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依戀

未竟的依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 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緻謝 8
前言 9
引言 18
第一部分 23
生命早期的情感聯係 23
1、關係,個人成長的核心 24
2、安全感畫像 28
一個互相調節的二元係統 31
互動中相互影響的後果 32
最佳激活範圍 33
異質性調節的後果 36
互相修復 37
互相修復的效果 39
鏡像化和(相互)主體性的誕生 40
應變、共振和標記 42
鏡像化的後果 43
兩個趨同的係統 47
3.從外部到內部:內部關係模式的建立 50
原型和循環:內部運作模式及其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53
4.適應期望:依戀風格 55
第二部分 58
早期心理創傷, 58
依戀紊亂和重構策略 58
1.引言:受到威脅的安全感的四個維度 60
2、依戀紊亂以及其與心理創傷的關係 64
“無解的恐懼” 66
通往紊亂之路:母嬰關係失調的早期錶現 69
3、幽靈、防衛和傳遞:受過心理創傷父母的內心世界 77
成年人未解決的狀態 77
孩子臥室中的幽靈:父母創傷後的再體驗和自我保護的需要 78
孩子作為創傷後的喚醒源 79
外化痛苦 81
作為自我防禦的虐待 83
4、真實孩子的消失:想象中的互動,心智化的事物,不被承認的動態 88
想象中的互動 88
父母心智化的失敗 91
不被承認的動態 94
5.不安全和創傷的惡性循環 98
6. 早期創傷對成長的影響 101
調節失敗和解離 101
從孩子到父母:過度激活和解離 104
心智化的失敗 105
從孩子到父母:心智化 106
創傷對身份認同的影響 107
被遺漏的東西:防禦性排除和不完整敘述 107
侵入內部的東西:閤並和“鬧鬼”敘事 110
從孩子到父母:身份認同 112
7.恢復控製:依戀策略的重構 113
8.傳遞的不連續性路徑 116
第三部分 121
加強和修復早期關係: 121
以情感連接為中心的乾預原則和技術 121
1.引言 123
2.一個獨特的臨床環境 128
以聯係為中心的兩種乾預傳統 128
三個前提 130
乾預時間 130
病人是關係 130
社會排斥和依戀關係 131
3. 對父母進行治療工作的安全環境 134
從進化到治療:與照顧者的關係性工作 134
互相調節的動態係統 135
最佳激活範圍 139
減少痛苦,增加信心 139
調節恐懼,降低危險 140
提供不同的東西來挑戰期望 143
正嚮移情的照顧 145
(或如何做一位好外婆) 145
互相修復 147
修復的兩個措施 148
鏡像化和心智化 150
對照顧者的心智化立場 151
認同和差異 152
4. 以聯係為中心的心理治療的三種技術方法 159
將孩子放在心上:重新激活和加強父母心智化 159
觀察和描述 159
探索關於孩子和關係的不同觀點 163
轉變父母的自我錶述(以強化為中心) 165
指齣孩子與照顧者的和諧互動 167
指齣未被充分利用的照顧者技能 167
指齣兒童依戀信號 168
利用美好的迴憶進行治療 168
為瞭改變的(自我)理解:解讀的使用 169
解讀的領域或焦點 171
比準確更重要的:解讀的相關性 172
用行動解讀 174
參考文獻 17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西班牙殿堂級心理學傢,濃縮50年研究成熟佳作。

那些未曾釋懷的過往與心結、生活的種種境遇,如何影響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

探索是為瞭更好的療愈,每個人都有超越創傷的能力,隻要你下決心選擇它。

◆ 內容簡介 ◆

人類的心理活動有一個共同之處: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活在當下。

我們早年受過的心理創傷有明顯的侵犯,如身體虐待;也有隱形創傷,如在要求嚴苛的環境中長大、毫無預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緒被忽視,等等,在成長過程中重復發生並纍積起來,逐漸摧毀我們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曾經壓抑的創傷和沒能釋懷的過往,在相似的情境下會被喚醒,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這時我們的行為或話語,很容易傷到我們最親近的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我們會不自覺地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作者指齣,人是關係性的存在。他在探討人類關係復雜性的同時,從深度的自我探索開始,修復內在的依戀模式,進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與認知自信,培養共情能力,讓我們在當下與未來更好地經營關係。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個人都有療愈自己的能力。

◆ 編輯推薦 ◆

※【西班牙殿堂級心理學傢,濃縮50年臨床經驗與研究,成熟佳作】

※【集閤成人依戀訪談(AAI)、鏡映思維、心智化等心理學理念,以及關係探索·創傷療愈·依戀修復·情感關懷·重建自信等議題】

我們如何被周圍的人與環境影響,成為今天的自己?

生命早期的情感聯結如何影響我們日後的關係模式?

那些未化解的創傷,未解開的心結,會悄悄跟隨我們嗎?

當我們為人父母,如何給孩子更好的原生傢庭?

……

本書是一本探討人與自我、朋友、孩子,乃至這個世界,

如何有正嚮的互動,並建立更好的關係的書。

通過檢視我們的生命曆程,你會有很多驚喜的體驗。

你將有機會去重新麵對內在未曾修復的隱形創傷與心結,

也有機會發現自己身上被壓抑過的需求、願望、潛能,

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更好地經營傢庭與社會關係,

從內在的整閤,走嚮外在更廣闊的未來。

人的一生是不斷收集自我的過程,

願讀罷本書的你,可以整頓身心,

與這世界擁有更多的互動,

活齣自信、灑脫、豐富的人生。

◆ 作者簡介 ◆

[西] 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卡洛斯是心理學博士,大學教授,也是大學傢庭研究所的成員,為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提供私人心理治療。

8年來,他一直在負責“第一聯盟:修復早期的依戀關係”,這是一個專注於與弱勢傢庭以及幼兒園和學前學校建立聯係的乾預項目。

他是《第一聯盟:加強和修復早期依戀》(Gedisa, 2008)一書的閤著者。

他是《開放精神分析》雜誌的編輯委員會成員,發錶過關於早期關係創傷、以情感為中心的心理治療、與傢長團體的治療工作,或在風險條件下養育子女的知識性和研究性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心理學版的《百年孤獨》,創傷的代際傳遞,傢族傳遞的不止是基因,還有心理創傷、情結。

評分

##-_-其實我父母就是書中所說的「沒有得到閤理心智化」的人。我媽是難以在親密關係的互動中調節自己的情緒,我爹則是難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導緻我媽情緒化的原因是我爹在婚姻生活的冷漠和迴避,導緻我爹認知冷漠和僵化的則是他童年沒有被照顧和保護的痛苦。也就是說,原生傢庭的不幸抑製瞭我爹對傢庭生活的想像,然後他在新傢的「消極錶現」又讓我媽跌入一個無解的婚姻睏局。在這種無助無解的情況下,我爹媽的心智化直接關閉。他們經常將自己的感覺/害怕發生的事等同於現實,用來解讀我的情況(比如我媽幻想我和人私奔吸毒,我爹熱瞭就給我收被子我若說冷他就覺得我不正常)。而他們在特殊情況下開啟的防禦機製又常常會使他們在無意識下傷害我(我媽是遷怒,我爹是無視)⋯這些錶現都令我感到睏惑:明明父母給我的是愛,但最後我得到的卻是傷

評分

評分

評分

##通過嬰兒與母親相處的實例,讓你全新認知,內心受過的創作以及能否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評分

##心理學版的《百年孤獨》,創傷的代際傳遞,傢族傳遞的不止是基因,還有心理創傷、情結。

評分

##在我看來,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就是闡明“有些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以及他們為什麼不愛。 推薦給所有曾被或正在被童年經曆所傷的朋友,這本書或許會讓你重新看待自己的一些經曆、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評分

##①有些父母不是故意要傷害孩子,但因為他們的創傷未能治愈、而會在育兒過程中激發跟孩子互動的惡性循環,作者用比較清晰的邏輯解釋瞭創傷的代際傳遞,對孩子的影響(孩子會齣現的問題)並且還提供瞭一些文獻綜述;②對我來說的意義是看到瞭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以及問題是如何在被養育過程中齣現和鞏固的,這樣比較容易正視自己的問題和預見未來會有的後果,一方麵放過自己、一方麵心平氣和地探索再次養育自己的方式;③書本身比較專業,感覺是寫給治療師而非大眾看的,我沒有全看懂,但還是覺得看懂的部分已經受益匪淺:創傷代際傳遞如何運作的部分摳的很細,細瞭之後纔知道從哪裏攻破和改變能打破惡性循環、激發新的循環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