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森(Valerie Hansen),耶魯大學曆史學教授,著名漢學傢。著有《開放的帝國:1600 年前的中國曆史》《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中古契約研究》《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絲綢之路新史》等漢學專著。
1979年,韓森畢業於哈佛大學,1987年獲得賓夕 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1988年加入耶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98年晉升為教授。她在耶魯大學教授中國史和世界史已有三十餘年。
譯者簡介:
劉雲軍,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目前從事宋代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海外漢學(側重宋代)的譯介。已譯《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傢族、地位與國傢》《跨越門閭:宋代福建女性的日常生活》《劍橋中國宋代史》(上捲,閤譯)、《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宋帝國的危機與維係:信息、領土與人際網絡》《宋元社會變遷下的性彆與貞節觀》等。
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成功地突破瞭地域的隔閡。然而,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從何時進入全球化的?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一書中,著名漢學傢韓森提齣,公元1000年是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描繪瞭公元1000年全球化開啓之時的圖景,講述瞭個人、社會、國傢是如何被裹挾進全球化浪潮中的。
我們是否應該與他人閤作,與他們進行貿易?我們是否應該報復那些通過貿易緻富的人?我們是否應該嘗試復製我們尚未掌握的技術,來生産新産品?全球化到底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還是會摧毀我們的身份認同?我們當下正努力應對著的挑戰,與當時人們第一次麵對的挑戰完全相同。
韓森的新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會讓人重新思考現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麵對這個世界。正如作者所說,“在公元 1000 年,我們的祖先以各種方式迴應瞭世界的變化。我們必須研究他們是怎麼做的,纔能更好地應對擺在我們麵前的未來。”
##公元1000年標誌著全球化的開始。 在公元1000年之前,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想象得到,由於地理阻隔的客觀存在,世界各國本是互不聯係的封閉自守的。 公元1000年的世界,在那時世界上的人口隻有2.5億人。他們不會現在那麼擁擠,人們享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在今天我們很容易就瞭解到住在...
評分##大緻屬於看完就忘細節,涉及到大量人名地名,時間空間跨度之大一度想要放棄。對我這種沒有深厚知識儲備的人來說,曆史還是不能看簡史。
評分 評分##01、引領我們學習思考 牛頓的故事大傢都知道,一個蘋果掉下來,砸中他的腦袋,他看著蘋果思考:為什麼蘋果不會嚮天上飄去,而是掉在地上。因此,後來也有瞭著名的萬有引力。 一個蘋果引發瞭牛頓的思考,那麼不同的事情發生在相隔很短的時間內會引發怎樣的思考? 你有想過嗎? ...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