害花瓣变为褐色,以后扩大到花萼、花托,使花整个变为黑褐色。

前言/序言


《石榴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内容简介 本书专注于石榴(Punica granatum L.)这一古老而迷人的水果的病虫害防治,旨在为广大石榴种植者、农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相关爱好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直观的参考资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石榴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病害和虫害,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 一、 石榴的主要病害 石榴的病害种类繁多,对产量和品质均会造成严重影响。本书深入剖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石榴病害: 炭疽病(Anthracnose):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叶片和枝条。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至深褐色近圆形病斑,后期病斑逐渐扩大,边缘清晰,中央呈灰褐色,病斑表面常有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可出现粉红色霉状物。严重时,果实腐烂脱落。叶片染病后,出现褐色斑点,后期叶片干枯脱落。枝条受害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深褐色病斑,后期可能导致枝条枯死。 病原:多种真菌引起,常见如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发生规律:病原菌主要在病残组织、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清除病果、病叶、病枝,集中烧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保持通风透光。避免过度灌溉,适时排水。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褐斑病(Brown Spot):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嫩枝和果实。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边缘较清晰,有的病斑上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易破裂,导致叶片干枯脱落。嫩枝和果实受害后,出现褐色病斑。 病原:真菌,如Alternaria alternata。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叶、病枝,深埋或烧毁。注意合理密植,加强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或75%敌锈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嫩梢、花蕾和幼果。初期在叶片、嫩梢上出现白色粉状霉层,后逐渐扩大,侵染整个叶片或嫩梢。受侵染的叶片会卷曲、变形,生长不良,最终干枯。花蕾受侵染后,不能正常开放,幼果受侵染后,表面形成白色粉状霉层,影响果实发育,导致畸形果或落果。 病原:真菌,如Erysiphe pisi。 发生规律: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借风传播,生长季节,相对湿度50%以下,气温20-28℃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及时摘除病叶、病梢,带出园外集中处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避免偏施氮肥。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15%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细菌性疫病(Bacterial Blight):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上形成水浸状褐色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嫩梢染病后,顶部萎蔫,枝梢变黑、干枯,呈“蛇头状”。果实染病后,幼果变黑、萎蔫、脱落;成熟果实上出现褐色、略凹陷的病斑,后期病斑表面有菌脓。 病原:细菌,如Xanthomonas punicae。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株残体、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昆虫传播。高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株、病枝、病果,深埋或烧毁。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卫生,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或12% Phytophthora 灭生剂800倍液喷雾。 根腐病(Root Rot):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根部,导致根系腐烂。地上部植株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萎蔫,枝梢衰弱,严重时整株枯死。 病原:多种病原菌引起,如镰刀菌、腐霉菌、丝核菌等。 发生规律:土壤中病原菌侵染,土壤粘重、排水不良、长期积水或管理不当易诱发。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建园。避免种植在低洼积水地块。合理施肥,加强中耕,避免伤根。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二、 石榴的主要虫害 石榴虫害种类繁多,会直接啃食植株、果实,或传播病害,导致减产减质。本书重点介绍了以下几种主要虫害: 石榴绒蚧(Pomegranate scale): 危害症状:俗称“蚧壳虫”,主要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发黄、脱落,枝梢衰弱。其排泄物(蜜露)会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形态特征:雌成虫有硬壳,椭圆形,灰褐色。雄成虫有翅,体形较小。若虫无翅,爬行活动。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在枝条、叶片上越冬。喜高温高湿环境。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人工刮除越冬虫体。修剪病虫枝。 药剂防治:在若虫孵化期,喷洒40%灭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选用石油系杀虫剂(如矿物油)在非生长季节喷施,以杀死越冬虫体。 石榴蛀果蛾(Pomegranate fruit borer): 危害症状:幼虫钻蛀果实,在果实内取食,形成隧道,排泄粪便,导致果实变软、腐烂、脱落。有时也危害嫩梢。 形态特征:成虫翅展约2-3厘米,灰褐色。幼虫体色淡黄至黄褐色,头部黑褐色。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在果实、枝梢内越冬。成虫在夜间活动,产卵于果实表面或嫩梢上。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采收后及时清除果园内的病果、虫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修剪冬季老枝,消灭越冬幼虫。 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可喷洒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可使用性诱捕器诱杀雄蛾,减少产卵量。 蚜虫(Aphids): 危害症状:群集于嫩叶、嫩梢、花蕾、幼果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畸形,生长发育受阻。排泄的蜜露会诱发煤污病,并吸引蚂蚁。 形态特征:体型小,多为绿色、黄色或黑色。有翅型和无翅型。 发生规律:繁殖速度快,一年发生多代。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可迅速暴发成灾。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药剂防治:在低龄若虫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红蜘蛛(Spider mites): 危害症状:微小的害螨,群集于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出现失绿的细小白点,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乃至脱落。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锈斑。 形态特征:体型微小,多为红色或褐色。 发生规律:喜高温干旱环境,繁殖迅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注意通风,增加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残落叶。 药剂防治:在若螨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哒螨灵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注意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性。 三、 防治策略与原则 本书强调综合防治的理念,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并将绿色植保理念贯穿于防治实践中。 1. 农业防治:通过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修剪、排水、清园等)、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增强植株的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2.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诱杀、性诱捕器、粘虫板等方法,减少害虫数量。 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以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病虫害控制。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其他防治措施效果不佳时,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药剂种类、使用浓度和施用时期,并强调了安全用药和避免产生抗性的重要性。 四、 图册特色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丰富的原色实拍图片。每一页的病虫害介绍都配有高质量、清晰的实物照片,直观地展示了病害的发生部位、症状特点以及虫害的形态、危害状。这对于种植者来说,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病虫害,避免误判,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此外,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让广大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在防治方法方面,不仅列出了常见的药剂,也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确保读者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 五、 适用人群 石榴种植户:本书将是您田间管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得力助手,助您实现增产增收。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和专业的防治建议,是您开展技术指导的宝贵参考。 农林院校师生及科研人员:本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或科研素材,为相关研究提供直观的图像依据。 园艺爱好者:如果您也对石榴情有独钟,希望您的果实健康生长,那么本书将为您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总之,《石榴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以其全面、实用、直观的特点,必将成为石榴生产和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为石榴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深邃的红色和饱满的颗粒感,仅仅是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我最近在打理自家的果园,一直对石榴的生长状况非常关注,尤其是那些突如其来的病虫害问题,常常让人焦头烂额。这本书的排版和色彩运用非常出色,即便是像我这样对专业术语有些生疏的园艺爱好者,也能被它吸引住。特别是内页的插图,清晰度极高,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光影的变化都栩栩如生,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健康果实和受害果实之间的细微差别。光是翻阅这些精美的图片,就已经觉得受益匪浅了。我期待着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借助这本书的指导,更好地呵护我的石榴树。整体感觉,这本书在视觉传达上做到了极致,对于提升阅读体验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

评分

我一直认为,防治病虫害的最高境界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非化学防治”方面的内容是如何阐述的。例如,关于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昆虫,或者通过改善土壤环境、调整种植结构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策略,书中是否提供了详尽的图文说明?如果书中只是简单地罗列化学药剂,那可能会显得有些片面。现代农业越来越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如果这本书能将传统经验与最新的生态学防治理念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面向未来的防治体系,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指导未来种植理念的宝典。我期待它能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看起来非常扎实,这对于需要经常翻阅和携带到田间地头参考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总是担心那些纸质较薄的书籍,在户外作业时不小心弄脏或者撕坏。如果这本书采用了那种防水防污的覆膜纸张,那就太贴心了。另外,我很好奇它的索引系统设计得如何。面对厚厚的图册,如果索引不够清晰,查找特定病虫害会非常耗时。一个好的索引应该能让你在三秒内定位到你需要的那个页码。如果它还配备了可拆卸的速查卡片,那就更棒了,这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细节处理上追求专业和耐用性。

评分

市面上很多园艺书籍的描述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更贴近实际操作的语言来描述防治方法。比如,在介绍药剂使用时,除了化学名称,能否给出市面上常见的商品名称及其推荐用量?毕竟,农民和果农在购买和使用时,关注的往往是这些具体信息。如果书中能将不同防治阶段(萌芽期、坐果期、成熟期)的重点工作进行清晰的时间轴划分,那简直太完美了。我更看重的是那种实战经验的总结,而不是空泛的理论陈述。希望这本书的编辑团队能够站在一线工作者的角度去编写,真正解决田间地头的燃眉之急。

评分

我对农业技术书籍的实用性要求很高,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似乎花了不少心思。我注意到它似乎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结构,并且很可能将不同阶段的病害发展过程做了详细的图解说明。比如,对于一些早期难以察觉的病斑,书中是否能够提供放大到极致的微观照片,帮助我们早期诊断?如果能有这样的深度解析,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科普读物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有什么病”,更要深入到“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系统地去预防”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必须具备那种手把手教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本书的命名来看,它似乎聚焦于“原色图册”,这暗示着其内容的精确性和直观性,这对于快速定位问题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