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苗力田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3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13442
版次:1
商品编码:1046249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1993-01-01
页数:340
正文语种:中文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内容简介

   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这套《亚里士多德全集》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第一部西方古典哲学家的全集,洋洋的300万言充溢着爱智慧、求真知的精神,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外至万事万物,内至人本身的肉体与心灵……本册为第七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哲学大师悉心构筑的理性大厦吧!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第一部西方古典哲学家的全集,在国际上也是德、英、法、日等文以外的少数《亚里士多德全集》现代语译本的一种。它以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标准本为依据,直接由希腊文翻译为中文,并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页码编排。全集前面有一个总序,全面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精神,以及译文依据的版本,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播及现存状况,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全集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目录

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和高尔吉亚
形而上学
后记

前言/序言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里士多德全集(7)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亚里士多德全集(7)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里士多德全集(7)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的学者认为是政治至善主义的代表者,他在讨论城邦基本政治问题时所遵循的逻辑是:一切存在物都有其目的,其目的是一种善善是一切事物的目标。在共同体中,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想过上好的生活,肯定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承认人生活方式的差异,共同体是一种意志。在社会中的人是不同的,善具有可比较性和可排序性,存在最好和最高的善,即至善。掌握权力的人应将这种最好的生活方式即至善普遍化,这种至善是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生活,这是最优的政治秩序。与此相对应,现代人对于正义命题的基本思考路径是:并不否认追问美好生活的意义,但这是每个人的私人问题;现代人均承认不同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同,否认不同生活方式的可排序性和可比较性,否认存在着最好的生活方式;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如何使不同的人共存,维系合作体系,通过达成共识来形成公共行动、政治制度安排和政治设计的基本着眼点。

评分

两兄妹接着往下说。

评分

评分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苏格拉底把美德说成知识,也不同意柏拉图把善和美德、真理和美德混为一谈。他把真理和至善看作是哲学理论知识层面上的概念,而把美德这样的具体的善看成是实践层次上的概念,即一个是形而上之善,一个是形而下之善。形而上之善是思辨理论的对象,它与求真有关;具体的善(美德)是实践智慧的对象,他与人的行为以及非理性因素(感情、欲望、意志)有关。“至善”是宇宙本体,是终极的动力因和目的因,它是不变的且与质料相分离,是“不动的动者”,即是“神”或“努斯”。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层次思想,实际上就是道德形而上学和美德伦理学划分的基础;道德形而上学属于哲学范畴,美德伦理学属于经验或实践科学的范畴。总之,亚里土多德关于“是”和“善”的层次划分思想告诉我们,人类用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形式把握和表达不同的对象世界:第一,至真和至善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前者表现为事物的形式因,后者表现为事物的动力因和目的因,至真和至善的统一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这一领域的知识用哲学范畴来表述。第二,事物具体的“是”和“善”是科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前者是以求真为目的理论知识,后者是以行动为目的的实践知识。这一领域的知识用确定的科学术语来表达。第三,感觉到的“是”和“善”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常识思维和日常语言的用法,对某个人是真实的感觉,但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因而感觉会产生矛盾分歧,矛盾的统一只能靠大多数人的意见。日常思维和语言对求真是不足的,但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意义重大。

评分

徐茵得拖牢笼以后,她和哥哥自然不敢再在天山派继续待下去了,深夜逃走。

评分

评分

评分

是我喜欢的。送货依旧快。

评分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城邦出于自然,顺乎自然,人的自然天性便是合群性,人应该生活在社群之中,参与和享受政治生活。人类群体能够独享政治生活,而区别于其他群居群体即在于人特有的语言沟通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类可以分辨出正义、善恶和美丑。人类可以通过此种能力与禀赋使得自身追求幸福与善的城邦生活,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真正价值。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政治观,在城邦形成之前,还有诸种群体组织形态。其中人类互动合作模式的雏形是家庭,然后扩大为村落,最后达致城邦。家庭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人类组织形态,在家庭中存在着几对重要的人际关系模式,分别是主奴关系、男女关系和夫妻关系。这种最原始最基本的群居组织经过发展,又联合许多家庭组成村落。村落使各家庭间互通有无,保证了基本的物质需要。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连结便出现了正式的政治组织———城邦。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的目的不在于继续增进物质生活的水平,而是在于质的层次上的提升与突破,使人们过上一种美德实践的良善生活。”只有城邦才达于完全自足的生活,因为城邦固然是基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但它的继续存在是为了更优良美好的生活。因此,城邦是以追求最高善为目的的政治组织。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概念的认识场域是城邦,他认为城邦是家庭与村落的目的。这表明了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念中,“政治”只能存在于城邦之中,不可能扩大到其他我们所能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之中。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亚里士多德全集(7)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