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七田真胎教法
作者:七田真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版次 1
印刷时间:2016年5月 印次 1
ISBN:9787122259059
字数:82
页码:19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6元
编辑推荐
目前,有些人对胎教持有反对意见,这是因为他们错误了理解了胎教这个概念,胎教不是对胎儿灌输知识,而是与胎儿进行心灵的沟通。七田真认为: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进行胎教,妈妈的耐心和关爱,会让宝宝产生母子一体感。妈妈每天与胎儿进行心灵和语言的交流、传递关爱,也使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爱与被爱的人。
媒体评论
女儿人生中**个无比热爱的老师正是来自七田真。它为我们打开一扇探索人类大脑神秘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令人无限惊喜的成长密码。谢谢七田真!
——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晓楠
现代记者必须把文字和图片数据处理能力结合在一起,左右脑必须协调工作。但培养一个人的这种能力并不容易。通过右脑学习法,很小的孩子也能处理复杂的任务、也能产生全新的创意。——清华大学教授,曾5次被普利策奖提名李米勒(美)
科学的养育方式和早期的潜能开发,会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此次有机会把“七田真”这样优秀、成熟、专业的早教知识推荐给大家,我是非常高兴的,也希望这一系列的书籍能给妈妈和宝宝们更多的指导,哪怕仅仅有一个孩子因为这套书、这套理论,人生发生了改变,那么我们今天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摇篮网CEO 杨国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深度陪伴。父母长期的自我学习需要多读好书,打开七田真早教丛书多多了解儿童才能更好支持儿童。我们一起相信亲子阅读陪伴成长。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林丹
每个胚胎都是生命播下的一颗种子,妈妈是它成长的土壤。健康的营养比较容易保证,良好的精神性格形成则需要优质的胎教方法。每个新手孕妈妈都应该能用到该书中许多的胎教方法。
——“魔书堡”亲子阅读创始人付立平
这是一个脑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右脑训练能够引发强大的灵感、直觉、感性、创造性和独创性。七田真先生对于右脑的有效开发,正是我对孩子未来的期许。——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许东(美)
“认可,赞赏,爱护,培养”,现代社会仍需要从东方传统智慧中寻找育儿的理念滋养。成长的自然与引导的睿智一起,构成了亲子世界里大写的爱!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是同行同学者,知行合一的哲学信条无非就是言行中的日常。——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程乐松
目录
第1 章 为什么说胎儿会学习
胎儿能感知父母的意念
胎儿期的母子感应会持续到婴幼儿期
胎儿期是心灵感应能力*强的时期
如何与胎儿交流
胎儿能“看到”图像
胎儿的成长过程是什么样的
与胎儿沟通的具体做法
胎教能使孩子拥有一颗丰富的心
要给胎儿满满的爱
和腹中胎儿说话刺激其右脑发育
从胎教时就开始“培育心灵”/026
将乐观、温和传达给胎儿/029
消除准妈妈紧张感的美人鱼体操 /032
如何听胎教音乐 /036
妈妈们的成功胎教经验分享/039
第2章 七田真分娩法/049
一直被忽视的新生儿惊恐/050
呵护新生儿心灵的分娩方式/052
让母子都舒适的分娩方法/054
脐带停止脉动再剪断/056
信赖自然的方式 /058
让新生婴儿感受到自由的**次洗澡 /060
七田式分娩法相关来信选读/063
第3章 给胎儿更好的孕育环境 /069
水关乎婴儿的健康 /070
饮用水是整个人类的大问题/072
要饮用净化、电解之后的离子水 /074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076
胎儿对危险因素异常敏感/079
长时间看电视的危害/081
第4章 营养对胎教的帮助/085
母体营养不足对胎儿的长期影响 /086
母体营养失衡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学习障碍 /088
蔬菜是胎儿*喜欢的食物/090
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092
每一位母亲都可以分泌母乳/095
第5章 胎儿的神秘大脑活动/099
不可思议的胎儿的“超能力”/100
胎儿的内在五感 /102
新脑教育法——让胎儿被幸福心情环绕 /104
不容忽视的胎儿感知力/106
第6章 右脑占优势的人更能适应未来社会 /109
右脑意识已成为整个世界的关注倾向 /110
未来将不再是竞争世界,而是追求爱的时代 /112
右脑型思考可以预测未来/113
右脑的同步调现象 /115
开启右脑会让潜意识觉醒/116
想象可以造就未来 /118
右脑型教育旨在心灵培育/120
一份来自七田真教育研究所的成长报告 /122
第7章 准妈妈的每月胎教计划 /129
第8章 七田真早教法的实践/137
孕期的暗示形成性格的基础/138
不要以为胎儿和婴儿什么都不明白 /140
早期教育是“引导”而非“灌输” /142
父母每天*少要用心陪婴儿玩2小时 /143
与孩子相处的5个基本则/145
消除潜意识里的不美好记忆——5 分钟暗示法 /148
人类*初的记忆——胎儿期的潜意识 /151
神奇的音波疗法 /153
开启连接左右脑的那扇门/155
批评会使孩子不安,*终让大脑无法运转 /157
请从正面视角看待幼儿教育/159
名牌小学入学的10 个标准 /161
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到专业的早教机构 /164
请6 岁前让孩子大量背诵 /165
教育的*高意义——独立思考/167
哪怕每天思考10 分钟,也一定要思考 /169
让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171
让孩子拥有能持续努力的目标/173
珍视孩子的好奇和感动/175
考试成绩不等于学习能力/176
从全体到个体的右脑记忆法/178
拒绝“以爱之名”对孩子的伤害 /179
培育独立自主的孩子/181
前言
是不是要从婴儿出生后才开始考虑如何育儿呢?当然不是,实际上从胎教开始的育儿是非常重要的。
一直以来,母体内的胎儿都被认为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都没有完全发育,所以,还不具备人类的能力,也没有感觉、感情和智能。也就是说胎儿是没有任何能力的不成熟的存在。但是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在胎儿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发现的新事实,彻底颠覆了大家的常识性观点。人们清楚了解到胎儿在母体内时就已具有了学习能力。科学已证明刚刚出生的婴儿就已能明白语言并拥有了记忆力,而且此时是一生之中学习能力*强的时期。不仅仅如此,胎儿时期还能决定他的心灵和性格。中国古籍中有一本《颜氏家训》,是通过记述个人的人生观、经历、学识来告诫子孙的著作,为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颜之推所著。其中曾这样讲述: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万物造化发育之气便是胚胎。在胎儿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到了婴儿、幼儿时期就使其能够识人脸色,懂得喜怒。伟大的人物很多都是从婴儿,甚至更小的胚胎时期就开始培养的。这也意味着,在胎教时,孕妇传达给胎儿的清澈开朗之心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人类有本质要素与附属要素。清澈开朗的心灵是本质要素,这需要通过孕妈妈的心来传达给胎儿。而知识与技术则是附属要素。胎教并不是教给胎儿知识,而是要在孕期时,常常与胎儿说话,构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胎儿会感受到父母对他满满的爱,有助于其成为一个开朗、正直、纯真的孩子。如想改变植物生长,*佳时机就是种子发芽阶段。发芽时期的植物具有的能量异常高,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应能力也*强。人类的胎儿也同样如此,千万要重视胎儿时期,那是人一生之中拥有*强能力的时期。如果读完此书之后,能够改变您对有胎教的观念,那么,孩子出生之后的育儿过程也将为之焕然一新。我深切希望本书能够为孕期中的妈妈们提供帮助。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般人都会认为刚刚出生的婴儿不懂语言,还未养成智力与感情,这时并不是教授其知识的时期。但事实是孩子从胎儿时期开始就已经通过感应母亲发出的波动来进行学习了。孩子从刚出生到 2 岁左右的这个时期,这种残留下来的感应能力是*强的。父母对孩子说话时,孩子在用耳朵听的同时,也在用感应来获取信息。
即使在婴儿还不理解语言含义的这个阶段,他也拥有能够正确感受语言含义的能力。孩子能够正确感应出母亲在说话的时候,所抱有的是正面肯定的想法还是负面否定的想法。无论母亲怎样隐藏自己的情绪,孩子仍然可以正确读取母亲心底深处的真实想法。美国的约翰·亚伦沃德博士将母子之间的这种波动关系命名为“母子间的心灵感应关系”。
母子之间*棒的关系是伴随母亲心底的安稳而来的,这样才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使他能够接收到母亲的心情。当母亲的心里充满了对孩子成长过程的不安、焦虑、怀疑等否定性的感情时,孩子就会关闭心灵的意识,以防御这些负面心情的输入。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母亲想要
传达给孩子的话语,孩子是听不到的。
这种关系不仅限于母亲与孩子之间,父亲与孩子之间也同样有心灵感应,这是重要的交流手段。如果父亲也常常对胎儿说话,那么孩子出生后,将成长为一个非常敬爱父亲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想要好好培育他的心情,他的心灵将会非常满足,会成长为一个对其他小朋友也非常温柔的孩子。
关于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俄罗斯的心理学家帕维尔·纳乌莫夫曾如此说过:母子之间的这种生物性联系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的疗养院中,母亲被安置于远离婴儿的一处地方,完全听不到婴儿的声音。即使如此,当自己的孩子哭泣时,母亲就会表现出有点神经质的样子。或者当孩子感受到疼痛时,比如说当医生抽取血液样本时,母亲会显现出不安的样子。明明此时母亲不可能知晓医生在对她的孩子做的事情。
内容推荐
人类在幼儿时期,尤其是胎儿期会通过家人的暗示形成一定的行为准则,反应、性格、才能都会模式化。胎儿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不具备交流能力,他们能够接收到父母心中的想法,孩子的心灵与性格的基础是在孕期中形成的。妈妈们通过外界信息的刺激,促进胎儿接受更多的优良信息,让胎儿的大脑发育得更好,更聪明、更健康。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传输过程中,对胎儿的人格养成、智商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七田真,日本岛根县人,教育学博士,曾任美国纽波特大学日本分校教育系教授。七田真博士从1958年开始从事幼儿右脑教育工作,1978年成立了七田教育研究所,并建立了实施右脑教育的七田真教室。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起500多所七田真教室,学生总数近4万名。他的教育理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为在右脑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七田真博士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社会文化劳动奖”,世界学术文化审议会颁发的“国际学术贡献奖”,并被世界知识产权协会授予“世界和平大骑士”勋章。
书中的“婴幼儿早教育儿”的章节,在我看来,更是完全脱离了实际操作的层面,更像是一种理论上的美好愿景。它提到了很多关于“建立良好亲子依恋”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正确的教育理念。然而,当你面对一个两个月大、只会哭闹和吃奶的婴儿时,书里那些关于“眼神交流的深度培养”或者“早期语言刺激的复杂结构”的描述,让人感觉完全无从下手。例如,它建议要进行复杂的“镜像模仿游戏”,但对于一个连抬头都费劲的小宝宝,我该如何实施?我更需要的是清晰的、按月龄划分的“任务清单”,告诉我这个月我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喂养规律,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抚摸和声音来安抚他们。这本书的早教部分似乎是直接嫁接了一本面向学龄前儿童的书籍内容,对于新生儿期这个“基础建设”的关键阶段,它的指导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我最终还是依赖网络上一些儿科医生的建议,来解决宝宝胀气和睡眠模式建立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在本书中完全没有得到解答。
评分关于“准妈妈孕期指南”这一块的内容,我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它在处理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上做得相当不到位。孕期是一个荷尔蒙翻腾、情绪起伏巨大的时期,书里虽然提到了“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但给出的建议却非常空泛,比如“多出去走走”、“和家人聊聊天”。这就像是告诉你感冒了要“多喝热水”一样,听起来有道理,但完全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我遇到的最大困扰是如何处理工作和家庭带来的焦虑,以及面对身体变化的自我接纳问题。我真正需要的,是那种能提供具体放松技巧的书籍,比如专门介绍孕期瑜伽呼吸法、或者如何进行引导式冥想的步骤说明。这本书对于如何识别孕期抑郁的早期信号,以及在需要时如何寻求专业帮助的指引几乎是空白的。它过于强调“胎教是美好的、轻松的”,却回避了孕期中真实存在的、沉重的情绪挑战,这让我在遇到低落情绪时,找不到任何有效的工具来支撑自己。这种避重就轻的处理方式,反而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评分这本书的胎教故事部分,我得说,风格实在是太……“传统”了。我理解胎教故事需要优美、韵律感强,对培养宝宝的语感很重要,但里面的故事内容大多停留在那些老掉牙的童话和寓言上,讲的都是些“小兔子采蘑菇”、“老爷爷钓鱼”之类的场景。说实话,我更希望它能结合现代的、更具科学前沿性的内容。比如,能不能讲一些关于宇宙星系的奥秘,或者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奇妙工作?毕竟,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和故事里描绘的已经大不相同了。我试着给我的肚子里的宝宝读了几段,发现自己读着都快睡着了,可想而知宝宝的反应了。当我转而播放一些我个人精心挑选的、节奏感更强的古典音乐片段或者一些关于自然声音的录音时,能明显感觉到胎动更活跃,更有规律性。所以,从“吸引力”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故事集略显保守和乏味,没能真正抓住现代准父母对新颖、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它更像是一本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准备的胎教读物,缺乏与当代生活和认知科学的有效连接。
评分如果要给这本“百科全书”下一个定义,我认为它更像是一份由多位作者拼凑而成的资料汇编,而不是一个经过深入打磨、逻辑连贯的育儿体系。它的“正版”标签并没有带来内容上的权威性或独创性。特别是关于“胎宝宝”的生理发育阶段描述,信息更新得不够及时。比如,最新的产前诊断技术、孕期药物的安全性评估,这些前沿信息在书中几乎没有提及,很多知识点停留在几年前的标准上。我对比了最近出版的几本国外医学界推荐的孕期书籍,它们在对基因筛查、无创产检(NIPT)等方面的介绍详尽且中立,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知情的决定。而这本,对这些新兴且重要的领域几乎是只字不提,或者只是草草带过。对于追求科学、严谨的现代父母来说,一本好的育儿书应该像一位靠谱的医疗顾问,提供最新、最可靠的数据支持,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些温暖人心的口号和过时的经验。因此,我无法将其视为一个值得信赖的、贯穿整个孕期的核心指导读物。
评分这本号称“小S推荐”的胎教书,坦白说,我一开始是带着十二分的期待和一点点的好奇心翻开的。我怀着第二个宝宝,大宝的时候完全没做功课,结果各种手忙脚乱,这次下定决心要科学育儿。书的封面设计得挺温馨,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让人感觉很舒服。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文字里时,我发现它在“百科”这个定位上做得有点过于宽泛了。它似乎想囊括从孕早期到宝宝出生后早教的方方面面,结果很多关键的知识点讲得不够深入,更像是一份目录式的概述。比如,关于孕期营养搭配的部分,它罗列了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但对于如何将这些需求融入到我们日常的、充满地域特色的三餐中,缺乏实用的操作指导。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告诉我“本周孕妈妈可以尝试做一份XX牌的低脂高蛋白晚餐,配方和步骤都写清楚”的详细指南。再者,关于“七田真”这个核心理论的阐述,它引入了一些概念,但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将那些抽象的“全脑开发”理论转化为每天十分钟的亲子互动游戏,讲解得有些模糊。我翻阅了好几本其他国家的早期教育书籍,它们往往会提供大量的、可立即执行的活动脚本,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略显不足,让人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得回去搜索引擎里重新找“如何进行右脑胎教游戏”。整体来说,它适合那种只需要一个大致框架、不需要太深钻研的准妈妈,但对于我这种追求细节和实操性的,总感觉隔着一层痒痒的纱布,看不到最核心的痒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