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莊士敦(Reginald Flemjng Johnston 1874-1938),英國人,溥儀的英文老師。在中國生活三十餘年,深諳中國曆史文化和風俗人情,與當時的風雲人物接觸頻繁,並參與瞭中國宮廷的政治鬥爭。
譯者:富強,滿族,畢業於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曾任大學教師、自由撰稿人、編輯等。有多篇論文、小說發錶,多部著作、譯著問世。
《紫禁城的黃昏》描述瞭從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歲月裏,莊士敦在其人生頂峰時期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其時,中國媒體針對莊士敦本人和溥儀有諸多的責難,而莊士敦所關心的,顯然隻是他對那些年裏所發生事件的記述,可以對那些責難作齣一勞永逸的反駁。為瞭迴應對他和皇上的批評,莊士敦描繪瞭在紫禁城那個奇異、封閉的世界裏獨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圖景。莊士敦諳熟中國曆史與文化,於是,那個幾近為人遺忘時代的豐富的曆史細節,雪泥鴻爪般躍然於莊氏之筆端。加之,他與溥儀的密切關係,以及與那個時代許多大人物私人關係之熟稔,使得莊士敦得以對他們盡情褒貶點評。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宣告終結;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率軍逼宮,溥儀被迫遷離紫禁城。曆史的組織形式從來不單憑某個時間點的質變、某個冰冷決絕的斷裂。在這間隔的13年間,落幕的清王朝遠未終結,它糾纏著易代生民的鮮活日常嚮前鋪展,並時時由變幻風雲的縫隙...
評分 評分##莊原書我可以打四星,立場先行沒什麼好說的,但這位名為富強的譯者在注釋裏長篇大論給自己加戲,時而跳齣“讀者閱讀時要注意這一點”、“莊是在為溥儀和日本帝國主義辯護”一類的戲碼⋯第一次讓我有摔書衝動。也算譯界警鍾瞭。
評分 評分##20200806,譯者總是跳齣來反駁莊這點讓人頗為反感,無論采用注釋還是大段引據的方法。莊士敦和溥儀都是凡人,不過是處在瞭風口浪尖,很多主觀自私、偏狹甚至錯誤的見解、觀念和行動都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再者也應該尊重讀者的判斷力,犯不上動輒拿人民大眾、曆史洪流來碾壓和引導。看完《末代皇帝》後很好奇曆史上的真相,但看完此書覺得一團亂麻、莫衷一是或許纔是曆史的本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