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钢琴天天练练5 有声音乐系列图书
:30.00元
作者:E-M伯纳姆,,钱泥,( 译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523146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钢琴天天练练(5)》的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健实,有力和灵活。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首增加,知道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地方法练习其他各组。可将每一组的各种练习在不同地调上进行移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
目录
组
1.掀起被子跳下床
2.淋浴(冷得发抖)
3.转木棒
4.抓吊环走路
5.原地做攀高状
6.转圈玩
7.下楼梯
8.转动指挥棒
9.练习拳击
10.深呼吸
11.侧滚翻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二组
1.深呼吸
2.跳马(上马)
3.跳马(下马)
4.打高尔夫球
5.举重
6.撑杆跳
7.原地做攀高状
8.跳绳
9.大劈叉
10.上楼梯 下楼梯
11.侧滚翻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三组
1.投篮
2.翻滚
3.跳双绳
4.跑步
5.婴儿步
6.大步走
7.滚铁圈
8.深呼吸
9.原地做攀高状
10.上楼梯 下楼梯
11.双臂向上举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四组
1.打乒乓
2.双臂伸曲
3.练习游泳(踢脚)
4.练习游泳(挥臂)
5.练习游泳(深呼吸)
6.脚尖走步
7.用脚尖旋转
8.深呼吸
9.侧滚翻
10.上楼梯 下楼梯
11.打保龄球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五组
1.深呼吸
2.跳栏C,E,G
3.上楼梯 下楼梯
4.踩高跷
5.大跳
6.拴绳球游戏
7.高踢腿
8.跟着领队人
9.翻筋斗
10.抓吊环走路
11.滑水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作者介绍
序言
组
1.掀起被子跳下床
2.淋浴(冷得发抖)
3.转木棒
4.抓吊环走路
5.原地做攀高状
6.转圈玩
7.下楼梯
8.转动指挥棒
9.练习拳击
10.深呼吸
11.侧滚翻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二组
1.深呼吸
2.跳马(上马)
3.跳马(下马)
4.打高尔夫球
5.举重
6.撑杆跳
7.原地做攀高状
8.跳绳
9.大劈叉
10.上楼梯 下楼梯
11.侧滚翻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三组
1.投篮
2.翻滚
3.跳双绳
4.跑步
5.婴儿步
6.大步走
7.滚铁圈
8.深呼吸
9.原地做攀高状
10.上楼梯 下楼梯
11.双臂向上举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四组
1.打乒乓
2.双臂伸曲
3.练习游泳(踢脚)
4.练习游泳(挥臂)
5.练习游泳(深呼吸)
6.脚尖走步
7.用脚尖旋转
8.深呼吸
9.侧滚翻
10.上楼梯 下楼梯
11.打保龄球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五组
1.深呼吸
2.跳栏C,E,G
3.上楼梯 下楼梯
4.踩高跷
5.大跳
6.拴绳球游戏
7.高踢腿
8.跟着领队人
9.翻筋斗
10.抓吊环走路
11.滑水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作为一名在职人士,我能用于练习钢琴的时间非常有限,通常只能利用晚上睡前的一两个小时。因此,我需要的是那种“投入产出比”极高的学习材料。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它不浪费任何时间在无关紧要的背景介绍上,每一条练习提示都直击要害。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复杂的节奏型处理上的建议。例如,在处理复调织体时,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双手独立运动的训练法,这使得我过去常常混淆的双手声部线条,现在变得清晰可辨,仿佛我不是在用两只手弹奏,而是在用四只独立的“声部”在歌唱。更重要的是,这种练习方法可以迅速应用到我正在学习的其他曲目中去。我甚至发现,仅仅是系统地练习了书中关于非均匀音符组的分解练习后,我原本在肖邦夜曲中感到棘手的那些装饰音处理,都变得更加自如和优雅。这说明,这本书的精髓已经超越了书本本身,它传授的是一种普适性的、可以迁移到任何钢琴演奏技巧中的核心训练思维。
评分这本书,坦白说,我买来的时候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练习钢琴已经好几年了,技巧上的一些瓶颈一直难以突破,特别是对于一些快速的琶音和复杂的和弦转换,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我试过很多市面上流行的教材,它们要么内容过于基础,对我这种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提升不大;要么就是针对性太强,只顾着炫技,却忽略了扎实的指法训练和音乐表现力。拿到《钢琴天天练练.5》后,我立刻被它那种朴实无华的编排吸引了。没有花里胡哨的插图,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前言,直接就进入了实战。它不像那种“速成秘籍”,而是更像一位沉默寡言但极其严厉的私人教师,每一页练习曲都像是一道精心设计的“小考”。我特别欣赏它对指尖力量分配的细致要求,很多练习曲看似简单,但当你真正尝试用它要求的方式去演奏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手腕控制多么松懈。特别是其中关于断奏和连奏层次感区分的那几组练习,我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才勉强摸到门道,但一旦掌握,立刻感觉整个演奏的颗粒感和清晰度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这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训练方式,真的让我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它逼迫你走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平时被你下意识忽略的细节问题。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非常陡峭,初次翻阅时,我甚至有些被吓到了。它不像那些循序渐进的教材,让你感觉每一步都在进步。这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你当下根本无法企及的“拦路虎”。我记得有一次,我练到一半,几乎想把它扔到一边,觉得这根本不是我这个阶段该碰的东西。但后来我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一天完成”一页,而是采用“慢速精炼”的打磨方式。我把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段落拆解成最小的单元,用极其慢的速度,反复体会每一个指尖的触键深度和放松与收紧的时机。这种近乎“折磨”自己的练习,虽然过程痛苦,但效果是惊人的。它教会我一个重要的道理:真正的进步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突破一个个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来实现的。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你现有水平的局限,并给你工具去打破它。它不是在迎合学习者的惰性,而是在挑战学习者的毅力和专注力,这一点,我非常赞赏。
评分总的来说,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学会弹几首流行歌曲或者应付一下业余考级,那么这本书可能显得过于“硬核”和“偏执”了。但如果你真正热爱钢琴艺术,渴望将自己的演奏提升到一个更专业、更有深度的层次,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宝藏”。它的严谨性甚至带有一丝老派学院派的作风,毫不妥协。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尤其适合那些已经积累了基础,但感觉技术停滞不前的中高级学习者。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技术上的所有瑕疵和音乐理解上的所有盲点。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练习”,不如说是进行一场针对你自身演奏习惯的“深度外科手术”。每一次完成一个章节的练习,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成就感。它不会取悦你,但它会真正地雕琢你,让你对钢琴的理解和掌控力产生质的飞跃。我用了一段时间后,现在看其他练习曲目,眼光都变了,知道该从哪些角度去审视和打磨,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评分当我开始深入研究这本练习册时,我发现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音乐性”和“技术性”的巧妙平衡。很多技术练习册往往会把人练成一个只知道敲击琴键的“机器人”,手指虽然快了,但弹出来的音乐却索然无味。但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深谙此道,它在技术难度的攀升中,不断穿插着需要高度音乐理解力的乐句。比如,有一段专门针对双手交织的练习,不仅仅要求速度和准确性,更强调左右手之间对话的张力和情绪的起伏。我起初只是机械地去完成音符,但当我尝试去想象它们之间像两条河流汇合又分离的动态感时,演奏效果立竿见影地变得生动起来。而且,它的选曲范围也很有意思,既有古典主义时期那种结构严谨的片段,也有一些接近浪漫主义晚期那种色彩斑斓的和声进行,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这让我不再仅仅是“弹奏”音符,而是开始“思考”音符背后的情感脉络。对我这个业余学习者来说,这种在实操中学习音乐哲学的过程,比单纯听讲座要有效得多,因为它所有的理论指导都内化在了你的手指运动中,是身体和大脑共同学习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