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健身丛书 孙永武 9787533543488

太极拳——运动健身丛书 孙永武 978753354348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永武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武术
  • 健身
  • 运动
  • 健康
  • 养生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化
  • 孙永武
  • 运动健身丛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3543488
商品编码:2950352177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拳——运动健身丛书

定价:19.80元

作者:孙永武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335434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太极拳是一种比较柔和缓慢、重意轻力、练内的拳术,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效,练习者众多。孙永武编著的《太极拳》针对初学者,以图解的方式教授太极拳基本功、基本技法,以及初级套路、中级套路的习练,在每一动作介绍中特别强调易犯错误及技术规范。

目录


一、太极拳概述
(一)太极拳基础知识
(二)太极拳入门的基本要求
1.学习太极拳的总体要求
2.太极拳套路练习的基本要求
二、太极拳基本技法
(一)身体姿势的基本要求
1.头、颈
2.胸、背
3.腰
4.脊
5.臀
6.上肢
7.下肢
(二)基本动作
1.手型
2.手法
3.步型
4.步法
5.腿法
6.身法
7.眼法
三、太极拳基本功练习
(一)桩功练习
1.身型桩
2.步型桩
3.升降桩
4.平动桩
(二)手法基本功练习
1.拥按练习
2.搂推练习
3.架推练习
(三)步法基本功练习
1.前进步练习
2.退步练习
3.侧行步(横步)练习
(四)腿法基本功练习
(五)太极拳单式基本功练习
1.揽雀尾
2.野马分鬃
3.搂膝拗步
4.左右穿梭
5.云手
四、八式太极拳套路图解
1.卷肱势
2.搂膝拗步
3.野马分鬃
4.云手
5.金鸡独立
6.左右蹬脚
7.揽雀尾
8.十字手
五、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图解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附录
1.王宗岳太极拳论
2.打手歌
3.十三势行功歌
4.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
5.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太极拳——运动健身丛书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内容详实的太极拳入门与进阶指导书籍,由著名武术家孙永武先生倾力编著。全书以推广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为宗旨,力求将这项古老而迷人的东方运动的精髓,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第一部分: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在正式进入太极拳的练习之前,本书首先会带领读者追溯太极拳悠久的历史渊源。我们将一起探寻太极拳的起源传说,了解其与道家哲学、阴阳学说的深厚联系。从最初的萌芽,到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流派,如陈式、杨式、武式、吴式等,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些主要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帮助读者对太极拳的宏观脉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这一部分还将阐述太极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民间武术,到如今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和文化符号,太极拳的魅力是如何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我们会提及太极拳在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压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与核心概念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本书将详细解读太极拳练习中至关重要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我们会从“太极”本身的哲学意义出发,解释其在武术中的体现,即“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等核心思想。 阴阳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深入剖析阴阳相对、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如何体现在动作的开合、虚实、刚柔转换之中。例如,动作的“开”与“合”、“进”与“退”、“起”与“落”等,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体现。 劲力与意念的结合: 强调太极拳并非单纯的肢体运动,而是意念引导下的内劲运动。我们将解释什么是“劲”,如何通过周身协调来产生和传递劲力,以及意念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如何做到“用意不用力”。 “松”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松”在太极拳中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放松身体来达到“用意不用力”的境界。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这是太极拳练习的关键。 “沉”与“根”的理解: 解释如何通过重心下沉、脚下生根来获得稳固的下盘,从而更好地发力与卸力。 “圆活”的走势: 阐述太极拳动作的弧形、螺旋走势,以及为何要追求“圆活”的动作,这有助于劲力的连贯和传递。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讲解太极拳独特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以及如何将呼吸与动作的开合、起落、快慢自然配合,做到“气沉丹田”,以气息助内劲。 第三部分: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与要领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将系统地介绍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和各项要领。我们将以最直观、最易学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基本功训练: 详细讲解站桩、揉八法等基础功法。站桩是太极拳的根基,通过站桩可以培养稳固的下盘、沉肩坠肘、松腰坐胯等基本功。揉八法则能够帮助读者体验和感受劲力的起承转合。 手型、步型、身法讲解: 手型: 讲解太极拳常见的几种手型,如拳、掌、勾、指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动作中的运用。 步型: 演示马步、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基本步型,并强调步型转换的平稳与流畅。 身法: 讲解身法的重要性,包括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坐胯、顶颈提裆等,以及这些身法如何与动作配合,形成浑圆的劲力。 动作分解与要领提示: 针对太极拳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本书将进行详细的分解教学。例如,我们会以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中的经典套路为例,逐一讲解其动作名称、方向、劲力特点、身体姿态、呼吸配合等。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将配以清晰的图示或照片,并标注关键的练习要领。 例如,对于“起势”的讲解,会详细阐述如何从放松站立开始,意念如何引导,身体如何协调运动,重心如何变化,气息如何配合,最终达到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 再如,“金刚捣碓”的讲解,会分析其圆活的走势、腰马的带动、力量的爆发与收敛,以及如何通过这个动作来体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过”的妙理。 劲力导引与发力技巧: 深入探讨如何在练习中体会和运用劲力,如何实现腰马合一,以腰脊带动四肢,如何学会“节节贯穿”和“彼劲打我,我亦打彼”。 套路练习指导: 建议读者从简短的初级套路开始练习,逐步过渡到中级、高级套路。书中会提供一些经典的初级套路(如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等)的动作序列和重点讲解,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练习体系。 对练(推手)入门: 简单介绍太极推手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入门方法,让读者了解太极拳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第四部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与养生之道 太极拳之所以广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显著的健身效果和深刻的养生内涵。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太极拳如何通过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积极影响。 身体健康方面: 增强心肺功能: 慢速、连贯的动作和深长的呼吸,有助于提高心肺的耐力和功能。 改善肌肉力量与柔韧性: 动作的开合、伸展,以及长时间的保持,能够锻炼全身肌肉,同时保持肌肉的柔韧性。 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 身体的放松与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 缓解关节压力: 与其他高强度运动不同,太极拳动作轻柔,避免了对关节的过度冲击,反而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保护关节。 改善平衡能力与协调性: 频繁的重心转移和身体的精细控制,能够显著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四肢协调性,降低跌倒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人益处显著。 预防和康复多种疾病: 提及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以及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与精神层面: 舒缓压力,减轻焦虑: 专注的练习过程,将人的思绪从日常的烦恼中抽离,进入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 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 记住套路动作、体会动作要领,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良好的记忆力,长期练习能够有效提升这些能力。 培养耐心与毅力: 太极拳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激发内在的平静与和谐: 随着对太极拳哲学的深入理解和练习的深入,人们能够逐渐体会到身心合一、内外和谐的境界,达到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养生之道: “天人合一”的理念: 探讨太极拳如何体现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养生理念。 “四季养生”的应用: 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季养生理论,指导读者如何在不同季节调整太极拳的练习方式和侧重点。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理论的联系: 简单介绍太极拳练习如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第五部分:常见问题解答与进阶建议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克服练习中的困难,本书最后一部分将解答一些常见的练习疑问,并为有志于更深入学习的读者提供进阶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我身体不协调,能学会太极拳吗?” “我的年纪大了,还能练太极拳吗?” “练太极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如何避免练习中的误伤?” “我应该选择哪个流派的太极拳?” 进阶学习建议: 寻找合格的教练: 强调拜师学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经验丰富、教学负责的教练。 坚持规律练习: 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并持之以恒。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读者在练习的同时,多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参加交流活动: 建议读者参加当地的太极拳俱乐部或武术协会的交流活动,与同好切磋,共同进步。 理解太极拳的深层含义: 鼓励读者不仅仅停留在动作层面,更要体会太极拳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和人生哲理。 本书力求成为每一位想要了解、学习和实践太极拳的读者的最佳伴侣。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都能够从中受益。通过孙永武先生的悉心指导,您将不仅学会一套优美的拳法,更能感受到太极拳带给您的健康、活力与内心的平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太极拳作为国粹,其传承和发展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我非常关注作者是如何在保持太极拳核心精髓——“松、沉、圆活”的基础上,去适应当代健身潮流的。比如,书中是否探讨了太极拳与普拉提、瑜伽等其他流行健身方式的异同?如果能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太极拳在提升关节活动度和核心稳定性方面的独特优势,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都会大大提升。我特别希望看到,作者有没有尝试将某些传统口诀用现代生理学术语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这能帮助我们这一代人,在理解这些古老智慧的同时,建立起基于科学的信心。如果这本书能成为一座连接传统武学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的桥梁,那么它就不再仅仅是一本拳谱,而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健康的哲学指南。

评分

这本关于运动健身的丛书,我最近在书店偶然翻阅,立刻被它那份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力量感的封面设计所吸引。虽然我对太极拳本身接触不多,但书名“运动健身”的定位,让我对它能如何系统地指导日常锻炼充满了好奇。我更倾向于那种图文并茂,讲解清晰的入门书籍,毕竟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和内在的韵律比单纯的理论堆砌要重要得多。我希望作者能用最直白的语言,将太极拳那看似玄奥的哲学融入到实操层面,而不是让人感觉像在研读一本古代典籍。尤其是对于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这是衡量一套拳法是否入门的关键,如果能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详尽的分解步骤,那就太棒了。我特别关注那些针对现代人常见问题的训练方案,比如久坐带来的腰椎和颈椎不适,太极拳的柔和运动是否真能起到缓解甚至改善的作用。一个好的健身书籍,不光要教你“怎么做”,更要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那种对身体力学的深度剖析,才是区分优秀与平庸的关键所在,期待它能在这方面给我带来惊喜。

评分

从排版和装帧设计角度来看,我总觉得很多运动健身书籍在实用性上做得不够到位。比如,打开书本后,如果需要双手按着才能看清内容,或者插图太小、角度单一,练习时就会非常不方便。我希望这本丛书在视觉呈现上能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例如,如果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动作,最好能提供侧面、正面、俯视等多角度的分解图,甚至可以考虑加入二维码链接到配套的视频示范,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此外,关于“循序渐进”的设计,我觉得非常关键。比如,一套拳法,如果能在书中被清晰地划分为“基础入门篇(10分钟)”、“中级掌握篇(20分钟)”和“完整练习篇(40分钟)”,让我可以根据每天的时间安排灵活选择,那无疑会大大增加我的练习频率。如果它只是一味地展示套路,而缺乏时间维度上的细分指导,那么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很可能变成一本“看而不练”的装饰品。

评分

我是一个资深的武术爱好者,对国内各大流派的拳法都有所涉猎,但这本丛书的出现,让我对“运动健身”这个切入点感到一丝新鲜。通常市面上的太极拳书籍,要么过于侧重传统套路和历史渊源,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罗列招式名称,很少有能真正结合现代运动科学来分析太极拳的内在机制。我尤其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桩功”和“发劲”这两个核心环节的。桩功的持续力和稳定性,是内家拳的基石,如果能结合心率监测或者肌肉激活的现代概念来阐释,想必会更具说服力。此外,发劲,那种瞬间爆发却又浑然一体的内在力量,如果能通过图示或更精密的动作轨迹分析来呈现,对我们这些追求技进的习练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更期待看到作者在不同身体素质人群中如何调整训练强度和节奏的建议,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恢复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训练法往往效果平平。

评分

说实话,我买书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对提升睡眠质量和减轻日常焦虑的渴望。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精神上的疲惫感远超体力上的劳累。我听说太极拳的“静功”和“意守”对调节神经系统非常有益。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非常清晰的、可以在家中随时进行的“放松导引”练习,而不是要求我必须完整地学习一套复杂长拳。理想中的评价标准是:我能否仅凭书上的文字和插图,就能准确地找到身体的放松点,并进入一种近似冥想的状态。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关于“气感”的描述和自我感知的方法,那就更好了,即便是科学解释下的气感,也能帮助我更好地去感受身体内部的流动。对于我这种零基础的都市白领来说,操作性比理论深度重要一百倍,如果它能成为我“精神按摩师”,那它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