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居於大地之上

棲居於大地之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布魯諾·拉圖爾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言 i
第一章 改變世界 1
第二章 現代性的終結 11
第三章 蓋婭的正式宣告 21
第四章 著陸何處? 30
第五章 新生態階級 39
第六章 發明集體裝置 48
第七章 宗教的真理 58
第八章 完成的科學 67
第九章 實存模式 78
第十章 政治圈子 88
第十一章 美哉,哲學! 99
第十二章 緻李洛 110
緻 謝 113
譯後記 114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與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爾的最後一次對談。生態哲學的啓濛之作,凝練拉圖爾一生思想結晶,迴顧其五十餘年漫漫哲學路。

☆ 內容簡介

我們的世界發生瞭什麼變化?科學傢的話是否代錶瞭權威?哲學究竟是什麼?麵對生態威脅,我們應該怎麼辦?

本書記錄瞭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爾生前的最後一次訪談。通過與記者尼古拉·張的對談,拉圖爾迴顧和反思瞭其長達50年的思想曆程。在書中,拉圖爾從改變世界談到現代性的終結,從“蓋婭入侵”談到“著陸何處”,從何為哲學談到給未來一代的寄語,他對“棲居於大地之上”的呼籲亦始終貫穿其中。這部生態哲學的啓濛之作,將拉圖爾精彩紛呈的哲學生涯串聯成綫,帶領我們認識拉圖爾,同時走進生態哲學,開啓生態哲學的全新可能。

☆ 本書亮點

1.記錄哲學大師拉圖爾生前的最後一次對談,一書飽覽拉圖爾的哲學生涯。

本書是法國哲學大師拉圖爾生前最後一次與記者對話的訪談錄,在這次重要的對話中,拉圖爾對自己一生的思想結晶進行瞭總結,迴顧瞭他五十餘年的漫漫哲學之路。

2.生態哲學的啓濛之作,開啓生態哲學的全新可能。

書中,拉圖爾談及氣候的變化、新生態階級等諸多生態哲學領域的重要話題,具有啓發性,帶領讀者認識生態哲學,啓發讀者進一步拓展生態哲學的可能性。

3.還原偉大靈魂的精彩對話,迴到思想碰撞的第一現場。

本書采用一問一答的對談形式,保留瞭口頭交流的語言特點,讀者可通過文字,迴到采訪的第一現場,身臨其境地感受大師拉圖爾與知名記者尼古拉·張思想碰撞的火花。

4.視野開闊,深入淺齣,初識拉圖爾的讀者也可輕鬆閱讀。

拉圖爾關注的問題廣泛涉及生態學、社會學、人類學、科學、哲學等多個領域,視野開闊,同時,其對話幽默風趣,言辭如同錶演的藝術,深入淺齣,讓初識拉圖爾的讀者也可享受輕鬆愉悅的閱讀體驗。

5.著名記者與專業譯者撰文,理清拉圖爾思想脈絡。

本書收錄瞭著名記者尼古拉·張的序言以及哲學教授藍江的譯後記,它們是采訪者及譯者為讀者精心撰寫的導讀,能夠幫助讀者理清拉圖爾的思想脈絡,介紹拉圖爾一生的思想成果,帶領讀者認識這位當代法國著名的哲學大師。

6.隨書附贈思維導圖,26個關鍵詞串聯拉圖爾的思想結晶,與大師一同思考如何棲居於大地之上。隨書附送的思維導圖,幫助讀者提煉全書精華,帶領讀者進行延伸思考,拓展思維,輕鬆享受思考的樂趣。

☆ 精彩書評

自十七世紀開始,世界被認為是由斷裂的兩種層次組成,一邊是客觀真實的、為科學所知的世界;另一邊由人們的主觀性構成,是人們對世界的想象、感受或印象。後者主觀且有趣,但不是世界的構成。這種“分岔的世界”被拉圖視為“現代化世界”的定義。

如今人們因為生態問題(氣候、病毒、細菌……)而迷失方嚮,無法對災難性的情況做齣快速的反應,布魯諾·拉圖爾認為這是因為人們誤以為自己仍處於過去的世界——一個沒有能動性、可被計算控製的物理世界,一個可占有的科學世界,一個由生産係統提供的豐富而舒適的世界。事實上,我們正在離開這個科學所認識的物體世界,進入一個令人驚訝的“活生生”的世界。

以COVID-19為例,拉圖爾指齣當人們聲稱偉大的經濟運動將繼續發展時,巨大的發展和進步的機器突然在幾周內停止。他重申並更加確定“現代化”是一個毀滅的陣綫,如果我們使世界現代化,它就會變得不適閤人類居住,因為現代化與人類作為生態主體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拉圖爾將“我們(與過去)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認知,以及奠基於此認知之上的研究,與十七世紀初伽利略的科學曆史時刻並置,認為第一次科學革命和現代世界的轉變是同樣巨大的工作,且同樣可以改變世界。

——颱版Habiter la Terre推薦語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這份對談算是布魯諾·拉圖爾對自己思想的一次係統性總結和詮釋,我沒有讀過拉圖爾的作品(雖然書架上確實擺著兩本),故此很難有什麼深刻的見解,但意外感到他的理論體係可以為我工作的底層邏輯提供一些思路。或許當作導讀來看很不錯,以後再讀他的作品也可以有更準確的理解。不得不說,作為哲學傢,拉圖爾說話還真是難得的清晰易懂,大概這就是通纔的可貴之處?

評分

##特彆喜歡的傢屬贈書^_^ 能看齣拉圖爾晚期從擬客體哲學到生態轉嚮的蹤跡。除卻老生常談的物議會、在多元實存模式下作為對介詞之尊重的哲學以及科學的社會建構論(STS/反對去主體化、去網絡化的科學霸權),頗具潛能的新創製體現在:強理性化的生態階級之於傳統資産階級的對抗,地緣社會作為新的政治實體,鼠標的雙擊作為中介消失的隱喻,以及多元生物之間彼此依賴的hétéronomie。不過拉圖爾遺留的問題在於如何使物發聲,換言之究竟誰能夠以人的身份“代錶”物又能真正為物爭取權益。至少在訪談的有限篇幅中,人-物之間同樣麵臨著中介的消失。

評分

評分

評分

##大學問·哲思係列新品!與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爾的最後一次對談。生態哲學的啓濛之作,凝練拉圖爾一生思想結晶,迴顧其五十餘年漫漫哲學路。

評分

評分

##好看

評分

##宜居性。著陸而非“起飛”。戲劇方法。口是心非的現代主義者。環境不是給定的,而是機體根據需要不斷創造的。實驗室是生産客觀性的場所。社會學研究的不是社會,而是關聯。網絡與集閤。沒有“背叛”就無法理解、傳播。生態階級與資産階級的對立。在範疇錯誤中發現綫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