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第一部係統而詳盡地描述廣州城鄉的西方著作,為我們留下的19世紀中後期廣州地理、人文、文化、宗教、經濟和社會的全景式描述。上至官府製度、人文曆史、地理地貌,下到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涵蓋範圍之廣,幾乎無所不包,其中尤其可貴的是那業已消失瞭的地理地貌和社會人文風景。
格雷在廣州生活多年,對當地風土人情較為熟悉。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在7天內遊遍廣州,他的廣州一日遊從沙麵齣發,以走街串巷的漫步形式,最後迴到沙麵結束一天的旅程。
本書齣版時曾在西方大受歡迎,其設計的廣州遊路綫成為歐洲人遊曆廣州的標準指南。當年英美商人閤資的省港澳輪船公司還曾在“廣州七日遊”的基礎上適當增減,製成“三日遊”或“五日遊”,嚮外國遊客推廣。
除此之外,格雷還將自己在廣州多年瞭解到的各種風土人情匯編成另外一本書,名為《中國:民眾的法律、禮儀和習慣的曆史》(China: A History of The Laws,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People)。這兩部著作在英國都獲得空前好評,一篇書評這樣寫道:格雷呈現給我們的畫麵生動而真實,那不僅僅是中華帝國的宗教、政府和種族,還有人們的日常生活,包括他們的傢庭、商鋪、街道、司法管理、城市政策、道德風俗以及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特性。藉此我們可以瞭解舊中國的麵貌以及為何會如此。
《廣州七天》是《遺落在西方的廣州記憶》叢書之一。
##讀過英文版。晚清給西方人寫的廣州旅遊指南,巨細無遺,近日來看則是無比珍貴的可靠史料,極大地補瞭中方史料之不足。
評分 評分漫步羊城,書裏每走三步就一座寺廟。什麼處境纔需要滿天神明來保佑我。最近省博有魏唐佛光文物展,滿屋皆是羅漢大力菩薩佛祖的殘像,削瞭塌瞭砍瞭,摺損的麵容,隻剩下金身的某一節。人民生活痛苦,有神可拜也算是一種慰藉。好在南越人民自有一股生氣,走齣金花廟三元宮天後宮北帝廟,眼花繚亂,作者恨不得講明所有工藝流程,好讓你閱讀完就可以製作茶葉糖薑絲綢玻璃。讀到最後好想念文明路,遲早我一定搬傢到附近。(書的設計裝訂紙質特彆好!)
評分 評分##蜻蜓點水的遊記,味同嚼蠟,臨刑前吃檳榔的記錄頗有趣
評分 評分##這本書在圖書館裏是歸進旅遊的,但是我覺得這是曆史,這是100多年前的廣州,離得最近有曆史的城市。 在現在的廣州,書裏描寫的東西基本沒有留下的。原來有這麼多的寺廟,關於海幢寺的描述,在現在走過的寺廟都沒看到過,不是僅僅有大雄寶殿的。金花娘娘廟更是無影無蹤瞭。 這本書估計都沒人藉過,雖然不是很新,但還有沒剪裁開的頁。
評分 評分##讀過英文版。晚清給西方人寫的廣州旅遊指南,巨細無遺,近日來看則是無比珍貴的可靠史料,極大地補瞭中方史料之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