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英汉大词典(第二版) | ||
| 定价 | 466.00 |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3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陆谷孙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2458 | |
| 字数 | 17000000 | |
| ISBN编码 | 9787532742035 9787532749058 | |
| 重量 | 6.8kg | |
修订说明
序
1 本例
汉语拼音音节查字表
汉语拼音查字表
部首查字表
笔画查字表
汉英大词典正文
附录一 汉语拼音方案
附录二 计量单位表
附录三 化学元素表
附录四 世界各国、地区、首都(或首府)及货币名称表
附录五 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附录七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附录八 奥林匹克运动主要项目及相关组织
主要参考资料
《英汉大词典》曾荣获首届图书奖等多个奖项,是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
《英汉大词典》(第2版)由陆谷孙为首的专家们在第壹版的基础上,倾五年之力,经大规模增补修订而成。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主编并领衔修订。收录词条22万,覆盖面广,查得率高,释义力求精准。增补新词、新义约2万条,及时描记**语言动态。例证近24万条,典型示范,举一反三,译文通达。承载大量语法、语用信息,兼顾学习型词典特征和百科信息。附录更新,图文并茂,兼具实用性和知识性。
汉英大词典(第3版)》是由英语学家、词典编纂专家吴光华先生主编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汉英类词典。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两个版本,累计印数达10万册,曾获第8届中国图书奖,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与读者口碑。译文社获得第3版的版权后,在吴光华先生的领衔下,组织各地的专家,对原词典做了精心的修订。第3版共收主词条24万条,新增新词新义1万5千条,总字数增加到1600万;并特别注重收集近年来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新词新义,如“首席执行官”、“厄尔尼诺现象”、“疯牛病”、“猪流感”、“不折腾”、“躲猫猫”等。《汉英大词典》(第3版)的出版,将译文出版社大型综合性汉英词典编篡领域的空白;同时,可与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构成姊妹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适用于外语工作者、翻译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师、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英语自学者、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外籍教师及海外海域学习者、汉学家等。是反映汉英科研成果的、语文性和科技性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工具书。
说实话,我购买这套词典主要是冲着“陆谷孙主编”这个名头去的,毕竟在词典编纂界,这算是一个金字招牌了。拿到书后,我立刻对比了几个我常用但总觉得解释不够透彻的生僻词组。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解释词源和历史演变方面的处理。它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深度的挖掘,对于那些希望真正掌握英语,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翻译层面的读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比如,某些带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其他词典可能只给出一个现代的、扁平化的翻译,而这套书则会附带简短的背景介绍,让你在记忆词汇的同时,也同步吸收了相关的文化知识。版式设计也值得称赞,虽然词条密集,但通过科学的字体对比和布局安排,查找起来并不费力。相比那些只追求简洁而牺牲信息量的工具书,这套书的取舍显然是更倾向于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唯一略感遗憾的是,由于信息量巨大,个别专业术语的收录可能仍有遗漏,但考虑到它庞大的体量,这已经是瑕不掩瑜了。它更像是一部小型语言百科全书,而不是单纯的字典。
评分说实话,过去我用过好几本大部头的英汉词典,要么是释义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变化;要么是收录的当代新词、网络词汇严重不足,导致在阅读近期的英文资讯或文献时捉襟见肘。这套第二版,在收录新词方面显示出了极强的活力和前瞻性。它并非盲目追赶潮流,而是审慎地挑选那些已经具有一定使用频率和稳定性的新词汇和新表达。例如,一些近年来在科技界或社会学领域兴起的新术语,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相对靠谱的解释和翻译。这对于需要紧跟国际前沿信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向有保证,纸张的厚度适中,即使在室内自然光下阅读,也不会出现反光或费眼的情况,长时间查阅的舒适度是相当高的。它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与时代的适用性,使得它既可以作为严肃的研究工具,也可以作为日常阅读的有力支撑。这种跨越不同领域和时间维度的兼容性,是很多同类工具书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英汉大词典》第二版,陆谷孙主编,着实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我入手的是精装版本,拿到手时那种厚重感和书页的质感就让人对它的内容充满信心。作为一名长期与英文打交道的学习者,我深知一本好的词典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初次翻阅,我立刻被它那详尽的释义和丰富的例证所吸引。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多义词和习语时,它提供的语境区分极其精妙,避免了许多望文生义的尴尬。比如,面对一个看似简单的动词,它能列出从最基础到最专业领域的不同用法,并且每一个义项都有地道的英汉对照例句作为支撑,这对于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我查阅其他词典找不到的、偏向于学术或特定行业(比如法律、金融)的词汇,在这本词典里都能找到较为精准的解释。精装版的装帧也确实耐用,经常翻阅的词典,活页或者纸张易损都是大问题,这套书的装订质量让人放心,可以经受住日常高强度的使用考验。总而言之,它体现了编纂者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严谨态度,是提升英文理解力与表达力的利器,绝非市面上那些敷衍了事的网络词汇速查工具可比拟。
评分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的“工具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检索的便捷性。虽然是两卷本的厚书,但其内部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称赞。无论是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主词条,还是辅助索引的设置,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我曾经为了找一个非常冷僻的短语,在其他工具书中耗费了大量时间,但在这套词典中,通过合理的词条分类和交叉引用,我很快就定位到了所需信息。此外,精装版的封面设计虽然朴素,却透着一股沉稳的书卷气,放在书架上就是一种视觉上的镇定剂。对于习惯于实体书查阅的人来说,这种“触手可及”的确定感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它不像电子词典那样容易被其他信息流干扰,查阅过程是一个专注、深入的认知过程。它更像是我的“语言伙伴”,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数据库。每次合上书本,都有一种踏实感,仿佛对所查阅的知识点已经有了更立体、更牢固的把握。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对学习者投入时间的最好回报。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英语教师,我的学生们经常会问到一些非常细微的同义词辨析问题,比如 "affect" 和 "effect" 在特定语境下的微妙区别,或者几组近义形容词(如 "large," "big," "great," "vast")在程度和侧重点上的差异。这套《英汉大词典》的第二个版本,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是简单地并列给出几个近义词的中文解释,而是会针对性地给出对比性的例句,甚至会用注释的形式明确指出它们在使用频率、感情色彩或语法结构上的倾向性。这种精细化的处理,极大地帮助我的教学工作,也让我的学生们对英语的理解不再是僵硬的对应关系,而是更具弹性和语境感。我特别喜欢它在“词条扩展”部分的设计,很多时候,一个词条下方会链接到相关的固定搭配、俚语或惯用语,形成了一个知识网,而不是孤立的点。这使得查找一个词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次全面的语言知识拓展,非常高效。这本书真正体现了“工具书的最高境界在于引导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