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养蜂 25.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月14日)
丛书名: 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
平装: 25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111447964, 9787111447962
条形码: 9787111447962
商品尺寸: 20.2 x 14 x 1.4 cm
商品重量: 281 g
品牌: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效养蜂(双色印刷)/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编著者张中印。
《高效养蜂(双色印刷)/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归纳总结了养蜂生产中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包括养蜂基本知识、日常操作技术、周年管理措施、蜜蜂良种繁育、蜂病防治技术、养蜂生产、蜜蜂授粉和产品销售等内容,旨在饲养健康蜜蜂,优质高产,终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高效养蜂》适合广大养蜂技术人员、蜂场生产管理人员、养蜂专业户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蜜蜂养殖实用技术 19.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4月1日)
平装: 17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22194398, 7122194396
条形码: 9787122194398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2 cm
商品重量: 118 g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在作者多年蜜蜂养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实用、科学、高效”的指导思想,详细介绍了蜜蜂养殖中的基本操作技术,一年中四季蜂群的科学管理,中蜂的活框饲养,花期和产浆期蜂群的生产管理以及蜜蜂常见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文前附有高清彩色图片,便于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广大养蜂人员、养蜂科技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可供蜜蜂爱好者参考。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15.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丛书名: 农村书屋系列
平装: 19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22078544, 712207854X
条形码: 9787122078544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0.8 cm
商品重量: 200 g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从简单介绍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蜜蜂种类、生活习性、社会习性等)入手,进而详细阐述了目前蜜蜂养殖业中两类重要的蜜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高效养殖技术。书中介绍了如何建立养蜂场、怎样购买蜂群、基本养殖技术、四季管理、蜂产品生产技术以及蜜蜂疾病防治等核心技术。全书内容实用,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养蜂技术人员、蜜蜂场生产管理人员、养蜂专业户阅读,也可供高校养蜂专业师生参考。
编辑推荐
《高效养蜂(双色印刷)/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编著者张中印。
《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高效养蜂》特色如下:
双色印刷:突出显示重点步骤,重点提示,让读者一目了然
内容实用:穿插一些实际中常见到的问题、经验、技巧、窍门、注意事项等小栏目
指导性强:配备一些对实际养殖有指导作用的实例和试验成功的例子
图文结合:大量养殖图片,结合简略说明文字,简单明了
大量数据:大量养殖数据,简单易查
目录
序
前言
章 认识蜜蜂
节 蜜蜂概述
一、蜜蜂的概念
二、蜂群的组成
三、蜜蜂的巢穴
四、蜜蜂的食物
第二节 蜜蜂形态
一、卵、幼虫和蛹
二、成虫的外部形态
三、内部结构与生理
第三节 蜜蜂习性
一、蜜蜂的活动特点
二、食物采集与加工
三、蜜蜂的语言信息
四、蜜蜂与气候环境
五、蜜蜂的个体活动
六、蜜蜂的群体生活
第四节 蜜蜂资源
一、蜜蜂的品种及特征
二、蜜蜂的近
第二章 养蜂工具
节 基本工具
一、蜂箱
二、巢础
第二节 生产工具
一、取蜜与产浆器械
二、脱粉与集胶工具
三、采毒与制蜡器具
第三节 辅助工具
一、管理与防护工具
二、饲喂与上础工具
三、限王与搜捕工具
四、运蜂与保蜂工具
第三章 蜜源植物
节 蜜源植物概述
一、蜜源植物的概念
二、蜜源植物花的结构特征
三、蜜源植物泌蜜和散粉机理
四、影响植物泌蜜和散粉因素
五、蜜源植物的分类与调查
第二节 主要蜜源植物
第三节 辅助蜜源植物
第四节 有害蜜源植物
第四章 基本管理技术
节 建立养蜂场
一、蜂群的获得
二、场址的选择
三、蜂群的摆放
第二节 蜂群的检查
一、箱外观察
二、开箱检查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修、贮巢脾
一、巢脾的修造
二、巢脾的保存
第四节 蜂群的饲喂
一、喂液体饲料
二、喂花粉
三、喂水
四、喂蜂王浆
第五节 蜂群的转运
一、运前准备
二、装车起运
三、途中管理
四、卸车管理
第六节 其他日常管理
一、合并蜂群
二、防止盗蜂
三、防止工蜂产卵
第五章 周年管理措施
节 繁殖期管理
一、春季繁殖管理
二、夏季繁殖管理
三、秋季繁殖管理
第二节 生产期管理
一、春、夏蜜蜂的生产管理
二、南方秋、冬蜜蜂的生产管理
三、分蜂热的预防与解除
第三节 断子期管理
一、冬季断子管理
二、夏季断子管理
第四节 科学管理中蜂
一、活框养中蜂
二、无框养中蜂
第六章 良种繁育
节 育种素材
一、中华蜜蜂
二、西方蜜蜂
第二节 蜂种改良
一、引种与选种
二、蜂种的杂交
三、选育抗螨蜂
第三节 培育蜂王
一、挑选种群与种蜂培育
二、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
三、更换蜂王
第四节 人工分蜂
一、分群方法
二、管理措施
第七章 蜜蜂保护措施
节 蜂病防治概述
一、蜜蜂疾病概况
二、蜜蜂健康管理
三、药物治疗措施
第二节 蜜蜂病害防治
一、蜜蜂营养病
二、幼虫腐臭病
三、囊状幼虫病
四、幼虫白垩病
五、成年蜜蜂螺原体病
六、成年蜜蜂微孢子虫病
七、成年蜜蜂麻痹病
八、成年蜜蜂爬蜂综合征
第三节 蜜蜂天敌控制
一、蜂螨
二、蜡螟
三、胡蜂
四、老鼠
五、蜘蛛
六、蟾蜍
七、其他天敌
第四节 蜜蜂毒害预防
一、植物毒害
二、药物毒害
三、环境毒害
第八章 蜜蜂授粉技术
节 蜜蜂授粉概况
一、蜜蜂授粉的重要贡献
二、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
第二节 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一、大田作物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二、设施栽培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第三节 蜜蜂授粉实例
一、蔬菜类蜜蜂授粉实例
二、瓜果类蜜蜂授粉实例
三、果树类蜜蜂授粉实例
四、作物类蜜蜂授粉实例
五、牧草类蜜蜂授粉实例
第四节 熊蜂、壁蜂授粉
一、温室番茄熊蜂授粉增产技术
二、果树利用壁蜂授粉增产技术
第九章 蜂产品生产技术
节 蜂蜜的生产
一、分离蜂蜜
二、生产巢蜜
第二节 蜂王浆的生产
一、计量蜂王浆的采集
二、计数蜂王浆的采集
第三节 蜂花粉的收集
一、脱花粉
二、收蜂粮
第四节 蜂胶的积累
一、蜂胶生产原理
二、操作规程
三、蜂群管理
四、包装与贮藏
五、优质高产措施
第五节 蜂毒的采集
一、蜂毒生产原理
二、操作规程
三、蜂群管理
四、包装与贮藏
五、优质高产措施
第六节 蜂蜡的榨取
一、蜂蜡生产原理
二、操作规程
三、蜂群管理
四、包装与贮藏
五、优质高产措施
第七节 蜜蜂虫的生产
一、蜂王幼虫的收集
二、雄蜂蛹和虫的生产
第十章 蜂产品的质量管理与销售
节 蜂产品基本知识
一、蜂产品的基本概念
二、蜂产品的理化性质
三、蜂产品的主要用途
第二节 蜂产品质量管理
一、非技术质量要求
二、技术性质量管理
第三节 蜂产品销售知识
一、定价与利润
二、渠道与方法
三、媒体与宣传
附录
附录A 养蜂管理办法(试行)
附录B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
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
编辑推荐
1.养蜂专家手把手教您成为养蜂能手
2.实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作者简介
李继莲,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副研究员,主任,女,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养蜂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所学专业为蜂学,2007年获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硕士学位,从事蜂病虫害方面的研究。201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在职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蜂学专业理论和养蜂管理实践知识。
2004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工作,从事蜂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目前是国内熊蜂病虫害方面的主要科研骨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50篇,其中SCI论文8篇,作者和通讯作者共28篇,参编著作2部,获发明专利1项,主持课题5项,总经费147万元。参与课题有10多项。
目录
章养蜂的基本操作
节调查蜜源
第二节蜂场场址选择
1蜜源情况
2适宜的小气候
3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4确保人、蜂安全
第三节蜂箱排列
1分散摆放
2分组排列
第四节选购蜂群
1购买时间
2蜂种的选择
3挑选蜂群
4定价付款
第五节蜂群检查
1准备工作
2检查蜂群
第六节调整蜂群
第七节迁移蜂群
第八节收捕分蜂群
1分蜂的原因
2分蜂团的收捕
3分蜂的预防和控制
第九节防止盗蜂
1发生盗蜂的原因
2盗蜂的识别
3盗蜂的预防
4制止盗蜂
第十节预防蜂螫
1养蜂管理
2设置标识
3处理蜂蜇
第十一节养蜂常用机具
1基本用具
2饲养管理用具
3蜂产品生产工具
4其他工具设备
第二章蜂群春季管理
节早春蜂群状况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1治螨
2蜂箱和巢脾的消毒
3换脾
第三节放王产卵
第四节促蜂排泄
第五节紧脾保温
1箱内保温(紧脾)
2箱外保温
第六节早春喂饲
1喂糖
2喂花粉
3喂水
第七节加脾扩巢
1扩大子圈
2加脾扩巢
3加继箱
……
第三章蜂群夏季管理
第四章蜂群秋季管理
第五章蜂群冬季管理
第六章中蜂的活框饲养
第七章花期蜂群生产管理
第八章产浆期的蜂群管理
第九章蜜蜂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农村书屋系列
目录
第1章 蜜蜂生物学特性1
1.1 蜜蜂是什么动物1
1.1.1 蜜蜂是无脊椎动物1
1.1.2 蜜蜂是无脊椎动物类中进化高水平的物种1
1.2 蜜蜂的分类地位2
1.3 家养蜜蜂的种类2
1.3.1 蜜蜂的形态3
1.3.2 蜂群的三种个体4
1.4 蜜蜂的习性8
1.4.1 营社会化群体生活8
1.4.2 个体繁殖和群体繁殖9
1.4.3 蜂巢内温、湿度调节10
1.4.4 蜂王的习性11
1.4.5 雄蜂的习性13
1.4.6 工蜂的工作和分工16
第2章 意大利蜜蜂养殖技术18
2.1 如何建立意大利蜜蜂养蜂场18
2.1.1 怎样购买蜂群18
2.1.2 选定蜂场场址18
2.1.3 购置饲养工具19
2.2 基本养殖技术24
2.2.1 蜂箱的排列和颜色24
2.2.2 蜂群的检查25
2.2.3 巢脾的建造和保存30
2.2.4 蜂群的合并与调整35
2.2.5 人工育王技术39
2.2.6 人工分群和蜂王的诱入41
2.2.7 分蜂热的控制和处理47
2.2.8 盗蜂的识别和控制50
2.2.9 双王群饲养技术53
2.2.1 0蜂群的移动和转地技术57
2.3 四季管理69
2.3.1 春季管理69
2.3.2 夏季管理71
2.3.3 秋季管理73
2.3.4 冬季管理78
2.4 蜂产品生产技术82
2.4.1 蜂蜜生产技术82
2.4.2 巢蜜的生产技术87
2.4.3 蜂王浆生产93
2.4.4 蜂花粉的生产99
2.4.5 蜂胶的生产104
2.4.6 蜂蜡的生产108
2.4.7 生产蜂毒技术111
2.4.8 授粉蜂群的租用和出售121
第3章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125
3.1 从自然蜂巢过渡到活框饲养的过箱技术125
3.1.1 收捕野生蜂群技术125
3.1.2 过箱操作125
3.2 活框饲养的蜂具128
3.2.1 蜂箱128
3.2.2 分(摇)蜜机129
3.3 活框饲养基本操作技术130
3.3.1 蜂箱的排列和移动130
3.3.2 蜂群的检查130
3.3.3 蜂群的合并132
3.3.4 人工分群133
3.3.5 蜂王的诱入134
3.3.6 自然分蜂及飞逃蜂团的收捕136
3.3.7 盗蜂及其防止技术137
3.3.8 工蜂产卵的识别和处理139
3.3.9 蜂群的喂饲140
3.3.1 0造脾技术与巢脾的保存142
3.3.1 1蜂群的保温及遮荫144
3.4 人工育王技术145
3.4.1 人工育王的条件146
3.4.2 育王用具146
3.4.3 移虫操作148
3.4.4 培育群的管理149
3.4.5 交尾的组织和管理150
3.5 活框饲养的饲养管理152
3.5.1 流蜜期管理152
3.5.2 短途转地放养管理152
3.5.3 四季管理154
3.6 产品生产技术162
3.6.1 分离蜜生产162
3.6.2 巢蜜生产165
3.6.3 生产王浆166
3.6.4 生产花粉168
3.6.5 蜂蜡生产169
3.6.6 生产蜂毒171
3.6.7 出售和租用授粉蜂群172
第4章 病虫害防治174
4.1 传染性病害174
4.1.1 慢性麻痹病174
4.1.2 囊状幼虫病176
4.1.3 美洲幼虫腐臭病179
4.1.4 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181
4.1.5 孢子虫病183
4.1.6 白垩病184
4.2 寄生性虫害187
4.2.1 大、小蜂螨病187
4.2.2 巢虫(蜡螟)190
4.3 其他病虫害193
4.3.1 胡蜂193
4.3.2 绒茧蜂194
4.3.3 蚂蚁195
4.3.4 痢疾病195
4.4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处理196
4.4.1 症状196
4.4.2 预防方法196
4.5 提高蜂群抗病能力的措施197
参考文献198
序
前言
章 认识蜜蜂
节 蜜蜂概述
一、蜜蜂的概念
二、蜂群的组成
三、蜜蜂的巢穴
四、蜜蜂的食物
第二节 蜜蜂形态
一、卵、幼虫和蛹
二、成虫的外部形态
三、内部结构与生理
第三节 蜜蜂习性
一、蜜蜂的活动特点
二、食物采集与加工
三、蜜蜂的语言信息
四、蜜蜂与气候环境
五、蜜蜂的个体活动
六、蜜蜂的群体生活
第四节 蜜蜂资源
一、蜜蜂的品种及特征
二、蜜蜂的近
第二章 养蜂工具
节 基本工具
一、蜂箱
二、巢础
第二节 生产工具
一、取蜜与产浆器械
二、脱粉与集胶工具
三、采毒与制蜡器具
第三节 辅助工具
一、管理与防护工具
二、饲喂与上础工具
三、限王与搜捕工具
四、运蜂与保蜂工具
第三章 蜜源植物
节 蜜源植物概述
一、蜜源植物的概念
二、蜜源植物花的结构特征
三、蜜源植物泌蜜和散粉机理
四、影响植物泌蜜和散粉因素
五、蜜源植物的分类与调查
第二节 主要蜜源植物
第三节 辅助蜜源植物
第四节 有害蜜源植物
第四章 基本管理技术
节 建立养蜂场
一、蜂群的获得
二、场址的选择
三、蜂群的摆放
第二节 蜂群的检查
一、箱外观察
二、开箱检查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修、贮巢脾
一、巢脾的修造
二、巢脾的保存
第四节 蜂群的饲喂
一、喂液体饲料
二、喂花粉
三、喂水
四、喂蜂王浆
第五节 蜂群的转运
一、运前准备
二、装车起运
三、途中管理
四、卸车管理
第六节 其他日常管理
一、合并蜂群
二、防止盗蜂
三、防止工蜂产卵
第五章 周年管理措施
节 繁殖期管理
一、春季繁殖管理
二、夏季繁殖管理
三、秋季繁殖管理
第二节 生产期管理
一、春、夏蜜蜂的生产管理
二、南方秋、冬蜜蜂的生产管理
三、分蜂热的预防与解除
第三节 断子期管理
一、冬季断子管理
二、夏季断子管理
第四节 科学管理中蜂
一、活框养中蜂
二、无框养中蜂
第六章 良种繁育
节 育种素材
一、中华蜜蜂
二、西方蜜蜂
第二节 蜂种改良
一、引种与选种
二、蜂种的杂交
三、选育抗螨蜂
第三节 培育蜂王
一、挑选种群与种蜂培育
二、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
三、更换蜂王
第四节 人工分蜂
一、分群方法
二、管理措施
第七章 蜜蜂保护措施
节 蜂病防治概述
一、蜜蜂疾病概况
二、蜜蜂健康管理
三、药物治疗措施
第二节 蜜蜂病害防治
一、蜜蜂营养病
二、幼虫腐臭病
三、囊状幼虫病
四、幼虫白垩病
五、成年蜜蜂螺原体病
六、成年蜜蜂微孢子虫病
七、成年蜜蜂麻痹病
八、成年蜜蜂爬蜂综合征
第三节 蜜蜂天敌控制
一、蜂螨
二、蜡螟
三、胡蜂
四、老鼠
五、蜘蛛
六、蟾蜍
七、其他天敌
第四节 蜜蜂毒害预防
一、植物毒害
二、药物毒害
三、环境毒害
第八章 蜜蜂授粉技术
节 蜜蜂授粉概况
一、蜜蜂授粉的重要贡献
二、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
第二节 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一、大田作物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二、设施栽培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第三节 蜜蜂授粉实例
一、蔬菜类蜜蜂授粉实例
二、瓜果类蜜蜂授粉实例
三、果树类蜜蜂授粉实例
四、作物类蜜蜂授粉实例
五、牧草类蜜蜂授粉实例
第四节 熊蜂、壁蜂授粉
一、温室番茄熊蜂授粉增产技术
二、果树利用壁蜂授粉增产技术
第九章 蜂产品生产技术
节 蜂蜜的生产
一、分离蜂蜜
二、生产巢蜜
第二节 蜂王浆的生产
一、计量蜂王浆的采集
二、计数蜂王浆的采集
第三节 蜂花粉的收集
一、脱花粉
二、收蜂粮
第四节 蜂胶的积累
一、蜂胶生产原理
二、操作规程
三、蜂群管理
四、包装与贮藏
五、优质高产措施
第五节 蜂毒的采集
一、蜂毒生产原理
二、操作规程
三、蜂群管理
四、包装与贮藏
五、优质高产措施
第六节 蜂蜡的榨取
一、蜂蜡生产原理
二、操作规程
三、蜂群管理
四、包装与贮藏
五、优质高产措施
第七节 蜜蜂虫的生产
一、蜂王幼虫的收集
二、雄蜂蛹和虫的生产
第十章 蜂产品的质量管理与销售
节 蜂产品基本知识
一、蜂产品的基本概念
二、蜂产品的理化性质
三、蜂产品的主要用途
第二节 蜂产品质量管理
一、非技术质量要求
二、技术性质量管理
第三节 蜂产品销售知识
一、定价与利润
二、渠道与方法
三、媒体与宣传
附录
附录A 养蜂管理办法(试行)
附录B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
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这套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了解“高效养蜂”的精髓,希望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产出。我非常关注“良种繁殖”这一块,因为我知道好的蜂种是高产高效的基础。我想知道,如何才能辨别和选择那些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蜂王和工蜂?有没有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在不破坏蜂群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良种的筛选和培育?我还对“科学饲养”的具体措施很感兴趣,希望能够了解如何根据蜜蜂的生理需求,提供最适宜的生存环境。这包括但不限于合适的巢箱设计、科学的喂养方案(包括自制饲料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蜂群的疾病和虫害。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干货”,比如不同季节的饲养要点、如何处理蜂群的过冬问题、以及如何最大化蜂群的繁殖速度,这些都是我最迫切想知道的。
评分我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片自己的小果园,然后让蜜蜂来为我的果树授粉,这样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体验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这套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对“如何让蜜蜂为果园服务”的期待。我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吸引蜜蜂来到我的果园,并且让它们乐于停留、勤于工作?是不是需要种植一些特定的蜜源植物?不同季节适合种植哪些蜜源植物?这些植物对蜜蜂的吸引力有多大?此外,我还想知道,如果我的果园里有其他小动物,比如鸟类或者益虫,它们会不会对蜜蜂产生不利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比如如何创造一个对蜜蜂友好的环境,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来最大化蜜蜂的授粉效益。我对“授粉蜂产品生产”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希望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关于蜂巢管理、蜂蜜采集、花粉收集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南,甚至是如何将这些蜂产品进行初步的加工和储存,让我能够享受到自己劳动的甜蜜果实。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实用”和“深入”。我之前零散地看过一些养蜂的视频和文章,但总感觉浮于表面,缺少一些关键的细节。我特别想知道“良种繁殖”的具体操作流程。什么样的蜜蜂才算得上是“良种”?如何通过选育来培育出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良蜂种?有没有一些具体的选育标准和技术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指导,让我能够理解如何进行蜂王的选择、交配以及新蜂群的建立。此外,对于“高效养殖”,我希望找到一些能够显著提升产量和效益的秘诀。比如,如何通过优化巢箱结构来提高蜂群的繁殖能力?如何利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来减少蜂群的损耗?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蜂产品的生产?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
评分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热情的学生,我对蜜蜂这个微小却极其重要的生物充满了敬畏。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将科学原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书籍,来系统地学习关于蜜蜂的一切。我特别希望了解蜜蜂的生理构造和感知能力,例如它们是如何通过触角、复眼来感知世界,它们是否有嗅觉,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我还对蜜蜂的免疫系统和疾病防治很感兴趣,希望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关于常见蜜蜂疾病的识别、预防以及治疗方法。现代养蜂越来越注重“科学饲养”,我希望能在这套书中学习到如何根据蜜蜂的生理节律和环境变化,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比如,不同季节的饲料配比、巢箱的搭建和维护、蜂群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带我一步步走进蜜蜂养殖的科学世界,让我能真正理解“科学”二字背后的深意。
评分收到这套书,真让人眼前一亮!一直对养蜂充满好奇,但又怕无从下手。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就非常吸引人,纸张质量不错,印刷清晰,看着就感觉内容会很扎实。我个人对蜜蜂的生物习性、蜜蜂的社会结构以及它们如何采集花蜜酿造蜂蜜的过程一直很着迷,但总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我更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蜜蜂的“家庭生活”,比如蜂群是如何分工合作的,蜂王、工蜂、雄蜂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的生命周期又是怎样的。我还想知道,不同品种的蜜蜂在性格、采蜜能力、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有什么区别,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介绍,那将是极大的福音。另外,我对蜜蜂授粉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也很有兴趣,希望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关于蜜蜂授粉的详细讲解,比如如何让蜜蜂更有效地为农作物授粉,以及不同农作物对蜜蜂授粉的需求差异。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且引人入胜的视角,让我对蜜蜂的世界有一个更深刻、更生动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