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跨界代錶作
成就作傢電影經典
廢墟之上哀傷戀麯
記憶與遺忘的協奏
-
《廣島:杜拉斯全集4》是《杜拉斯全集》第四捲,收入法國作傢杜拉斯於1958年齣版的中篇小說《琴聲如訴》以及分彆於1960年、1961年齣版的電影劇本《廣島之戀》《長彆離》,三個文本摒棄傳統的綫性敘事、鋪陳描寫,絕大部分篇幅為簡練對話,特色明顯,三者的影響力與電影有直接關係。
∽ ∽ ∽
《琴聲如訴》是文學評論界將杜拉斯歸入“新小說派”的重要依據。小說描寫不可能的愛情,一方是無法從愛中逃離的犧牲品,一方是因愛而殺人的凶手,情殺案的旁觀者,卻一步步置身其中,這部小說奠定瞭杜拉斯作為法國現代重要作傢的地位。英國著名導演彼得•布魯剋1960年將其拍成同名法文長片(英文片名《七天……七夜》),杜拉斯與作傢熱拉爾•雅爾洛閤作編劇,女主角扮演者法國演員讓娜•莫羅憑此片獲得當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奬,這部電影也被列入“新浪潮”電影的代錶作。
-
《廣島之戀》是杜拉斯為法國導演阿倫•雷乃的電影撰寫的劇本,以遭原子彈轟炸的廣島為背景,拉開法國女人與日本男人的對話,關乎記憶與遺忘的主題。
電影於1959年上映,是同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奬提名影片,這部電影成為“左岸派”電影(或者說“作傢電影”)的代錶作,劇本文本於1960年齣版。
-
《長彆離》是杜拉斯和作傢熱拉爾•雅爾洛為法國電影剪輯師、導演亨利•科爾比執導的首部電影撰寫的劇本,講述咖啡館女老闆黛蕾絲與在二戰中被捕失蹤的丈夫分離十六年後的戲劇性重逢,錶現戰爭異化人性的主題。電影於1961年上映,同年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奬,也是“左岸派”電影的代錶作。劇本同年由伽裏瑪齣版社齣版,文本內容與電影有所區彆,保留瞭未拍攝的場景內容。
##1.《琴聲如訴》:杜拉斯非常厲害,新小說似乎是反人文主義的(“乾巴巴”“像攝影鏡頭”),但正如巴塔耶對馬剋思主義的評價,這恰恰通過一種徹底外化而實現瞭更高級的內在性,讓微妙的情感寄寓於話語、聲音、姿態和氣息層進又錯位、衝撞又交織而成的時空體——真正的復調文學。2.好久前看的《廣島之戀》,讀劇本又有彆樣感受,話語與影像的張力,兩性的纏綿與對抗(性關係不存在),過去時麵互嵌鏇轉展開,儲存世界記憶的曆史檔案館……雷乃似乎是想讓情感節製些而略作刪減,但或許女人突然的憤激正是“歇斯底裏”的最好寫照。3.齊澤剋曾說集中營始終抵製著象徵化,並將如幽靈般不斷歸來,文中唱著歌劇(“聲音的空域”)的無名流浪者不是最好的寫照麼?戰爭的震撼與失憶,畫報形體無休止的解構與重組,這不又正是維利裏奧描述的戰後當代藝術麼?
評分##“有時,這看上去像大海,她甚至經常把這一切當作大海。後來,她纔明白這是黎明,隻不過,她把黎明誤認為是大海。黎明,大海,這些都使她萌生睡意。”好像大海呀,黎明前在海邊,紅日還沒齣來,隻是黎明剛剛破曉,不是純白色,也沒有灰色,是稍微有點清冷的白色,混雜著來自遠方的藍。
評分 評分 評分##兩個劇本覺得很好 中篇是很濃的氛圍營造。終於開始讀杜拉斯 進度條拉到十分之一。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