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卫(David Faure),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教于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牛津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比较及公众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历史学研究教授,近年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等。
《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朝廷的法典条文,民间的礼仪习俗,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指导着“华南”这个有意识的、历时数百年的地域建构进程?《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显示:历代王朝都致力于华南的政治整合。要培养出敬畏官府、纳粮当差、安分守己的良民。琏着王朝在华南的军事征讨、行政规划,一套关于权力的文化语言也渗透华南。这套语言有两个互相发明的关键词“皇帝”、“宗族”。它们渗透到一切礼节、身份、地位、财产权、商业习惯、社会流动、社区构建之中。华南与王朝中央之间的正统纽带,不仅建立于里甲与祀典之上。也建立在“宗族”这套语言之上。
##上半年重读了一遍,对我这个生活在广州近十年的北方人来说,这是本很好的了解广州及周边历史的书。比如现在常见的祠堂,客家人等。过去费解的事物,读过此书后很有感触,也理解了很多。
评分 评分##唉,看得累,看吐了。“宗族”制度应该是个很有文化内涵的概念,在这里很多案例都是“利益”二字概括,为什么要乱认祖宗,因为田产。一个是寻求官方认可,保护田产权利,一个是贪图挂在祠堂名下的田产。这里面很多案例,我个人觉得没有分析到点子上,不值得一字一句读。每一章下面过于散乱,一个案例什么都要包括,什么都要解释,但与本书的核心观点,又没多大关系。印象最深的,联合修堤坝那一块,书里连石匠贪污都要说几句,天啊,这重要吗?重点在哪?这书水分太多,可跳着读。可跳着读,又忽略了主线,主线是明清变迁,明朝的里甲制度的衰弱,清朝的宗族,地方武装的故事。总结:我觉得这本书太啰嗦了,论证的也一般。
评分 评分评科大卫著《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 —— 赵晶 当下,跨越学科的藩篱,引入社会科学的诸种方法,以此寻求新的视角与解释路径,乃是史学研究的大势所趋。在中国的华南地区,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志同道合者,以他们的学术实践,“打破传统学科框架...
评分 评分##本书主要描述了珠三角地区明清时期宗族的形成、发展、扩散和衰亡的历史。本书从制度层面讨论“皇帝”与“祖宗”,“皇帝”主要指用于控制地方的里甲制度为核心的赋税、服役、军事等的制度,“祖宗”主要指宗族为核心的控制土地、缴税、教育、水利和地方防卫的地方组织制度。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