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
关注健康、养生人群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专门为普通读者设计的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常见病穴位按摩疗法指导书。作者结合数十年临床和教学经验,将复杂的经络、穴位、按摩内容化繁为简,从全身400多个穴位中精选50多个特效穴,组合搭配,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全书采用彩色真人示范大图,按摩手法、力度和时间均有图标提示,真正让读者看得懂,取得准,学得会,用得好。
《指尖上的健康:按对穴位治好病》简单有效,图文并茂,花钱不多,请到私人按摩医师。
目录:
第一章特效穴位打开身体大药库
每个穴位都是治病点
穴位,经络之气的居所
穴位的治疗作用
什么是特效穴
找准穴位的4种方法
简便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法
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按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原则
家庭按摩注意事项
体位正确有助于按摩
使用按摩介质可提高疗效
家庭按摩的辅助用品
图解常用按摩手法
按法
揉法
推法
拍法
捏法
点法
抖法
击法
掐法
第二章54个养生保健特效穴
肺经特效穴
中府穴
尺泽穴
孔最穴
列缺穴
大肠经特效穴
合谷穴
曲池穴
手三里穴
迎香穴
胃经特效穴
四白穴
下关穴
足三里穴
丰隆穴
脾经特效穴
三阴交穴
地机穴
阴陵泉穴
血海穴
心经特效穴
少海穴
神门穴
小肠经特效穴
少泽穴
后溪穴
听宫穴
颧髎穴
膀胱经特效穴
天柱穴
风门穴
肺俞穴
肝俞穴
承山穴
委中穴
肾经特效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心包经特效穴
内关穴
劳宫穴
三焦经特效穴
阳池穴
支沟穴
耳门穴
肩髎穴
胆经特效穴
风池穴
带脉穴
环跳穴
阳陵泉
肝经特效穴
太冲穴
行间穴
督脉特效穴
命门穴
大椎穴
百会穴
水沟穴
任脉特效穴
关元穴
气海穴
神阙穴
膻中穴
四季养生特效穴
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第三章特效穴按摩治疗常见病
常见疾病
头痛
百会穴
头维穴
天柱穴
感冒
风池穴
大椎穴
风门穴
急性扁桃体炎
中府穴
合谷穴
商阳穴
慢性咽炎
天突穴
照海穴
少商穴
咳嗽
肺俞穴
中府穴
尺泽穴
呃逆
期门穴
上脘穴
膈俞穴
腹胀
天枢穴
中脘穴
梁门穴
食欲不振
不容穴
承满穴
脾俞穴
鼻塞
迎香穴
咽喉痛
天突穴
牙痛
内庭穴
颊车穴
颧髎穴
失眠
神门穴
照海穴
视力减退
当阳穴
承泣穴
耳鸣
阳谷穴
耳门穴
听宫穴
晕车、晕船
水沟穴
内关穴
眩晕
率谷穴
头窍阴穴
鼻出血
迎香穴
太溪穴
迎风流泪
四白穴
眼睛疲劳
承泣穴
四白穴
瞳子髎穴
便秘
中脘穴
大肠俞穴
支沟穴
口臭
大陵穴
劳宫穴
口腔溃疡
承浆穴
角孙穴
心悸
少冲穴
郄门穴
手足冰凉
阳池穴
慢性病、中老年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尺泽穴
鱼际穴
列缺穴
支气管哮喘
神阙穴
定喘穴
孔最穴
慢性鼻炎
迎香穴
合谷穴
印堂穴
慢性胃炎
中脘穴
梁门穴
足三里穴
结肠炎
小肠俞穴
梁丘穴
胃俞穴
贫血
血海穴
肝俞穴
脾俞穴
胃下垂
胃俞穴
下脘穴
慢性肾炎
肾俞穴
下极俞穴
水分穴
慢性胆囊炎
胆俞穴
阳陵泉穴
糖尿病
足三里穴
阳池穴
腕骨穴
高血压
涌泉穴
太冲穴
悬钟穴
高脂血症
大椎穴
脾俞穴
丰隆穴
冠心病
内关穴
极泉穴
心俞穴
半身不遂
风市穴
中渎穴
阳溪穴
面瘫
温溜穴
偏历穴
颊车穴
肥胖症
梁门穴
天枢穴
水道穴
关节、脊柱相关疾病
急性腰扭伤
外关穴
委中穴
水沟穴
颈椎病
肩外俞穴
大杼穴
天宗穴
落枕
后溪穴
肩井穴
腕骨穴
这本书真是让人茅塞顿开,我一直对中医的经络和穴位理论感到既好奇又有些敬畏,总觉得那是高深莫测的学问,不是普通人能轻易掌握的。然而,这本书的作者用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把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了我们可以理解和操作的具体步骤。尤其是书中对“找穴位”的描述,简直是手把手教学,不再是那种模糊的“在某个骨头下方三寸”的描述,而是结合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参照物,比如指的宽度、关节的位置,甚至是一些体表的纹理,这点对我这个“穴位小白”来说太友好了。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指示按压了几个平时容易酸痛的部位,比如合谷穴和足三里,那种酸、麻、胀、重的得气感清晰可见,持续了几天后,我发现自己早晨起来的疲惫感明显减轻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强调的“持之以恒”和“力度适中”,避免了很多人自己乱按一通可能造成的误伤,真正做到了将传统医学的智慧融入到日常自我保健中,让人感到既科学又踏实。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健康真的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需要事事都依赖昂贵的诊疗或者复杂的药物。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穴位,而是围绕着一些我们日常最常遇到的“小毛病”来展开的,比如失眠多梦、肠胃不适、季节性过敏等等。它提供了一种立竿见影的“急救箱”思路。我记得有一次晚上突发性的偏头痛,正准备翻箱倒海找止痛药时,突然想起来书里介绍的太阳穴和风池穴的按压方法。我立刻照做,虽然疼痛没有瞬间消失,但在按压过程中那种紧张感得到了极大的舒缓,坚持了大约十分钟,那种让人抓狂的搏动感明显减弱了。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更像是一本“生活工具书”,随时可以翻阅,而且讲解的每一个穴位都配有清晰的插图或者照片,确保读者不会按错位置,这种注重细节的态度,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穴位知识的增加,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作者似乎在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们,身体会说话,很多病痛的信号都是身体发出的“小提醒”,如果我们能及时注意到这些信号,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即按压相应的穴位),就能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麻烦。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体质辨识”的那一部分,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比如我总是湿气重,容易犯困,以前总怪天气闷热,但书里指出,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并推荐了几个健脾祛湿的常用穴位。这种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痛,而是主动地去管理自己的健康状态。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在自己身上比对着寻找穴位,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互动性和自我探索的乐趣,绝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个人非常欣赏,它没有那种传统医学书籍的故作高深,也没有市井小报的夸张宣传,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知心朋友”般的口吻。它让“穴位疗法”从神坛上走下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举个例子,当介绍到“缓解眼睛疲劳”的穴位时,作者不仅告诉了我们按哪里,还细致地描述了按压时应该配合怎样的呼吸节奏——缓慢的深呼吸。这种将“心法”与“手法”结合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穴位按摩的疗愈效果。我发现,当自己带着一种放松、专注的心态去按压时,身体的反应会更积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运用最原始的工具——自己的双手,去倾听和照顾身体的需求,这比任何高科技产品都来得更可靠、更贴心。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养生和穴位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浮于表面,要么夸大其词,要么内容陈旧。但《指尖上的健康》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介绍穴位的同时,非常强调“时机”和“状态”的重要性。比如,它会详细说明某些穴位在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按效果最佳,或者在情绪紧张时如何通过特定的手法来疏导。这表明作者对人体的生理节律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按了就有用”。我尝试了书中推荐的“睡前放松操”,那是一组特定穴位的组合按压,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效果立竿见影,我入睡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深睡眠的时间也延长了。这本书的深度体现在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上,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对症下药”的精准性,而不是盲目地揉搓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