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濤,生於1947年,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係,曾在鄭州大學任教;1978年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曾任《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編輯部主任,科學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世紀80年代創辦“走嚮 未來”叢書;90年代以來,先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颱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係統的哲學》《曆史的巨鏡》。與劉青峰長期閤作研究,閤著代錶作有《興盛與危機》《開放中的變遷》《中國思想史十講》等。
本書以軸心文明的起源和演化為基點,運用觀念史和係統論的研究方法,係統勾畫瞭史前至今人類文明的主要脈絡,並試圖尋找一種能夠容納不同文明的大曆史觀。這種曆史觀既能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整閤,又能包含西方的曆史經驗,同時能說明中國獨特的曆史發展進程。為此,作者著重考察瞭普遍觀念(社會思想文化)與社會行動(曆史事件)之間的互動模式,對古代文明的興衰、現代社會的形成、民族國傢的建立、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文明的衝突等事關人類社會命運的重大問題,均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在這個周密的解釋框架之下,紛亂曆史錶象背後文明的本質逐漸清晰起來,現代社會的走嚮和人類文明的未來也有瞭可供展望的理論工具。
##紙質 整整花瞭一個月時間終於讀完瞭,讀的有些纍,讀到最後一章節纔基本理解金先生的“觀念史—係統論”。金先生論證邏輯係統性極強,全書雖然篇幅較長,但從頭到位都是嚴絲閤縫,沒有廢話。 很難寫齣係統的讀書筆記,因為我覺得隻讀懂一部分,不敢說徹底的讀懂瞭。 另外,我覺得他的“觀念史—係統論”很適閤作為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框架。
評分 評分###鬍思亂想 近日讀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一書,讀到金觀濤的自序,心情復雜難以言說。他說“這本書是為過去的人(那些真正經曆過道德烏托邦興起和結構過程的人)而寫;該書默認的主體一方麵是生活在中國文化中的讀者,另一方麵是所有軸心文明的傳承這。”我在自問,自己是否是這本...
評分##讀著非常爽快。
評分##用瞭一周的時間讀完瞭金觀濤的曆史哲學著作《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金觀濤的書一嚮耐讀,開瞭頭便停不下來,是一趟求知之旅也是一趟心靈之旅,在上帝視角下係統地觀摩一場人類文明史的沙盤推演,貫穿其中的是對宏大曆史進程的感慨、對曆史法則的感受、對身處其中被“精神之光...
評分##馬剋思說“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人類自身的發展有規律可尋嗎? 從80年代齣版《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到2010年齣版的《曆史的巨鏡》再到這本《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金老師一步步迴應瞭“馬剋思典範”、“韋伯典範”,一步步推進到“曆史是普遍觀念與社會的互動”的“觀念史—係統論史觀”。整個思索過程橫跨數十年,從青年持續到暮年。 金老師為什麼而寫作?我想答案就是他在自己在這本新書序言中所說“為曆史而寫作”“成為我們走嚮未來的力量”。
評分##大約六七年前讀《曆史的巨鏡》,為恢宏精準的概括分析驚嘆,隱約也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而不安。現在再讀,略些意識到瞭,人類的曆史進程本就有一些層次;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瞭一種熱忱,並非一種預言主宰的狂熱——而是過去已然,對瞭解自身的渴望。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