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活得像升空的火箭,让我自己燃烧殆尽,使夜空获得瞬息光焰。”
-
三岛由纪夫十七岁至三十一岁间十三篇短篇上乘之作
贯穿三岛创作生涯始终
暴烈之死背后的优雅与激情
-
开篇《水中月》完稿时,三岛仅年满十七岁。全文由七篇书信组成,第一人称叙述铺陈开去的文体使双方对话紧密衔接、难以分割,细腻丰满的心理独白扣人心弦。《山羊头》通过描绘男人在战争前后与不同女人交往时能否看见山羊头的转变,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细微而急剧的变化。现实场景与寓意画面相结合,在故事出现重大转机时使其戛然而止,三岛出奇的表现力与对节奏的鲜明控制让人叹服。标题之作《拉迪盖之死》中,自三岛少年时期起就敬仰的天才作家拉迪盖,如其预言所说“三天之内,我将被神兵射杀”,在科克托的守护下撒手人寰,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岁的生命。从拉迪盖与科克托的相处入手,剖析他内心的动荡与不安,从侧面揭示了三岛自身的心理变迁。
全书篇目行文风格多样,故事类型各异。从中可以领略作者从少年期起挡不住的才情及成熟期时自我表达的老到,也可以体会其自始至终对于精神与肉体、现实与艺术的不懈探索。
##腰封上的话出自《三岛由纪夫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藏书阁打卡】又一本短篇集。现在处于三岛补完计划,这类时间跳脱的短篇合集需要做一个技法上的承变分析。《山羊头》让人想起吉伦哈尔主演的《死亡幻觉》,里面不断出现一个兔子头,不知道导演编剧是否读过三岛这篇小说。《水月》的风格与战后的作品存在很大差别。《箱根细工》一篇的边缘身份,在往后几篇作品中也有出现,但这篇则是老老实实的“人生故事”。《伟大的姐妹》和《施饿鬼船》两篇较刻意,作者想以结尾取胜,到了后期他反而放弃了在短篇中的这种“突然性”。 另外陈德文译本,书名《群魔的通过》。
评分 评分##3.5;早期短篇集,虽水准参差,但核心概念已然能隐约窥见,好几篇收尾得干净利落且透露出一种残忍的美感来。印象最深的是《星期天》,一对按照既定流程完美践行恋爱仪式的情侣,会在突降的反转结局中宣告纯真与美消亡的必然性,其生猛粗粝的血腥味可能正是“燃烧殆尽”的绝佳演绎;《伟大的姐妹》以一对身形巨大的姐妹为没落家族仅存的象征,在战后失序的世界中如何被湮没,新旧价值观冲撞的结果必然以一方覆灭而告终;《拉迪盖之死》是一首天才挽歌,因超出世俗认知而注定承受毁灭(科克托再次成为见证者)。三岛对新秩序之下仓皇无措的人们的态度是复杂的,“在这样一个时代,战争、暗杀、出人头地,所有东西都是正义。孩子们急不可耐,渴望自己能在这没日没夜持续着的盛宴结束之前长大成人。”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