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花艺:花束·桌艺·花饰

灵感花艺:花束·桌艺·花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奈莎·博诺莫 著,赵翎君 译
图书标签:
  • 花艺
  • 插花
  • 花束
  • 桌花
  • 花饰
  • DIY
  • 手工
  • 创意
  • 家居
  • 生活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3270
商品编码:29533958940
包装:平塑勒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读者对象:

     热爱生活的都市人群,白领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利用一些小窍门就能够达到别出心裁的创意花艺效果,这就是简单点缀日常生活的秘诀。些许的花朵和叶子就会带来一种特别新颖的感觉。你可以在本书中学到30多种花艺技巧,用鲜花来装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必需的材料、如何选择和搭配花卉、以及它们的花期表等……作者为你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建议来指导你入门。并且,她还逐步指导你如何创作出属于你自己的花艺作品、花艺装饰品和首饰,从而做出更精致的小花束、花环、发夹、乡村风格的家居装饰,或者简单的烘托浪漫气氛的方法。




目录

目录

每日一朵花

1准备工作 

准备材料 8

认识与挑选鲜花12

持久的花束 16

不同的花季 20

枝叶 26

一些创作花束的小窍门 28

那些受欢迎的鲜花32

根据颜色选择你自己的鲜花36

2 第一步

精致的小花束 40

放在餐桌上的花束44

花杯48

制作花束 52

花环 56

3 每日一花

简约:迷你的花束,最好的效果62

废物利用的精神:饮料瓶里的鲜花 64

吊挂的花束66

香囊小袋里的鲜花 70

4 甜美的苏醒

鲜花漏勺 74

鲜花柠檬蛋糕 78

花蜜 82

5 中午的聚餐

餐巾环 86

冰冻的鲜花 90

简约的艺术92

6 和朋友们的早午餐

鲜花做的灯罩 96

沙拉与鲜花 100

一捧桉树枝叶做的花束102

7 在松树的影子下

柠檬味的鲜花冰棒 106

自制柠檬汁的秘诀 110

8 浪漫的晚餐

充满鲜花的天空114

漂亮的鲜花座椅118

将你的手交给我吧——花的戒指122

发簪 126

9 告诉你我愿意

新娘花冠132

漂亮的饰品:一条鲜花做的饰带136

小装饰扣140

10 节日的餐桌

创造趣味146

圣诞花环 148

节日的花束150

一些值得推荐的店铺和地址154

感谢159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到的图书名称《灵感花艺:花束·桌艺·花饰》之外,所构思的另一本详细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时间的织锦:中世纪欧洲手稿的色彩、叙事与工艺》 图书简介 引言:穿越光影,触摸千年之前的匠心 《时间的织锦:中世纪欧洲手稿的色彩、叙事与工艺》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史的学术专著,它是一扇通往中世纪欧洲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的秘密之窗。本书深入探索了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在修道院、宫廷和城市作坊中,抄写员、插画家与装帧师们如何通过羊皮纸、墨水和黄金,将文字与图像转化为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手抄本”(Manuscript)。 我们邀请读者暂离喧嚣的现代世界,沉浸于羊皮纸散发的微弱光泽与植物颜料的深邃气味之中,探寻这些微缩宇宙——手稿——如何成为那个时代知识传承、信仰表达与权力展示的核心载体。 第一部分:物质的召唤——从原料到书页的转化 本部分将细致解构中世纪手稿制作的物质基础,揭示其背后蕴含的复杂工艺与资源调配。 一、羊皮纸的秘密:生命的转化与书写的载体 我们追溯羊皮纸的源头,探讨从羔羊、山羊或小牛皮的选择、浸泡、刮削到拉伸的全过程。不同来源的动物皮质如何影响最终书页的韧性与色泽?不同时期的鞣制技术(如使用石灰或明矾)如何决定了书写面的细腻程度?本书将通过对现存样本的微观分析,还原这一耗时数月、极度依赖经验的古老技艺。 二、墨水与颜料的炼金术:色彩的永恒与变迁 中世纪的调色师无异于早期的化学家。我们将详细介绍制作黑色墨水(主要由五倍子、铁矾和阿拉伯树胶构成)的精确配方及其腐蚀性对羊皮纸的长期影响。更引人入胜的是对彩色颜料的探秘:群青(Lapis Lazuli)的稀有与尊贵、朱红(Vermilion)的鲜亮与潜在毒性、植物染料(如菘蓝的靛蓝、茜草的红色)的提取方法。每一笔色彩的背后,都是对自然资源精妙控制与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 三、装帧的艺术:保护与展示的边界 手稿的物理形态同样重要。本章关注硬质装帧(通常使用木板,覆盖皮革或织物)的结构设计。皮革的鞣制、金属配件(如搭扣和角钉)的锻造,以及书脊的缝合技术,共同构成了对手稿内容的物理保护。我们还将探讨不同时期装帧风格(如罗马式、哥特式)的地域差异,以及皮革上烫金与浮雕工艺的演变。 第二部分:图像的语言——手稿插图的叙事结构 中世纪的手稿插画(Illumination)是文字的延伸,是视觉化的神学与历史教科书。本部分聚焦于插图的构图逻辑、母题运用及其技术细节。 一、边饰与微观世界:装饰性图腾的意义 手稿的“边饰”(Margin Decorations)远非简单的填充物。本书分析了植物卷须、怪兽(Grotesques)、动物图案以及日常场景如何被编织进文字周围的空白区域。这些边饰如何与主要文本内容形成对话?它们是否反映了抄写员在漫长工作中的个人情感或对外界的好奇心? 二、叙事核心:圣经故事与世俗记录的并置 重点剖析不同类型手稿中的核心图像学。在《圣经》手稿中,如何运用色彩饱和度、人物姿态和空间透视(或缺乏透视)来强调神学主题?在历史编年史和“死亡之舞”主题中,图像又是如何服务于政治宣传或道德警示的?我们将对比《时祷书》(Book of Hours)中对私人信仰的精致描绘与大型法典中对王朝历史的庄严记录。 三、黄金的运用:神圣性的物质化 “金叶”的使用是手稿插图的标志性特征。本章详细阐述了金箔的捶打技术(如何捶打至几千分之一毫米的厚度)以及将其固定在羊皮纸上的“咬金”或“底漆”技术。黄金在图像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光芒的象征,更是对文本神圣性的物质化确认。 第三部分:手稿的生命周期——抄写、流通与保存 手稿的制作是一个漫长的集体劳动过程,其流通与保存则反映了中世纪的知识阶层结构。 一、抄写室(Scriptorium)的组织与分工 本书描绘了修道院抄写室的日常运作模式——从负责校对的“读者”(Lector),到负责书写的“抄写员”(Scribe),再到负责装饰的“图画师”(Illuminator)。我们探讨了不同地区(如卡洛林文艺复兴、奥托王朝时期)的抄写室如何形成独特的风格流派,以及拉丁文手稿与地方语言手稿在生产中的地位差异。 二、知识的流通与私有化 手稿如何从修道院的藏书室走向大学讲堂和贵族私邸?本书分析了13世纪以来,大学周边“离散抄写员”(Pecia system)模式的出现,这如何加速了学术文本的复制与流通。同时,对稀有手稿的私人收藏,体现了中世纪晚期精英阶层身份构建的新趋势。 三、时间留下的痕迹:损坏、修复与再发现 每一本现存的中世纪手稿都是一个历史的伤痕累积体。我们将考察火烧、水浸、啮咬等物理损害,以及中世纪后期人们对这些珍贵文本的初步“修复”尝试。在现代,科学家如何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分析技术,无损地揭示出被覆盖或涂改的原始文字(Palimpsests),从而重建历史的多个层次。 结语:手稿与数字时代的对话 《时间的织锦》旨在强调,这些看似古老静止的羊皮纸卷轴,实则是中世纪欧洲社会、宗教、经济与技术最生动的编年史。通过对工艺的细致考察和对图像的深度解读,我们不仅能“阅读”文本,更能“触摸”到创造它们的手。本书为艺术史学者、中世纪研究者、古籍修复师以及所有对精湛手工艺充满敬畏的读者,提供了一部详尽而富有温度的研究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仿佛就能闻到扑鼻而来的花香。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图片质量简直是惊为天人,每一张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花材的介绍,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名称,而是细致地讲解了它们的特性、花语,甚至是在不同季节的最佳搭配。我一直对花艺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停留在基础层面,不知道如何做出更有层次感和设计感的作品。这本书就恰好弥补了我的这一块空白。它提供的范例,从简单的森系风格到华丽的宴会摆件,都处理得极其到位。最让我感动的是,它不仅仅是展示“成品”,更重要的是分享了“过程”。通过那些细致的步骤图和文字说明,我感觉自己仿佛就站在花艺师的身旁,一步步地学习如何修剪枝叶,如何调整花材的角度,如何运用色彩和质感的对比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特别留意了它关于“色彩学”在花艺中的运用,这让我醍醐灌顶,原来花束的色彩搭配如此讲究,不再是随心所欲的堆砌,而是有内在的逻辑和美学依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美的感知力都提升了不少,开始在生活中留意身边那些微小的美,比如路边的野花,或是公园里的绿叶,都仿佛有了新的生命。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感觉自己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花之国度。这里的花朵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拥有了生命,拥有了故事。作者用她细腻的笔触,将花艺的魔力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它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它不是刻意地去雕琢,而是强调顺应花材本身的形态和韵律,从中发掘出最动人的美感。我一直对自然风的花束情有独钟,但总觉得难以把握那种“随性而又不失章法”的精髓,这本书就给了我最好的答案。它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选择不同形态和质感的枝叶,如何运用留白来突出花朵的精致,如何通过层次的叠加来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效果。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制作了一束充满野趣的花束,放在家中,仿佛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清新的田园气息。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花艺不仅仅是关于“做什么”,更是关于“怎么感受”。它引导我去体悟花朵的生长姿态,去感受四季的更迭,去用一种更加平和、更加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与自然连接的宁静与美好。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关于花艺的书籍太多了,我担心又是一本“图多字少”的“快餐读物”。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的内容非常扎实,逻辑清晰,一点也不空洞。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的心思去研究,将复杂的知识点用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花语”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一种花代表什么含义,而是深入地讲解了这种花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这让我对花卉的认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还特别关注了它在“色彩搭配”方面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哪些颜色搭配起来好看,更是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这样的搭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让我对色彩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日常穿搭、家居布置等方面都受益匪浅。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为我家的客厅设计了一款落地花饰,效果非常惊艳,整个空间都变得生动起来。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启发。它让我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美,并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花艺的教程,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用最温柔的语言,引导我探索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动手能力”不强的人,对于花艺这种需要精细操作的技艺,更是望而却步。但是,这本书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它用非常详细的图文解析,将每一个步骤都拆解得清清楚楚,仿佛你不是在阅读一本书,而是正在与一位耐心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我最喜欢它关于“空间美学”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将花艺作为独立的艺术品来展示,而是强调了花艺与环境的融合,如何通过花艺来提升空间的整体格调和氛围。比如,如何为一间小巧的公寓选择合适的花艺尺寸和风格,如何为一处开阔的庭院打造出层次分明的绿意。这些细节的考量,都让我觉得作者的用心良苦。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为我的书房制作了一束精致的桌面花艺,它不仅让我的书桌焕然一新,更让我在工作之余,有了一个可以短暂休憩、放松心情的视觉焦点。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原来创造美,可以如此简单而又充满乐趣。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的。 “灵感花艺”这几个字,就好像一道闪电划过脑海,瞬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情。我一直觉得,生活应该是有温度、有色彩的,而花艺,恰恰是赋予生活最温柔的浪漫。这本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制作花束,更是关于如何用花艺来装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平凡的日子也充满仪式感。我特别欣赏它对于“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比如如何为一次温馨的家庭晚餐布置餐桌,如何为朋友的生日派对设计一款充满惊喜的花饰,甚至是为自己的书桌增添一抹绿意,让工作不再枯燥。这些场景化的介绍,让我觉得花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花艺的书,但总觉得它们过于专业化,或者只是简单地展示了漂亮的作品,却没有给我提供太多可操作的指导。这本书就完全不同,它详细地讲解了每一步的操作技巧,从基础的捆绑手法到复杂的结构搭建,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制作了一束简单的桌面花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朋友们都赞不绝口,这让我信心大增。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拥有属于自己的“灵感花园”并不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