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

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说明/001
地图/002
前言/001
第一部 梦想之城
第一章 凶险的海滨/003
第二章 波将金与雇佣兵/017
第三章 灯塔/033
第四章 总督与诗人/050
第五章 “敖德萨没有民族色彩”/076
第二部 残酷居所
第六章 阴谋与阴影/105
第七章 血腥与复仇/128
第八章 新天地/155
第九章 德涅斯特河畔的田野/179
第十章 “我希望您能关注以下事项”/205
第三部 怀旧与纪念
第十一章 英雄之城/227
第十二章 黎明/245
大事记/259
致谢/262
注释/265
参考文献/280
索引/29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在敖德萨,黑海最伟大的港口,一个世界自由的梦想激励着天才和创新者,从作家亚历山大?普希金和艾萨克?巴伯尔到犹太主义激进分子弗拉基米尔?贾博廷斯基和免疫学者伊利亚?梅奇尼科夫。然而,这里的死亡人数也惊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占领者在这里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敖德萨是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图景的挽歌,繁荣的犹太人口构成了这幅图景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对敖德萨的梦想得以在布莱顿海滩(指纽约)幸存下来的庆祝。

用户评价

评分

##要写成一本有趣而深刻的城市史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座城市被欧洲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奠基而成,得益于世界主义的多民族融合发展,却也毁于那一场民族灭绝,犹太人再次成为时代兴衰的焦点。它游离于俄国更替的边缘,却始终矗立在文化政治漩涡的中心,普希金,托洛茨基,爱森斯坦,巴别尔…甚至那些犹太复国主义先驱们,好像都着迷于这座梦想之城。遗憾的是缺失了苏联时期的状况,这座梦想之城到底败于混乱还是亡于专政就不得而知了,那又如何告诫现在的城市管理者,那些在疫情中水生火热的同龄城市。

评分

##这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不过短短两百来年。窒息的部分来自于20世纪的前50年,数次反犹运动,屠杀、关押、驱离。一边是苏维埃政权,另一边的纳粹,他们来到敖德萨,都急于涂抹对方的印记,推翻对方的政策。世界提供的选项都让人不想选,当然大部分时候也由不得人选,不过是降落的命运。就像现在。

评分

##地理位置很优越的一个小城市,距离维也纳比圣彼得堡要近。如果作者是今年写作这本书,如今的战事肯定会成为内容的一部分。跑个题,黎塞留处理瘟疫传播的措施如今看来也是科学和成功的。

评分

##原著很好,犹太人的悲歌,所有20世纪的卑劣和暴虐,都能在这里找到存留的影像和伤痛。之前读巴别尔的小说,就对敖德萨印象深刻,读了这部历史书,才对敖德萨有了可称作切肤的认识。翻译也很好,看完才发现,译者是李雪顺,《江城》和《寻路中国》都很喜欢,难怪读得很舒服。

评分

##要写成一本有趣而深刻的城市史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座城市被欧洲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奠基而成,得益于世界主义的多民族融合发展,却也毁于那一场民族灭绝,犹太人再次成为时代兴衰的焦点。它游离于俄国更替的边缘,却始终矗立在文化政治漩涡的中心,普希金,托洛茨基,爱森斯坦,巴别尔…甚至那些犹太复国主义先驱们,好像都着迷于这座梦想之城。遗憾的是缺失了苏联时期的状况,这座梦想之城到底败于混乱还是亡于专政就不得而知了,那又如何告诫现在的城市管理者,那些在疫情中水生火热的同龄城市。

评分

##1、敖德萨没有很深的历史,他建立在俄罗斯统治时期,所以少有历史性争议。2、这是一个自由港,历史上有多元文化。本书写的太散了,没什么侧重点,东拉西扯的,除了知道了一些历史知识点以外,没有特别深度的东西。

评分

不是很有兴趣。

评分

##本书后面的大事记,始于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关于黑海沿岸居民的记述,终于1991年乌克兰独立。如果从1794年卡吉贝伊村更名敖德萨算起,“梦想之城”也不过228年,却有四次反犹大屠杀,特别是1942年罗马尼亚军队的“清场行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城市里走出极端右翼犹太复国主义者弗拉基米尔·亚博廷斯基,他提出“铁墙”概念,以军事对抗阿拉伯世界。经过历史动荡,敖德萨犹太人占比从1926年的36%降至1989年的4%,乌克兰人占比51%,俄罗斯人占比36%,但是俄语被保留为城市通用语言。作者写出了历史的复杂性,更写出了各民族建构历史记忆的复杂性。对于热爱文艺的读者,本书给巴别尔、爱森斯坦留下不少篇幅,也以生花妙笔复活了它的味道与颜色。

评分

##原著很好,犹太人的悲歌,所有20世纪的卑劣和暴虐,都能在这里找到存留的影像和伤痛。之前读巴别尔的小说,就对敖德萨印象深刻,读了这部历史书,才对敖德萨有了可称作切肤的认识。翻译也很好,看完才发现,译者是李雪顺,《江城》和《寻路中国》都很喜欢,难怪读得很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