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著有《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水浒、西游探源》等。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它是如何由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原型,滚雪球般地成长为一个讲述以一百零八好汉为代表的江湖故事?本书以《水浒传》小说文本为基础,以各种史料为佐证,条分缕析地追溯了水浒故事的发生、发展和《水浒传》小说的写定过程,尤其是揭示了钟相、杨幺洞庭湖起义和《水浒传》的隐秘联系,令人耳目一新。 书后所附《疑〈水浒传〉与摩尼教信仰有关》一文,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往往和民间宗教存在复杂联系这一基本事实。
##关于水浒成书过程来源的研究。从梁山好汉定场诗的有无前后推断现版本前十三回为后补,又从智取生辰纲忽而七星忽而八人的矛盾,推断公孙胜系后补,与嘉靖年间崇道的背景有关,都颇具手眼。对于水浒厌女嗜杀等问题,作者从摩尼教禁婚姻、视杀人为解脱等加以解释,可备参考。但不如孙述宇的解释有力。
评分##《水浒》成书源头复杂,作者考证细密,言之凿凿,如梁山泊原型为钟相杨幺之洞庭湖,抗金事附会于征辽事,宋江晁盖原型有钟相杨幺及摩尼教背景,等等。可以解读《水浒》时的很多疑问。不可错过。
评分##基本观点就是水浒故事来源于洞庭湖起义,颇多臆测之词。不过看作者分析小说如何综合利用嫁接各种材料,从小说创作角度来讲倒是倍感熟悉。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