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巨變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巨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培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0-11 精裝 9787520173872

具體描述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東濟南人。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哲學係,1983年齣國留學,1984年獲法國裏昂大學碩士,1987年獲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索邦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過去的現代化理論邏輯中,現代化從來都是與西方社會相聯係的。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快速發展,提齣瞭“東方現代化”的可能性問題。特彆是中國等大國的興起,不僅會深刻地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而且會形成一條與“西方現代化”不同的“東方現代化”道路。所以說,“東方現代化”不完全是一個具有地域規定性的概念,它應當包括所有為世界現代化提供瞭不同於西方的新經驗的發展道路。本書對“東方現代化”的概念進行瞭深刻闡釋,從社會學的視角以中國的經驗為例探討瞭東亞社會現代化的路徑與經驗。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議題範圍比閤著的《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窄很多,更多曆史敘事。前12章可觀,幾乎沒有官話,關鍵問題說的乾脆明白。 摘錄: 總之,我國現階段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初次分配結構不公和社會基礎結構不閤理。從而,因分配不公造成的社會矛盾主要是結構性矛盾,不調整這些社會結構而單靠再分配,難以有效解決問題。256 理論分析和社會實踐都錶明,分配差距過大與過小一樣,最終都會導緻社會整體效率的損失。無論何時,把效率與公平公正對立起來都是錯誤的。隻有公正而沒有效率的製度不可能長久地保持其公正;隻有效率而沒有公正的製度也不可能長久地保持其效率。可以說,本身不具備公平公正品質的製度,或者不能促進社會生活的公平公正的製度,遲早會失去其社會正當性和閤法性,其結果是,要麼製度本身被校正被放棄,要麼引發社會衝突和動蕩271

評分

評分

##2021讀的第一本書。該書大緻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史,其二是中國社會變遷。學科史部分蠻有意思,社會變遷部分描述得很宏觀,讀起來有點像報告的形式,這本書算是大佬多年研究成果的展示吧。 社會學在中國最早被稱為群學。 所謂群學,不僅僅是對傳統概念和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偏好,更是荀子思想的一種延伸。“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以其能群也。” 文章題目取自中國社會學的先驅者嚴復先生,於1897年翻譯的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一書。 翻開此書時距離我研究生畢業已經...  

評分

評分

##參考瞭前兩編的社會學史。

評分

評分

##中國的社會學大師

評分

##這個標題一打眼就讓人好奇,無論是社會學還是中國社會,一般人很少有底氣在一本書裏講清楚這兩件事。但畢竟是李老師的書呀,大師還是大師。閱讀體驗五顆星。就算是非常反感學術化語言的人也可以順利讀下去,一節接一節,時間綫從遠至近,關注的事物也越來越實際,相信讀到最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