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系列教材爵士鼓八级-十级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定价:59.00元
作者:居广睿
从整体的装帧和设计来看,就能感受到这套教材背后投入的心血。纸张的质感很好,油墨的印刷非常清晰,即便是反复翻阅和涂写标记,也不会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上体现出对当代音乐趋势的关注。很多考级教材往往固守经典,但这本书显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上个世纪的黄金时代。在一些中高级的练习曲中,我能明显感觉到融合了现代放克(Funk)的切分和一些融合爵士(Fusion)的复杂节奏型。这对于我们这一代鼓手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音乐环境更加多元化。它成功地在保持爵士鼓核心技术根基的同时,拓宽了视野,让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更广泛的音乐场景中去,而不是只局限于“考级”这个单一目标。
评分拿到这本教材时,我首先被其严谨的逻辑结构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那样,将难度梯度处理得过于跳跃,让人感觉像是在爬陡坡。这本书的进阶设计非常平稳且循序渐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耐心地引导你。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鼓组的配置和音色选择部分的讲解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用哪个镲片”,更是深入探讨了在不同音乐风格下,如何通过调整鼓皮松紧度、拾音器位置(虽然考级可能不涉及专业录音,但这种思维方式很有帮助)来塑造声音的质感。这种对声音美学的关注,在同级别教材中是相当少见的。我尝试了教材中建议的几种基础Groove的细微变化,发现仅仅是脚镲的开合程度不同,就能极大地改变整个乐队的听感。这让我意识到,爵士鼓演奏不只是手指和脚的运动,更是声音的雕塑过程。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我对自己的演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套教材的价值远超出一套应试工具。它更像是一本爵士鼓演奏的“思想指南”。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我反复阅读了多次,是关于“即兴思维”的建立。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音阶和琶音练习,而是通过对特定节奏型进行不同声部的“对位”思考,引导我们如何从节奏本身出发去构建即兴片段。这种由节奏驱动的即兴概念,对我理解爵士鼓在乐队中的角色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以前我总想着“我要弹什么音”,现在我更多地思考“我的节奏如何支撑和推动音乐前进”。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是任何速成班或纯技巧练习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它真正培养的是一种全面的音乐素养,让学习者在离开考场后,依然能带着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基本功,继续在音乐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评分这套教材的编排简直是为我这种渴望在节奏感上更进一步的鼓手量身定制的。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但奇怪的是,它并没有让人望而却步。比如,在基础律动和复合节奏的过渡部分,处理得极其细腻。我过去在尝试一些更复杂的切分音型时,总是在双手协调上卡壳,但这本书里对于不同力道和重音的标注,以及配套的练习曲,似乎总能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图。我特别欣赏它对“律动感”这个抽象概念的具象化描述,不仅仅是机械地数拍子,而是教你如何“感受”音乐的流动。而且,练习曲的设计也很有趣,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枯燥乏味,它们更像是一首首小型的音乐作品,让你在练习技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尤其是进入到八级之后的那些关于Swing和Shuffle的处理,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对这些经典风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而是开始真正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美感。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接触过几套声称能提升“高级技巧”的教材,但很多都停留在罗列复杂的指法和速度练习上,读起来让人倍感压力。然而,这套教材在处理高级技巧时,采用了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涉及碎音(Flams)和复击(Rolls)的延伸应用时,它不是一上来就要求你达到惊人的速度,而是先从“清晰度”和“均匀性”入手。它通过一些巧妙的节奏分组练习,让你在保持均匀速度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手指的独立控制力。我发现这种强调内在稳定性的练习,比单纯追求表面速度的练习要有效得多,也更不容易造成手腕的疲劳。而且,教材中穿插的那些对特定大师演奏片段的分析,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乐谱,却用文字精准地指出了他们是如何运用这些高级技巧来为音乐服务的,这为我们这些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为什么而练”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