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全球視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安德魯·N.布坎南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 錄
中文版序言 1
緻 謝 1
原版書序言 1
第一章 世界舊秩序的危機 7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安排 9
美國的崛起 12
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 14
俄國革命 18
日本、中國和亞洲不斷加深的衝突 20
第二章 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軔 23
美國新政 25
日本大蕭條與軍國主義 26
納粹德國的崛起 29
走嚮“軸心”聯盟 34
蘇聯對集體安全的追尋 36
法國人民陣綫聯盟與西班牙內戰 38
德奧閤並、綏靖主義與軍備重整 41
亞洲走嚮戰爭之路 43
歐洲走嚮戰爭之路 46
第三章 1940年:軸心國的勝利與新的戰略抉擇 51
芬蘭鼕季戰爭 52
德國在波蘭的“生存空間” 53
德國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控製 56
英法計劃和“帝國動員” 57
1940年夏:法國淪陷 60
不列顛空戰 63
新的戰略抉擇 65
《三國同盟條約》 69
柏林轉嚮東方 70
東京轉嚮南方 72
羅馬的“平行戰爭” 74
第四章 1941—1942年:軸心狂潮 79
意大利將德國拖下地中海 79
中東的戰爭與民族主義 82
巴巴羅薩行動 85
大屠殺 88
巴巴羅薩行動與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 91
珍珠港事件與世界大戰 94
日本的離心攻勢 97
阿卡迪亞會議 101
第五章 1942—1943年:大戰轉摺點 105
一場世界大戰 105
海道、航綫和全球互通網絡 106
空中高速公路 111
軍事轉摺點:太平洋戰役 113
中國戰場的僵局 116
軍事轉摺點:蘇德戰場 118
軍事轉摺點:地中海戰場 123
第六章 戰時經濟 129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的戰時規劃 130
美英的戰爭與商業 132
軸心國的戰爭規劃 134
中國:戰時生産與資本主義的現代性 138
生産之戰 139
勞工動員 144
技術之戰 152
第七章 1943年:全麵戰爭與戰後世界的新輪廓 159
盟軍聯閤轟炸攻勢 160
德國東綫的危機 163
太平洋戰略選擇和東南亞民族解放戰爭 166
英屬印度的轉型 170
中國與開羅會議 172
意大利的戰爭、民眾起義和盟國政治 175
南斯拉夫切特尼剋和遊擊隊 179
德黑蘭會議 181
第八章 1944年:盟國走嚮勝利 185
世界大戰與拉丁美洲 185
中立國 190
盟軍前進:紅軍摧枯拉朽 193
盟軍前進:意大利和法國 197
戴高樂將軍與法國的光復 202
意大利和希臘的戰爭與政治 206
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進軍和日本在中國的一號作戰 210
第九章 1945年:戰爭結束瞭,鬥爭仍在繼續 217
一個世界經濟新秩序 217
雅爾塔會議 221
歐洲戰事的結束 223
的裏雅斯特危機和波茨坦會議 227
盟軍戰略轟炸與太平洋戰爭 229
亞洲的地緣政治和原子彈轟炸日本 231
亞洲戰事止而不休 235
第十章 從戰爭到戰後,1945—1953年 239
人口損失 239
盟國因何而勝 242
美國的有限勝利 244
華盛頓組織其霸權 246
帝國在東南亞的終結 250
印度獨立和非洲的反殖主義 254
中東民族主義、石油和帝國主義 256
歐洲的分裂 259
亞洲的軍事占領、戰爭和革命 263
一個短暫而有限的美國世紀 267
尾 聲 269
注釋、參考書目與拓展閱讀 272
索 引 286
譯後記 322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瞭動態的、全球性的學術描述,嘗試重構傳統視角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區域與時間框架,真正破除“歐美中心論”,將區域視角放大至全球,重點包括在過往“二戰”史中時常缺位的亞洲、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戰爭進程及其互相交織的政治與經濟活動等,同時將傳統認知中的“二戰”時間框架擴展至1931—1953 年,將“二戰””歐洲戰場爆發前具有全球意義的區域衝突囊括在內,並將1945 年後亞洲戰場的局部衝突納入“二戰”敘事框架,對世界格局進行瞭更加係統的學術論述,對美國霸權作瞭較為深刻的透視,並指明由美國主導的“二戰”史敘事存在較大的缺陷,1945 年後層齣不窮的地區衝突就證明瞭美國推動建立的以其為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失敗。

用戶評價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評分

觀點和視角其實不算太新,篇章非常簡潔,或許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教材使用。 全球史視角下的二戰需要一分為二去看。二戰作為一種曆史記憶或者曆史敘事需要破除美國中心觀或歐美中心觀,二戰史需要有時空上的擴展。但另一方麵,二戰作為一個有邏輯支點的曆史事件,它是存在中心的,因為實際上隻有美國有能力和意願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甚至軸心國作為戰爭發起者,其戰爭設計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