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德国最具原创性、批判性的思想家、作家——
克拉考尔的“天鹅之歌”,毕生思索人类命运凝集成的历史哲学
以拨云见日的笔触、启示录式的精神,召唤历史学家的“前厅”思维和智慧
~~~~~~~~~~~~~~~~~~~~~~~~~~~~~~~~~~~~~~~~~~~~~~~~~~~~~~~~~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是克拉考尔晚年关于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比如“自己的未来是有关过去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历史本身(或者说历史现实)与历史学(历史叙事/阐释)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历史理论,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历史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地位,第三章是对历史“当前趣味理论”进行批判。第四章重点强调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并讨论历史学家在何种程度克服其主观方法。第五章讨论一般历史与特殊历史之间的疑难。第六章探讨时序时间与赋形(shaped)时间的疑难。第七章处理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讨论历史与哲学的关联,强调历史学的居间特性,哲学关心终极事物,历史学家忙碌于终极事物之前的那些事。作者更多地将历史视为“现实领域”,关注历史学家作品的艺术与科学特征,给读者提供了对于“历史”的不同见解。
##半解,没读完
评分##碍于作者未能完整写完全书,他对历史的总的观点于阴暗晦涩之中显得模糊,只能让人看到吉光片羽,但却依旧从中感受到其对前现代、现代的批判与未来的展望——基于此才能发现他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哪怕这种把握是一种颠覆或者反叛式:对象包括我们所熟悉的进步史观、披着科学外衣的历史神学等。阅读此书无疑带来一种思想上的大爆炸,对以往坚信的理念进行一次审视,即在虚无主义前的最终之事。
评分##很惊喜,一名电影理论家能对历史哲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几乎各种相关著作都提到了。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布克哈特与赫伊津哈,反历史主义和普遍史,主张“共存”,强调历史的非同质性而很多看法与后来的叙事主义亦有共通之处(作者66年逝世之前就注意到了怀特的《历史的重负》),非均质和多重时间的提法与科泽勒克也有类似,“前厅”思维有点接近于安克斯密特的“崇高经验”。将历史学与摄影、电影理论进行类比在今天都很有启发性。没有写完实在是可惜,这样的理论家可以发掘一下。
评分##团体就由削减过的个体所组成,其中混合了各类碎片化的人格,这些人格碎片是由团体意欲实现的理念所挑选或创造出的。因此,这就如一枚磁铁把散落在大量材料中的铁碎屑吸附在一起。鉴于此,团体行为要比个体行为更为死板,也更好计算。
评分##很惊喜,一名电影理论家能对历史哲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几乎各种相关著作都提到了。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布克哈特与赫伊津哈,反历史主义和普遍史,主张“共存”,强调历史的非同质性而很多看法与后来的叙事主义亦有共通之处(作者66年逝世之前就注意到了怀特的《历史的重负》),非均质和多重时间的提法与科泽勒克也有类似,“前厅”思维有点接近于安克斯密特的“崇高经验”。将历史学与摄影、电影理论进行类比在今天都很有启发性。没有写完实在是可惜,这样的理论家可以发掘一下。
评分##克罗齐零分,布克哈特满分?其实讲普鲁斯特的地方很值得挣扎一下。前厅的部分没明白。
评分##克罗齐零分,布克哈特满分?其实讲普鲁斯特的地方很值得挣扎一下。前厅的部分没明白。
评分##莫里斯·曼德尔鲍姆提请注意一个“相当奇怪的事实”——“有些人曾经关心史学方法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却很少探讨‘特殊历史’(比如哲学史,或艺术史,或技术史,或法律史)的研究方法与所谓的史学实践典型案例之间有什么关系。”当我们把历史粗略视为知识分支时,这些典型案例是最容易记起的一种陈述;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人物史或时代史。总之,这种叙事方式自成一类,据曼德尔鲍姆的定义。被称为“一般历史”或“通史”(“普通”一词最初用于政治历史,后者在鼎盛时期受到特别的重视)。无论今天是否取得了极大发展,一般历史都是现代史学的主要类别。一般历史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于普遍性:其覆盖领域广,本质上不同于特殊历史。特殊历史学家关注同一领域内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是相对同质化的现象——而通史学家则关心几乎所有事件。方法论差异
评分一些方法论,挺有意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