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幼兒傢庭護理——快樂育兒係列
定價:16.80元
作者:張凡
齣版社:中國人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11-01
ISBN:9787802020450
字數:90000
頁碼:15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幼兒期的寶寶,每天都有讓父母感到驚喜的變化。可是,伴隨著喜悅,您還要隨時瞭解寶寶在不同階段生理發育上的特殊需要:寶寶營養上的閤理補充;寶寶患病時的護理方法;寶寶使用什麼玩具既安全又有趣;如何讓寶寶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掌握瞭正確的知識和方法,溫馨的天倫之樂就會永遠伴隨著您和您的寶寶。
內容提要
呱呱墜地的小寶寶到活蹦亂跳的小頑童,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金色的童年,而對父母來說,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也是一個幸福的過程。在寶寶成長的生命曆程中,如果父母的方法得當,那麼教育和護養就會舒心並且效果好,反之就會事倍功半,充滿艱辛。
本書秉著以人為本,科學說話的編寫理念,突破瞭傳統說教式的編寫模式,從以往的一元中心轉變為二元中心。既站在爸爸、媽媽角度考慮問題,也站在寶寶角度考慮問題。在傳導傢庭護理理論的同時,又配有具體的護理寶寶的方式,方法,同時還提醒爸爸、媽媽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科學準確、深入淺齣的內容是我們的編寫原則。
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雜誌化編排是我們的風格。
鮮活實用、操作性強的方法介紹是我們奉獻給寶寶的份禮物。
目錄
章 成長在幼兒期
能否讓您的寶寶在傢庭親情的嗬護下茁壯成長,既是每個傢庭的希望,也是整個社會應當提供的環境。本書旨在為父母們護理寶寶的健壯成長,提供谘詢信息,提供實用、可操作性強的指導與幫助。
一、周歲孩子的生理發育
1. 1周歲,邁齣人生步
2. 1歲寶寶的身體
3. 1歲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
4. 1歲孩子的動作發育
二、2歲孩子的傢庭教與
1. 孩子滿2歲瞭
2. 2歲的小可愛
3. 2歲的孩子問題多
4. 彆對孩子說“不知道”
5. 電視對孩子的影響
三、步入幼兒期
1. 幼兒的自我意識
2. 幼兒的情緒和情感
3. 幼兒期的語言
4. 幼兒期的觀念意識
5. 幼兒期的依戀
6. 孩子的“反抗期”
7. 3歲幼兒的發育
8. 讓孩子什麼都試一試
第2章 天倫之樂
本章旨在提醒父母通過品味天倫之樂,和孩子一起玩的同時,及時發現孩子性格中可能發生的缺陷苗頭,為孩子健康成長而寓教於樂,在潤物無聲之中言傳身教。
1. 成長日記與傢庭相冊
2. 做個好爸爸
3. 孩子需要的父愛
4. 學會給孩子講故事
5. 避免孩子“小氣”
6. 怎樣對待孩子的過錯
7. 怕生的孩子
8. “傻大膽”的孩子
9. 孩子愛損壞玩具怎麼辦
10. 培養學習興趣
11. 看電視
12. 五音不全的孩子
13. 遊戲中的輸和贏
14. 為孩子選書
15. 健康的傢庭精神環境
16. 孩子罵人以後
17. 親親我的寶貝
第3章 四季嗬護
第4章 睡眠與環境
第5章 良好生活習慣
第6章 傢庭保健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得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充滿瞭英式幽默的剋製與諷刺,與我們亞洲文化背景下的育兒觀存在著巨大的文化鴻溝。作者似乎習慣於從一個非常“旁觀者”和“社會觀察者”的角度來審視傢庭生活,用一種疏離的、略帶嘲諷的筆調來描述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親子互動。例如,當描述孩子在公共場閤大哭大鬧時,作者用瞭大量篇幅去分析圍觀群眾的心理活動,並建議傢長應該如何體麵地“管理他人的目光”,而不是直接去處理孩子的情緒。這種“為麵子而育兒”的邏輯,讓我感到非常不適應,甚至有些反感。書中的很多案例都取材於西方中産階級的特定生活場景,比如周末去鄉村莊園野餐時的禮儀規範,對於生活在城市公寓裏的普通傢庭來說,這些建議顯得遙遠而脫離實際。雖然作者的文筆流暢,邏輯清晰,但其隱含的價值觀和文化預設,使得這本書的普適性大打摺扣,讀起來更像是在閱讀一篇有趣的社會觀察報告,而不是一本能指導我日常生活的育兒手冊。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災難。字體大小的對比度極低,很多需要重點突齣的概念,字體卻小得像蚊子在爬,這極大地影響瞭閱讀效率,尤其是在光綫不足的環境下,簡直是對視力的無情考驗。更令人抓狂的是,作者似乎特彆鍾愛使用各種古老晦澀的文學典故來闡述簡單的育兒理念。比如,她會用一段冗長的關於某個古代哲人的引語,來解釋為什麼要鼓勵孩子獨立穿衣。這使得很多本來清晰明瞭的觀點,被包裹在厚厚的、不必要的學術外衣之下,讓人不得不花費額外的精力去“破譯”作者的真實意圖。說實話,我數次想要放棄,覺得這與其說是一本給普通傢長的指南,不如說更適閤大學裏的文學研究者。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像是完成瞭一場艱苦的智力拉力賽,收獲到的知識點被淹沒在瞭大量的修辭和繁復的論述之中。這本書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對文字本身的愛好纔能堅持讀完。
評分這本小冊子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極端的“實用主義”取嚮,簡直到瞭不近人情的地步。它幾乎完全摒棄瞭任何關於情感聯結和心理建設的探討,完全聚焦於“效率”和“結果”。書中充斥著大量的列錶、時間錶和流程圖,比如“最佳如廁訓練流程圖(精確到五分鍾一個階段)”或者“如何在一周內糾正孩子所有不良坐姿的檢查清單”。雖然這些圖錶看起來信息量巨大,似乎能幫傢長快速解決問題,但讀起來總有一種冰冷的機械感。它似乎預設瞭所有孩子都應該像機器一樣,按照預設的程序被“優化”和“校準”。在談到疾病護理時,它詳盡地列齣瞭所有常見癥狀的對照錶,但對於傢長在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卻隻字未提,仿佛這些情緒都是多餘的乾擾項。對於追求精準數據和立竿見影效果的傢長來說,這本書或許有其價值,但對我而言,它缺乏瞭對“人”的關懷,讀起來讓人覺得壓力倍增,仿佛育兒變成瞭一項必須嚴格達標的KPI考核。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反麵教材,哦,我是說,它完全沒有遵循任何傳統育兒書的僵硬邏輯。它更像是一部散文集,章節之間的跳轉常常齣人意料,上一秒還在討論如何科學喂養,下一秒可能就跳到瞭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無聲的對話”。這種跳躍感,初讀時確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甚至會懷疑作者是不是思路有些飄忽。但當你真正沉下心去體會後,會發現這種看似雜亂的敘述方式,恰恰還原瞭真實育兒的碎片化和復雜性。比如,它花瞭好大的篇幅去描繪“一次失敗的烘焙經曆”如何教會瞭孩子耐心和接受不完美,而不是直接給齣“培養耐心的五種方法”。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一套規則,而是在體驗一種生活哲學。書中的語言風格充滿瞭犀利的洞察力,偶爾還會冒齣幾句讓人會心一笑的自嘲,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樂趣。它真正做到瞭不預設讀者是誰,而是邀請你一同走進這場充滿未知與驚喜的成長冒險。
評分拿到這本《陽光下的童年記憶》,我立刻被它溫暖的封麵吸引住瞭。書的裝幀設計得非常雅緻,那種淡淡的米黃色調,配上幾筆手繪的塗鴉,讓人感覺像翻開瞭一本陳舊但珍愛的相冊。我本來以為這可能是一本偏學術性的育兒理論書籍,但翻開第一頁纔發現,作者的筆觸是如此的細膩和富有生活氣息。整本書就像是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坐在搖椅上,微笑著與你分享她那些年裏,如何帶著孩子在日常的點滴小事中發現樂趣、解決難題。特彆是書中有一章專門講“雨天裏的想象力遊戲”,簡直是神來之筆。它沒有提供生硬的步驟,而是通過講述幾個小故事,展現瞭如何把傢裏的舊紙箱變成太空船,如何把積木塊變成搭建夢想王國的基石。這不僅僅是遊戲,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教孩子如何用創造力去麵對一個可能略顯沉悶的環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情緒管理”時所采用的“共情式傾聽”方法,它不是簡單地告訴傢長該怎麼做,而是深入剖析瞭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讓人讀來如沐春風,茅塞頓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舒適的,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溫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