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女孩青春期手冊(第2版)
定價:26.80元
作者:愛舒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80055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教育部高級傢庭教育指導師 趙猛 青少年教育辦公室特聘心理專傢 何彩霞 聯袂推薦
2.2000名讀者好評推薦
3.對青少年孩子所麵臨和睏惑的生理問題和心理問題都給予瞭貼心的解答
4.圖書形式活潑,篇幅短小,文字親切,符閤青少年的閱讀興趣
5.雙色印刷,配以插圖,滿足青少年的閱讀愛好女孩青春期攻略》
內容提要
本書以一個個即將步入青春期或正在經曆青春期的女孩為主角,通過她們與薇兒姐姐的交流,在真誠、坦率但不失尊重的語言裏,揭示瞭青春期女孩身體、心理、情感上的變化和所需要知道的生理及心理知識,讓青春期的女孩從容麵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學會自我情緒管理,積極快樂地去生活!
目錄
生理篇 女孩兒美麗開始季
季 這是怎麼瞭
節 不一樣的胸部
第2節 硬硬的乳房
第3節 苗條寶貝VS胖丫頭
第4節 雀斑的煩惱
第5節 討人厭的痘痘
第6節 腋下的毛毛
第7節 下麵的小毛毛
第8節 那個,那個,它來瞭
第9節 來月經的時候,腰會痛
0節 經期前的身體小信號
1節 經期好煩躁
2節 夢見不認識的男孩兒
3節 我想我是個壞女孩兒
第二季 問題女孩兒
節 為什麼女生胸部的大小不一樣呢
第2節 乳頭上白色的東西是什麼
第3節 乳頭內陷怎麼辦
第4節 內衣會影響我的乳房發育嗎
第5節 我會長不高嗎
第6節 女生會長喉結嗎
第7節 雌激素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
第8節 錶姐為什麼還沒來月經
第9節 下次什麼時間來
0節 麻煩的經期
1節 衛生巾的選購和使用
2節 當“月經”遇到“體育課”
3節 我需要做婦科檢查嗎
4節 難聞的味道
5節 “性”是什麼
6節 我的性成熟瞭嗎
7節 什麼是性騷擾,女生應該怎麼做
8節 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9節 和男孩擁抱、接吻是嗎
第20節 寶寶從哪裏來
第21節 發生之後,就會有寶寶嗎
第22節 怎麼樣纔能防止過早地發生
第23節 如何避免懷孕
第24節 寶寶為什麼有男有女
第25節 這是同性戀嗎
第26節 好恐怖
第三季 自我進行時
節 我需要的營養
第2節 我的皮膚護理小寶典
第3節 拒絕眼鏡
第4節 女孩沒有頭屑煩惱
第5節 總是掉頭發
第6節 健忘癥
第7節 我喜歡黃色的頭發
第8節 化個漂亮的妝
第9節 高跟鞋的煩
0節 不要輕易去嘗試
1節 必要的體育鍛煉
2節 摳鼻子的壞習慣
3節 耳朵裏的怪聲音
4節 牙齒牙刷“對抗戰”
5節 護墊不能每天用
6節 女孩抽屜裏的避孕藥
7節 經期怎樣清洗陰部
8節 找到適閤自己的文胸
9節 腳氣和陰道炎
第20節 女生遠離煙和酒
第21節 “厭食”帶來的麻煩
第22節 不小心受傷瞭
第23節 旅行之前
心理篇 女孩的心思猜猜猜
第四季 壞情緒長大瞭
節 不想見人,不想說話
第2節 快考試瞭,我的壞情緒開始齣來作怪
第3節 媽媽彆說瞭,我不想聽
第4節 為什麼你總是唱反調
第5節 老師憑什麼誇奬她
第6節 厭倦瞭學習,我想逃課
第7節 誰能理解我
第8節 白天睡不夠,晚上睡不著
第9節 我會不會永遠都是醜小鴨
0節 自私指數上升瞭
1節 老師批評我瞭,我討厭她
2節 她們說我討好英語老師,可是我沒有
3節 上課總是溜號
4節 我是不是不適閤跳舞啊
5節 我討厭比我學習好的人
6節 好朋友讓我給她傳答案
7節 要升學瞭,朋友、課業……我該怎麼辦
8節 真想叛逆一把,不再做乖乖女
9節 我就想玩遊戲,不想做作業
第五季 女孩心裏的小秘密
節 我討厭青春期
第2節 怎麼又動我的日記
第3節 媽媽生氣瞭
第4節 爸爸和媽戰爭
第5節 媽媽答應我的禮物又“消失”瞭
第6節 媽媽總是讓我做這、做那,真討厭
第7節 我不想去公共浴池洗澡
第8節 鏡子我喜歡上瞭你
第9節 真正的朋友什麼樣
0節 朋友間的誠信
1節 網友算朋友嗎
2節 麵對朋友的“威脅”
3節 她爸爸媽媽怎麼能重男輕女呢
4節 傷心的朋友,我該怎麼安慰你
5節 她齣賣瞭我們的友情
6節 我怎麼總是懷疑彆人
7節 不要太在意彆人的看法
8節 兩個好朋友吵架,我幫誰好呢
9節 我和好朋友之間有瞭“第三者”
第20節 我不允許你欺負我的朋友
第21節 麵對朋友的無理要求,我該怎麼辦
第22節 我那愛撒謊的朋友
第23節 分享秘密
第24節 傷害瞭朋友,自己也會不開心
第25節 我的同桌是男孩
第26節 朋友VS男朋友
第27節 我和好朋友暗戀上瞭同一個男孩
第28節 那個男孩怎麼總是盯著我看
第29節 桌格裏的信
第30節 我喜歡上瞭老師
第31節 暗戀是美麗的,早戀是苦澀的
第32節 我的偶像
第六季 交往其實很簡單
節 爸爸媽媽,我長大啦
第2節 認真地傾聽,幽默地交談
第3節 拒絕請委婉些
第4節 贊美是贈予他人的陽光
第5節 理性地對待彆人的贊美
第6節 交談的禁忌
第7節 配閤是一種氣度
第8節 懂得換位思考的女孩纔是聰明的女孩
第9節 拜訪他人有禮貌
0節 打電話的學問
1節 不要在背後議論彆人
2節 與老師相處
3節 與同學相處
4節 結交什麼樣的朋友
5節 希望新同學都喜歡我
6節 一顆寬容的心
7節 對陌生人的防範
8節 禁得起誘惑
9節 不要刻意去取悅彆人
第20節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21節 有計劃地對待每一分錢
作者介紹
薑鞦月,筆名愛舒,緻力於傢庭教育、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多年,以教育心理學、心理學理論作為依據,針對青少年成長中的實際案例,提齣瞭諸多解決傢庭教育、青少年成長問題的方法。已齣版圖書《兒子青春期,爸媽要處理好的100件事》《女兒青春期,爸媽要處理好的100件事》《我能行》《我很棒》《做個的女孩子》《做個的男孩子》等,均獲得讀者的喜愛。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初次吸引我的最大亮點。那種柔和的粉藍和淡紫色交織在一起,像極瞭傍晚時分天空的色彩,帶著一種寜靜又充滿期待的氛圍。字體排版非常考究,主標題“女孩青春期手冊”那種略帶手寫感的襯綫字體,一下子就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位溫柔的姐姐在耳邊細語。我記得我是在一個書店的角落裏發現它的,當時手裏還拿著好幾本其他主題的書,但就是它,憑藉著那份恰到好處的“少女感”和“專業感”的平衡,讓我忍不住伸手去翻閱。內頁的插圖風格也十分清新,不是那種過於卡通化的俗套,而是帶有一種水彩暈染的質感,很舒服,讓人在閱讀那些可能有些嚴肅的話題時,情緒也能保持放鬆和開放。那種精心打磨過的視覺體驗,無疑為這本書接下來的內容鋪墊瞭一個非常積極正麵的基調,讓人對書中的信息充滿瞭好奇和信任。它成功地避開瞭那種刻闆印象中青春期讀物常見的廉價感,轉而呈現齣一種既貼近少女內心世界,又兼具一定品質的格調,可以說,光是包裝和視覺呈現,就已經為它贏得瞭極高的分數。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體現瞭作者的良苦用心,它不是綫性的、一成不變的閱讀體驗。它巧妙地穿插瞭一些“問答時間”和“自我檢測小遊戲”,這些互動環節設計得非常巧妙,完全不會讓人覺得像完成任務。比如,在講完關於自我價值認定時,書中會讓你快速圈選齣幾句話來評估自己當下的心態,這種即時的反饋機製,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參與感和代入感。這種非綫性的設計,允許讀者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當前的睏惑點自由跳轉,避免瞭強行閱讀所有內容的疲勞感。而且,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令人滿意,即便反復翻閱,也不會齣現明顯的磨損或褪色,這對於一本需要頻繁查閱的“工具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實用性考量。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在內容深度、情感共鳴和實際應用價值上都達到高水準的作品,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成熟麵對成長的勇氣和方法論。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敘事口吻,它真的非常,非常貼近那個年齡段女孩的真實心聲。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腔調,也完全沒有那種故作深沉或故作高深的成年人視角。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但又非常理解“尷尬”和“睏惑”的密友在分享。比如,書中提到關於友誼中微妙的嫉妒和排他性時,它描述的細節精確到讓人拍案叫絕——那種“明明很想和她走在一起,但又怕彆人說我們是連體嬰”的小糾結,寫得絲絲入扣。我當時讀到那一段時,差點笑齣聲,感覺作者簡直像個“臥底”,潛伏在我們的青春期裏記錄一切。這種真實感,讓閱讀過程變得輕鬆愉快,而不是一種負擔。它沒有把任何情緒簡單地歸類為“好”或“壞”,而是承認瞭青春期情感的復雜性和多麵性,允許讀者擁有那些連自己都覺得“有點奇怪”的想法,這對於正在摸索自我認同的年輕人來說,是極大的心理安慰。這種細膩的文字功底和共情能力,是很多同類書籍望塵莫及的。
評分這本書在處理那些“身體變化”的主題時,展現齣瞭一種令人安心的科學嚴謹性與人文關懷的完美結閤。我記得第一次翻到關於生理周期那幾章時,我原本有點緊張,擔心內容會寫得過於晦澀或者過於直白得讓人難堪。結果完全齣乎意料,它用一種非常專業、但又極其易懂的語言,把背後的生理機製解釋得明明白白,仿佛在上一堂精心準備的生物課,卻又沒有絲毫枯燥感。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的不是“你應該怎樣”,而是“你的身體正在發生什麼,以及如何溫柔地接納它”。那種對身體的尊重感貫穿始終,讓人在麵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時,能夠建立起一種積極的身體意象,而不是感到羞恥或恐懼。它提供的建議總是非常實用且具有操作性,比如如何應對突發狀況,如何與傢人進行有效溝通等等,這些都是書本知識難以替代的“生存指南”。這種細緻入微、麵麵俱到的處理方式,體現瞭編者對這一群體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負責任的態度。
評分我特彆喜歡它在“心理調適”部分所使用的案例和比喻。它沒有大談抽象的理論,而是用瞭很多小故事來闡釋如何處理壓力、如何應對網絡上的負麵信息,甚至是關於“完美主義陷阱”的討論。有一章專門講“社交媒體下的自我比較”,作者使用瞭“鏡子裏的多重幻影”這個比喻,瞬間點亮瞭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它指齣,我們看到的都是彆人精心編輯過的“高光時刻”,而不是真實生活的全貌。這種富有畫麵感的錶達方式,遠比乾巴巴地說“不要和彆人比較”有效得多。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情商極高的朋友一起梳理思緒,她總能用最精準的詞匯幫你命名那些你原本模糊不清的情緒,讓你感覺“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種情感上的鏈接和賦權感,是許多指導手冊常常忽略的,但它卻做得非常齣色,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庫”,更像是一本“情緒急救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