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卡洛·金兹伯格最新的四篇文章,其内容体现出他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文明与野蛮》一文,重现了16世纪两位西班牙思想家关于美洲原住民是否具有人性的辩论,并突出了从希罗多德到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思想家的著作流传到15世纪时产生影响,并被诠释出多种意义的情况。在《野兽之魂》一文中,金兹伯格追溯了关于动物理性及其想象能力之限度的争论谱系。这番谱系从普鲁塔克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争论开始,直到16世纪思想家彼特罗·彭波那齐和吉罗拉莫·罗拉里奥之间的争论。他通过遵循蒙田的思路抛出问题:我们眼中的野兽,真的如所见般存在吗?在《卡尔维诺、曼佐尼和灰色地带》中,金兹伯格简洁地描述了大屠杀幸存者普里莫·莱维同两位意大利人之间的精神对话,这两位意大利人——莱维的同代人伊塔洛·卡尔维诺和19世纪小说家兼哲学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深深影响了莱维对“塞着例外情况却未被掏过的口袋”的摸索。最后,在《图式与偏见》中,他探讨历史学家是否可以穿过包括他们自己偏见在内的重重偏见,了然透视过去,抑或将相对主义视为唯一的出路。
【相关赞誉】
金兹伯格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他不仅是一位富有想象力和高产的历史学家,还在历史方法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创新。
——巴尔赞奖(Balzan Prize)颁奖词
##[历史]资源既不像实证主义者所相信的那样如同敞开的窗户,也不像怀疑论者所认为的那样如同阻碍视线的栅栏:如果一定要作比,我们可以将它们比作哈哈镜。对每种特定资源的特定失真的分析已经暗示出构建性因素。但正如我试图证明的,构建……与证明并非不相容;没有欲望的投射就没有研究,而欲望的投射与现实原则所引发的反驳可以相容,知识(甚至历史性知识)是可能的。
评分##与微观史的金茨堡稍有不同,这次是思想史的金茨堡,而且是一个显着文笔天马行空的金茨堡。 对前人思想的挪用留下的痕迹更像是延异,是多线程下的复杂复杂系统。从诡辩论到决疑法再到相对主义,金茨堡一直想充当其中的一个调和者,无论是批评海登怀特,还是也承认历史本身的不可抵达,进入过去小人物的情感世界,我们也可以看到金茨堡本身在这里的复杂。 实在是太懒了,到现在还没读《线索与痕迹》。
评分 评分##作者对史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中的价值判断进行了反思。历史的研究向来不是对既有史料的抄写复诵,其中必然会掺杂了研究者自己的主观判断。为此,作者提出了史学研究中的“双盲实验”,鼓励历史研究者们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的修正,反思固有的偏见,尽力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评分 评分##原书质量极高。但是翻译堪称扭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