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從文(1902-1988),著名文學傢、古代服飾文化史研究專傢。他的一生極富傳奇,16歲投身行伍,22歲開始文學創作,撰寫《長河》、《邊城》等名篇。1949年後,轉行成為博物館研究員,投入古代服飾史研究,長期在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工作,代錶著作為《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龍鳳藝術》。
瀋從文先生一生,因時代而分為兩截,前半生寫作,後半生治學。關於其在易代之際的角色轉型,“晚年口述”提供瞭許多珍貴的一手材料。本書由瀋先生晚年的重要助手王亞蓉編著,分為晚年口述、後學追憶、工作信函三部分。本次增訂另補入兩篇極有分量的最新迴憶文章,由瀋先生助手王亞蓉、李之檀和齣版傢陳萬雄追述《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的撰寫與齣版過程。此外,本書另附有瀋先生晚年講座錄音五段,供讀者追索先生音容。
##我仍固執的以為,先生隻適閤寫小說。這本書書淡然中掩飾不住的卑微惶恐,無言。
評分##相由心生,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看瀋從文十八九歲的時候的照片,竪起的短發,警覺的眼神,一副緊張的正經樣----大概該每個少年都曾經用這樣的對抗姿態對待過自己尚不熟悉的外部世界。彼時他是軍隊裏小秘書般的角色,不愛說話,多數時間裏是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練字,一個人爬到山...
評分 評分##“其實我除瞭幻想以外任何條件都沒有。”八十年代瀋老的講話和對談,沒什麼邏輯,也有點兒亂。主要乾貨在與金介甫的談話中,與王亞蓉對話有“她(丁玲)可以說亂得很,長得又不好……跟蕭乾也有來往,蕭乾不理,主要是讓人給她捧場……”這段眼熟哈哈哈
評分在火車上讀完,口述與文字不同,跳躍,零碎的地方多。後半部分對瞭解瀋從文後半生很有幫助。我想起侯孝賢讀《從文自傳》,曾經萌生拍成電影的想法,如果兩個形象思維漸長,並非學院式文人的人相遇,不知會擦齣什麼樣的火花。
評分 評分 評分##難怪講課不討喜 想哪是哪 應該沒太多刪減 一些有趣的細節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