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宁宗朝前期的十四年处于韩侂胄专权时期,在此期间,韩侂胄经历了一个由以外戚、近习身份专权到以平章军国事即宰相身份专权的转变。本书的主旨即在于探讨这一转变的过程及其意义,并在这一脉络下对绍熙内禅、庆元党禁、开禧北伐等一系列在南宋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事件重新加以审视。
##解构政争动力宏大叙事(战和),阐发包容政治,历史书写。(皇权外朝对抗论最后未涉及,也好)
评分##分析精彩全面。叙述也佳。
评分##解构政争动力宏大叙事(战和),阐发包容政治,历史书写。(皇权外朝对抗论最后未涉及,也好)
评分##李氏一反传统的道学派和反道学派的二元对立的窠臼 敏锐捕捉到并考证了徘徊于二者之间的调停势力 行文至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时 通过对比金宋双方的史料进行考辨 所得出来的结论 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 李著老问题做出了新意 发前人所未发覆
评分##全书新见迭出,相信认真读完此书的人都有此感。如此的政治史研究带给读者太多惊喜,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看方诚峰老师的《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作者的踏实认真无不体现于字里行间。
评分##很扎实的历史考证和史源辨析,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绍熙内禅动因考、庆元党禁成说考和开禧北伐内政考,运用政治过程论的方法,对宋宁宗前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提出了更为系统更加圆融的阐释,十分精彩。另外,书中展示的韩侂胄一直在忙于巩固自己唯我独尊的权势,以克服被分权的危机感,却毫无任何政治抱负和作为,不像赵汝愚等士大夫。仔细想想,古今大多数当权者应该跟韩差不太多吧
评分##在年轻一辈的治政治史学者,特别是南宋政治史中颇具功力,突破传统的忠奸二元对立,在整体框架内对不少政治事件进行了梳理,也给出了不少修正,无新奇标新立异之风,材料引用和结论都比较平稳、扎实,值得一读(印象中对余英时的书修正之处不少)。不得不说,南宋政治之风气实在是与北宋中期差异颇大,令人印象深刻。
评分##“他要废我与儿子”,真的,杨皇后的事迹很适合拍个大女主宫斗戏
评分##虽然觉得仍有值得深挖的地方,但给个五星也并非不行,毕竟作者还如此年轻。没想到也是中大毕业,还是曹老师的高徒。 之前读刘子健书的时候,曾感慨南宋史略显凋敝。看到作者本书后欣喜万分。本书的确是优秀的政治史研究,在思路上不拘泥于原有的和-战,道学-官僚的二元对立,看到了“失语”的中间力量,以及近习、后宫与外朝之间复杂的关系,行文体例很严谨,史料运用得心应手。 最后的感慨也值得深思,宋代及后世历史书写对史实的重构,提醒我们最基础的史料和史实考辨,依然任重道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