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秋零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8840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5823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1
字数:3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即便是在建构其庞大的批判哲学体系的年代里,康德的广泛兴趣也依然没有受到限制,而是继续涉猎众多科学的领域:医学、天文学、历史、政治、法学和宗教学等等。这样,翻译者就有了苦头吃。他不得不追随着康德老人广泛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到某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里去弄明白康德那个时代的某种理论,或者去查找某个也许早已无人再使用的术语,有时为了查出一个单词,不知要翻阅多少参考书。若是写作,自然可以绕过去,但翻译却不能这样做。因此,这一卷的篇幅虽然是《康德著作全集》中差不多小的,翻译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差不多是长的了。
  从内容上看,这一卷所包含的都是一些短文。文章虽然短小,却堪称精悍。《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论长久和平》等文,都是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备受关注。几篇书评,使康德借评点他人思想的机会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而如《论一个据说一切新的纯粹理性批判都由于一个更早的批判而变得多余的发现》等论战性文章,则使康德借捍卫自己思想的机会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阐发、补充和澄清,对理解康德的那些大部头著作亦颇有帮助。

目录

1782年
《兰贝特书信往来》通告
报道
给医生们的报道
给医生们的报道
摘自1776年2月的《绅士画报》,按照在伦敦的观察对一种传染病的描述
1783年
舒尔茨的《不分宗教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学说的一种指南尝试》第一部书评
1784年
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
命题一
命题二
命题三
命题四
命题五
命题六
命题七
命题八
命题九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1785年
约·戈·赫尔德的《人类历史哲学的理念》第一部、第二部书评

附录


论月球上的火山
论书籍翻印的不合法性
一、出版商反对翻印者的法权的演绎
大前提的证明
小前提的证明
二、对翻印者反对出版商的假托法权的反驳
大前提的证明
小前提的证明
总的附释
人的种族的概念规定
一、惟有在一个动物类中遗传的东西,才能有资格成为一个族群区别
二、就肤色而言,人们可以采用四种族群区别
三、在白人族群里,除了一般而言属于人类的东西之外,没有别的特有属性是必然遗传的;在其他族群中亦复如是
四、在上述四个族群的相互混合中,每一个族群的特性都必然形成
五、关于必然混血生育的规律的考察
六、惟有在人类的气候差别中必然地遗传的东西,才能使人有权命名一个特殊的人种
附释
1786年
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
附释
这段历史的终结
结语
戈特利布·胡弗兰德的《试论自然法权的原理》
书评
什么叫做在思维中确定方向?
关于路德维希·海因里希·雅各布的《门德尔松的[晨课]的检验》的一些评论
1788年
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应用
1790年
论一个据说一切新的纯粹理性批判都由于一个更早的批判而变得多余的发现
第一章 论不能被给予任何相应的感性直观的那些概念的客观实在性,据埃贝哈德先生
一、充足理由概念的客观实在性的证明,据埃贝哈德先生
二、在经验对象上对单纯者概念的客观实在性的证明,据埃贝哈德先生
三、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非感性的东西的方法,据埃贝哈德先生
第二章 课题的解决: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据埃贝哈德先生
1791年
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
结束语
1793年
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
一、论一般道德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答伽尔韦教授先生的一些异议)
二、论国家法权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驳霍布斯)
结论
三、论国际法权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普遍仁爱的亦即世界主义的观点来看(驳莫色斯·门德尔松)
1794年
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
冲突的平息
万物的终结
1795年
论永久和平——一个哲学策划
第一章 国家间的永久和平的临时条款
第二章 国家间的永久和平的确定条款
永久和平的第一条确定条款:每个国家中的公民宪政应当是共和制的
永久和平的第二条确定条款:国际法权应当建立在自由国家的一种联盟制之上
永久和平的第三条确定条款:世界公民法权应当被限制在普遍友善的条件上
第一条 附论论永久和平的保障
第二条 附论永久和平的秘密条款
附录
一、就永久和平论道德与政治之间的不和
二、依据公共法权的先验概念论政治与道德的一致
1796年
论哲学中一种新近升高的口吻
一场基于误解的数学争执的敉平
一项哲学中的永久和平条约临近缔结的宣告
第一节 永久和平临近的欢乐前景——从人的生命本性的最低级别直到其最高级别,即哲学
一、论人的哲学的自然原因,论哲学的自然结果
论哲学与其持久的和平状态无法统一的假象
论批判哲学与哲学的一种持久和平状态的现实的可统一性
二、人的生命的有利于一种生命哲学的超自然基础
作为在所有科学中构成人的最大需求的学说,哲学是什么?
论我们知识的超感性对象
结论
第二节 哲学中临近永久和平的可虑前景
1797年
论出自人类之爱而说谎的所谓法权
1798年
论编书——致弗里德里希·尼古莱先生的两封信
第一封信致作家弗里德里希·尼古莱先生
第二封信致出版商弗里德里希·尼古莱先生
1800年
赖因霍尔德·伯恩哈德·雅赫曼的《康德宗教哲学检验》前言
本著内容概要
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威尔克的《立陶宛语德语—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笔记
一个朋友的笔记
补遗(1764年)
西尔伯施拉格的《1762年7月23日出现的火流星的理论》一书书评
马格德堡、施滕达耳和莱比锡
附录(1788年)
克劳斯对乌尔利希的《自由学》的书评
中德人名对照表
后记

精彩书摘

  自然迫使人去解决的人类最大问题,就是达成一个普遍管理法权的公民社会。既然惟有在社会中,确切地说是这样的社会,它拥有最大的自由,从而有其成员的普遍对立,但毕竟对这种自由的界限有最精确的规定和保证,以便他们能够与别人的自由共存,——既然惟有在这种社会中,自然的最高意图,亦即发展其所有禀赋,才能够在人类中达成,自然也期望人类就像实现其规定性的所有目的那样来为自己实现这个目的,所以,一个在其中可见到外在的法律之下的自由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与不可违抗的强制力相结合的社会,也就是说,一种完全公正的公民宪政,对于人类来说必然是自然的最高任务,因为惟有凭借这个任务的解决和完成,自然才能以我们的类来达成它的其他意图。是困境迫使通常对无拘无束的自由颇有好感的人们进入这种强制状态的;确切地说,这是所有困境中最大的困境,亦即人们相互加诸自身的困境,他们的偏好使得他们无法在放任的自由中长期共存。惟有在公民联合这样一种樊笼中,同样这些偏好才随之造成最好的结果:就像一片森林中的树木一样,正是因为每棵树都力图夺取别的树的空气和阳光,它们就互相迫使到自己的上方去寻求空气和阳光,并由此长得漂亮、挺拔;相反,那些自由地、相互隔离地、称心如意地伸展自己枝权的树木,却长成了畸形,又歪斜,又弯曲。一切装扮人的文化和艺术及最美好的社会秩序,都是非社会性的果实,非社会性被自身所逼迫而管束自己,并这样通过被迫采用的艺术,来完全地发展自然的胚芽。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评分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评分

这套康德著作全集内容不错,装贴也不错,字略小些,拿着很厚重,定价偏高,是继人大出版社亚里士多德全集后的又一力作,总体不错,慢慢收集!

评分

不错的书,活动时候买的,很便宜

评分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评分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评分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评分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内容简介:即便是在建构其庞大的批判哲学体系的年代里,康德的广泛兴趣也依然没有受到限制,而是继续涉猎众多科学的领域:医学、天文学、历史、政治、法学和宗教学等等。这样,翻译者就有了苦头吃。他不得不追随着康德老人广泛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到某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里去弄明白康德那个时代的某种理论,或者去查找某个也许早已无人再使用的术语,有时为了查出一个单词,不知要翻阅多少参考书。若是写作,自然可以绕过去,但翻译却不能这样做。因此,这一卷的篇幅虽然是《康德著作全集》中差不多最小的,翻译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差不多是最长的了。从内容上看,这一卷所包含的都是一些短文。文章虽然短小,却堪称精悍。《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论永久和平》等文,都是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备受关注。 阿米琪斯(1846?1908),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自幼酷爱学习,喜欢军旅生活,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著有《军事生活》一书。埃?德?阿米琪斯曾经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一系列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有《西班牙》《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但阿米琪斯还是以描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见长,《朋友们》《大家的马车》等作品在意大利脍炙人口;《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作家。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学习。《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克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本书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系列中的一本,书中配有精美的图片,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读者尽领原著的风貌。《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的小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本书译文因其优美生动的传神于2000年荣获意大利驻华使馆颁发的意大利政府文化奖。《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多少钱也得买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