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李庄:一张中国大书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发现李庄”系列之第二卷,侧重讲述了发生在李庄的学人往事,对胡适、李济、傅斯年、梁思成等学者做了细致入微的描摹,让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书中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和家庭生活,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连起来,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
[编辑推荐]
李庄,位于宜宾下游、长江南岸的一座小小古镇,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这座古镇是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四大文化中心”。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信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即可使命必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营造学社、同济大学、中博院等文化机构将李庄作为安身之地,李庄的乡绅乡民以博大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接纳了自己的同胞,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和知识的火种终得以保存。文化不灭,中国不亡,那时的李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几十年过去,李庄的故事已渐渐掩埋于历史的烟尘下。2004年,一部《发现李庄》让李庄重回大众视野。一时间,李庄成为旅游热点。如今,李庄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4月26日,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同时开馆……
《发现李庄》的成功并没有让作者岱峻停下手中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岱峻坚持田野调查,采访先生们的后人及当地人,采集了大量口述史资料,同时,他博览文献,持续追踪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多方引证。最新完成的三卷本《发现李庄》比2004版《发现李庄》增加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在结构编排上,也与老版完全不同,更具完整性和科学性。总之,新版三卷本《发现李庄》与其说是修订,不如说是“历经数年的重新写作”。
作者把学术思想和俗世生活用文献和史料勾画出来,毫无违和 ,很是绝妙。书里有大料的口述历史资料和私人的诗文、日记、书信,将小镇李庄折射出的中国文化完完整整展现出来。
评分 评分##《发现李庄:一张中国大书桌》多年走访李庄搜集口述资料,历史感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又不乏人文温情。有些照片是作者亲自拍的有些来源网络上,更有当事人亲朋提供的资料,书中统一采用黑白色,不禁心头发酸。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作者把学术思想和俗世生活用文献和史料勾画出来,毫无违和 ,很是绝妙。书里有大料的口述历史资料和私人的诗文、日记、书信,将小镇李庄折射出的中国文化完完整整展现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