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洋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中国经济增长回顾
姚洋
1. 伟大的成就/ 003
2. 增长驱动力/ 005
3. 结构变化/ 015
4. 展望/ 021
第二章增长收敛与发展前景
王勋
引言/ 026
2. 开放对增长收敛的重要意义/ 027
3. 理论背景与相关实证研究/ 035
4. 数据和分析框架/ 038
5.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2015—2050/ 040
6. 结论与政策含义/ 051
第三章老龄化与社会政策
白晨 雷晓燕
背景: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化/ 066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征/ 068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挑战/ 074
4. 政策应对与建议/ 078
第四章绿色经济转型
姜克隽 田欣 徐晋涛
1. 引言/ 086
2. 从环境角度描述中国的增长模式/ 091
3. 绿色经济转型/ 093
4. 结论和建议/ 096
第五章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黄益平
1. 引言/ 102
2. 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独特模式/ 105
3. 金融抑制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109
4. 原来的方法不再奏效/ 111
5.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114
第六章公共财政改革
林双林
1. 引言/ 120
2. 改进税收体系/ 121
3. 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125
4. 改革养老保险体系/ 127
5. 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130
6. 控制地方政府债务/ 133
7. 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136
8. 总结/ 138
第七章居民消费
王敏 俞秀梅
1. 过去40年的居民消费/ 144
2. 我国不同人群的消费特征/ 146
3. 中国2049年消费预测/ 153
4. 结论及政策启示/ 161
第八章产权改革
李力行
1. 引言/ 166
2. 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历史/ 169
3. 近期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173
4. 新的挑战:2019—2049/ 176
5. 竞争中性: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原则/ 178
6. 政策建议/ 179
第九章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
褚高斯 周广肃
1. 引言/ 186
2. 2049年人工智能实际替代概率计算/ 189
3. 未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到2049年)/ 197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204
第十章创新能力
郑世林 庄芹芹 汪勇
1. 引言/ 210
2. 中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 211
3. 中国与创新型 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215
4. 中国2049年主要创新指标预测/ 220
5. 中国提升创新能力面临的挑战/ 223
6. 总结和相应政策建议/ 226
第十一章政府角色与产业政策
王勇
1. 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 232
2. 如何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239
3. 中美关于产业政策的分歧/ 240
4. 未来30年,我国应当如何调整产业政策/ 243
5. 结论/ 246
第十二章对外开放
余淼杰 钟腾龙
1. 引言/ 250
2. 广度开放阶段(1978—2000)/ 251
3. 深度开放阶段(2001—2016)/ 255
4. 全面开放阶段(2017年至今)/ 262
5. 促进高水平全面开放的政策建议/ 264
第十三章经济外交
査道炯 董汀
1. 讨论框架的界定/ 269
2. 中国经济外交的“两位一体”/ 270
3. 未来议程/ 276
第十四章 技术竞争
彼得·佩特里(Peter Petri)
1. 创新时代的中国/ 286
2. 不断追赶的中国/ 287
3. 开放式创新:理想的方式/ 297
4. 对竞争的管理和管制/ 301
5. 超出竞争之外的政策/ 306
第十五章中国在 金融体系中的角色
埃斯瓦尔·S. 普拉萨德(Eswar S. Prasad)
1. 引言/ 314
2. 资本账户开放/ 315
3. 人民币的 使用/ 318
4. 储备货币/ 319
5. 金融市场发展和改革/ 321
6. 成为“避风港”货币需要制度改革/ 323
7. 中国对 金融市场的影响/ 324
8. 结束语/ 326
第十六章中国在 经济组织中的角色
杜大伟(David Dollar)
1. 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世界贸易组织/ 330
2. 多边开发银行和“ ”倡议/ 334
3. 金融和 货币基金组织/ 341
4. 结论/ 345
第二章增长收敛与发展前景
王勋
引言/ 026
2. 开放对增长收敛的重要意义/ 027
3. 理论背景与相关实证研究/ 035
4. 数据和分析框架/ 038
5.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2015—2050/ 040
6. 结论与政策含义/ 051
第三章老龄化与社会政策
白晨 雷晓燕
背景: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化/ 066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征/ 068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挑战/ 074
4. 政策应对与建议/ 078
第四章绿色经济转型
姜克隽 田欣 徐晋涛
1. 引言/ 086
2. 从环境角度描述中国的增长模式/ 091
3. 绿色经济转型/ 093
4. 结论和建议/ 096
第五章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黄益平
1. 引言/ 102
2. 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独特模式/ 105
3. 金融抑制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109
4. 原来的方法不再奏效/ 111
5.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114
第六章公共财政改革
林双林
1. 引言/ 120
2. 改进税收体系/ 121
3. 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125
4. 改革养老保险体系/ 127
5. 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130
6. 控制地方政府债务/ 133
7. 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136
8. 总结/ 138
第七章居民消费
王敏 俞秀梅
1. 过去40年的居民消费/ 144
2. 我国不同人群的消费特征/ 146
3. 中国2049年消费预测/ 153
4. 结论及政策启示/ 161
第八章产权改革
李力行
1. 引言/ 166
2. 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历史/ 169
3. 近期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173
4. 新的挑战:2019—2049/ 176
5. 竞争中性: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原则/ 178
6. 政策建议/ 179
第九章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
褚高斯 周广肃
1. 引言/ 186
2. 2049年人工智能实际替代概率计算/ 189
3. 未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到2049年)/ 197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204
第十章创新能力
郑世林 庄芹芹 汪勇
1. 引言/ 210
2. 中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 211
3. 中国与创新型 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215
4. 中国2049年主要创新指标预测/ 220
5. 中国提升创新能力面临的挑战/ 223
6. 总结和相应政策建议/ 226
第十一章政府角色与产业政策
王勇
1. 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 232
2. 如何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239
3. 中美关于产业政策的分歧/ 240
4. 未来30年,我国应当如何调整产业政策/ 243
5. 结论/ 246
第十二章对外开放
余淼杰 钟腾龙
1. 引言/ 250
2. 广度开放阶段(1978—2000)/ 251
3. 深度开放阶段(2001—2016)/ 255
4. 全面开放阶段(2017年至今)/ 262
5. 促进高水平全面开放的政策建议/ 264
第十三章经济外交
査道炯 董汀
1. 讨论框架的界定/ 269
2. 中国经济外交的“两位一体”/ 270
3. 未来议程/ 276
第十四章 技术竞争
彼得·佩特里(Peter Petri)
1. 创新时代的中国/ 286
2. 不断追赶的中国/ 287
3. 开放式创新:理想的方式/ 297
4. 对竞争的管理和管制/ 301
5. 超出竞争之外的政策/ 306
第十五章中国在 金融体系中的角色
埃斯瓦尔·S. 普拉萨德(Eswar S. Prasad)
1. 引言/ 314
2. 资本账户开放/ 315
3. 人民币的 使用/ 318
4. 储备货币/ 319
5. 金融市场发展和改革/ 321
6. 成为“避风港”货币需要制度改革/ 323
7. 中国对 金融市场的影响/ 324
8. 结束语/ 326
第十六章中国在 经济组织中的角色
杜大伟(David Dollar)
1. 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世界贸易组织/ 330
2. 多边开发银行和“ ”倡议/ 334
3. 金融和 货币基金组织/ 341
4. 结论/ 345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是由中美两家 智库——北京大学 发展研究院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联合编写而成。共同探讨了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跨越的困难和必须抓住的机遇。立足中国实际,秉持开放视野,才能 加深刻地理解当前的中国,以及把握趋势、做好应对。

内容推荐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未来30年,中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将会面临的挑战。分15个主题分别考察了中国经济的不同部门或不同方面可能将经历的转变。作者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什么因素促成了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中国经济在进一步崛起的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政府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政策与策略以保障中国平稳地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这15个主题包括:增长收敛,老龄化,绿色经济转型,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公共财政改革,居民消费,产权改革,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对外开放,经济外交, 技术竞争,以及中国在 金融体系、 经济组织中的角色与地位。

本书适合对中国未来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各级政府管理人员、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政策分析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写的比较笼统,方方面面都有提到,但是并没有比较深入的讨论和比较独到的见解,有点老生常谈,比较枯燥乏味是真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干货和前瞻性吧。

评分

##从中学习很多,受益良多啊!我希望这里的方式方法可以被政府认可并采纳,我国依然有了大国地位,那么经济发展也必然会有大国风格!

评分

##非常学术性的一本介绍中国经济的书,每一章都是一篇论文吧。从一些大的方面预测中国经济到2050年的发展,当然也有些对策。不过实在太学术,看了三分之一吧。

评分

##国发院这帮人是什么脑子?“人口红利的第二个贡献是低工资”,这叫贡献? 通篇都是集合,没有人字。 这本书的理论概括就是:论中国追赶发达国家GDP的研究。这么着急给百年献礼,莫不是早了些。

评分

##国发院与布鲁金斯协会项目之作,涵盖中国经济绝大部分宏观性问题,每篇均有本领域学者团队所著,秉持“导言-现状-问题-政策建议-小结”的一般性框架,重统计分析、具有一般数理、有较强的文献综述水平,但问题过于宏观、篇幅过于短小,很多讨论只是蜻蜓点水也多为老调重弹,且政策建议为一般性方向,没有具体实施步骤。总体而言无愧于两方学术水平,但也职能作为案头某一问题的指引书,而非深度理解分析框架的著作。

评分

有点枯燥乏味

评分

##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考核。中央企业将被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并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公益类国有企业的职能包括“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将对这类国有企业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并对其产品实施价格管制。 近年来的国企改革政策在解决国企的根本性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然而,国有企业仍然是具有多种职能、承担多种政府任务的社会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承担各种任务是有代价的,而且其中一些任务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有助于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划出界线、加强国有企业的自主权,但是却可能会加重委托—代理问题。正如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所指出的,在激励、监管和自主权之间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利润激励、多任务和强监管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

评分

有点枯燥乏味

评分

##非常学术性的一本介绍中国经济的书,每一章都是一篇论文吧。从一些大的方面预测中国经济到2050年的发展,当然也有些对策。不过实在太学术,看了三分之一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