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40周孕期全程手册(升级版)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徐蕴华 | 页数: | 256 |
| : | 26.8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 ISBN号: | 9787501949144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 出版社: | 轻工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积累三十余年妇产科经验的专家为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权威的孕
期指导,伴随准妈妈从妊娠**周到*后一周。提供*新的孕产信息,告
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妈的日常饮食营养、在生活
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
一切。配以插图详解,倡导一种明智和负责的态度,以帮助初为父母者学
习。伴随准妈妈一起走过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妊娠期。
精 彩 页: 为人父母真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些不曾亲身经历的人永远都无法体会
其中的乐趣。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其中的辛苦同样
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像!
当你开始觉得二人世界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如果有个孩子能围绕在身
边一定充满幸福感;那么你需要知道,在孕育一个小生命之前,到底应该
怎么做。
这时,你需要从心理、生理和物质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从现在起你将
经历生命中*大的变化,从现在开始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你将成为
一个孩子的妈妈。做好准备了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专业建议
过去,大家都只强调怀孕期间的身心健康。现在,大多数医生则认为
,要维持整个孕期的健康,就应该不只看真正怀孕的这9个月。据世界卫生
组织报告抽检结果表明,即使在孕妇各种检查、诊断结果均为正常的情况
下,仍有2%的胎儿出生后,会出现某些方面的异常。因此,对于准备怀孕
的女性来说,如何在怀孕前做有计划的优生怀孕,实在是一个不得不引起
重视的问题。所以,完整的怀孕期间,应该扩充到12个月,其中包括至少3
个月的怀孕准备期。在这个准备怀孕的期间内,将自己的身心健康维持在
**状态,对你未来有一个健康顺利的怀孕过程,以及孕育一个健康的宝
宝来说,**助益良多。
P10-11 作者简介: 徐蕴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市医疗事故评审专家
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妇女健康项目专家
卫生部开展的“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部级专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顾问专家
1964年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师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际知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
4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线工作,在处理各种高危妊娠,包括多种内外科合并征.产科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抢救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抢救无数的危重母婴,深受国内外患者的信赖。
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妇女医院进修高危妊娠;199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国际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爱婴医院和母乳喂养专题培训。
任联合国项目专家以及***项目专家的同时,赴各有关地区,调研妇女健康状况:检查、指导、验收省.市级医院关于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的执行情况;负责编写生命知识培训教材及女童问题培训教材,并赴全国有关地区进行教材预试验、试讲、改进、定稿,并沿用至今。 目录: 一、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
怀孕第1周:准爸妈资格考试
怀孕第2周:今天是不是好日子
二、一颗小小苹果核(孕早期)
怀孕第3周:一粒种子的诞生
怀孕第4周: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怀孕第5周:叶酸虽小别忘补
怀孕第6周:宝宝开始心跳了
怀孕第7周:呕吐恶心,准妈妈难过的日子开始了
怀孕第8周:**次活动
怀孕第9周:胚芽期的结束
怀孕第10周:度过流产危险期
怀孕第11周:快速奔跑的小马
怀孕第12周:水上芭蕾舞蹈家
怀孕第13周:一只粉红的小桃子
怀孕第14周:开始皱眉做鬼脸了
三、吃手翻跟头,我都会了!(孕中期)
怀孕第15周:唐氏筛查,甜蜜的"恐慌"
怀孕第16周:不停地打嗝
怀孕第17周:发现好玩具--脐带
怀孕第18周:胃口大开一吃原来可以这么肆无忌惮
怀孕第19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怀孕第20周:穿上孕妇装,参加培训班
怀孕第21周:胎教开始
怀孕第22周:宝宝长出指甲了
怀孕第23周:皱巴巴的小老头
怀孕第25周:大脑的发育高峰期
怀孕第26周:睁开眼睛看"世界"
四、一个真正的小人儿(孕晚期)
怀孕第27周:长出柔软细密的头发
怀孕第28周:做个好梦吧,小宝贝
怀孕第29周:远离妊娠高血压
怀孕第30周:行动吃力、呼吸困难--艰难的时刻
怀孕第31周:宝宝的房子变小了
怀孕第32周:宝宝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怀孕第33周:圆润可爱的小宝贝
怀孕第34周:做好准备,头朝下
怀孕第35周:忐忑不安的时期
怀孕第36周:宝宝的小家还安全吗
怀孕第37周:充分休息,迎接随时可能来临的见面
怀孕第38周:准妈咪待产物品全攻略
怀孕第39周:了解分娩知识
怀孕第40周:天使降临
附:新生宝宝测评标准
书籍名称:宝宝辅食制作与营养指南 一、本书核心价值:科学喂养,奠定健康基石 本书并非关于孕期指导或分娩准备,而是专注于生命早期阶段——婴幼儿辅食添加与营养构建的实用指南。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从宝宝四个月、六个月到一岁以上不同月龄阶段的喂养需求与辅食制作的精妙之处。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新手父母或照料者,摒弃道听途说和盲目跟风,转而采用循证医学和营养学最新研究成果,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科学的营养基础。 二、内容详述:分阶段、全方位的辅食实践手册 本书的结构严谨,内容覆盖了从“辅食添加的准备期”到“过渡到家庭膳食”的完整周期,共分为六大核心部分: 第一部分:辅食启蒙——时机、原则与准备工作(月龄参考:4-6个月前) 这一部分详尽阐述了辅食添加的“黄金时机”判断标准,强调个体差异而非固定日期的重要性。我们将详细解读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儿科协会推荐的辅食添加信号(如对食物的兴趣、舌头挺出反射的消失等)。 营养基石: 剖析母乳/配方奶在辅食添加初期的核心地位,以及何时开始补充铁和锌的必要性。 工具箱准备: 推荐并解析市场上各类辅食制作工具(辅食机、研磨碗、辅食刀具等)的优缺点,指导家长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理性采购,避免不必要的囤积。 安全与卫生: 详述食材的清洗、储存、烹饪器具的消毒流程,强调食品安全在初次喂养中的至高无上性。 第二部分:泥糊期探索——细腻、单一与适口性(月龄参考:6-7个月) 这是宝宝接触非奶类食物的最初阶段。本部分着重于如何制作出最易于吞咽的、无刺激性的基础泥糊。 首选食材推荐: 详细介绍高铁米粉、纯南瓜泥、纯红薯泥、纯牛油果泥等“第一口食物”的营养价值、制作比例和储存方法。我们提供精确到克的初始配方,确保营养密度适中。 制作工艺揭秘: 教授如何通过蒸煮、水浴法等方式,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水溶性维生素,避免过度烹饪导致的营养流失。 观察与记录: 提供详细的食物不耐受和过敏观察日志模板,指导家长系统性地记录宝宝的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问题。 第三部分:混合与进阶——颗粒、粗细与多样性(月龄参考:7-9个月) 随着宝宝吞咽能力的提升,食物的质地需要逐渐从纯泥过渡到碎末甚至小块。 质地渐进法: 系统讲解如何通过增加液体减少量、利用食物本身的纤维感,自然地提高辅食的颗粒感,例如从“细泥”到“粗泥”,再到“小碎末”。 食材拓展: 重点介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鱼肉、鸡蛋黄)的引入顺序和处理技巧(如去皮、去刺、打散)。提供一周内推荐的食材轮换表,确保宏量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自制高汤与调味: 探讨如何利用天然食材(如洋葱、西红柿皮)熬制基础高汤来增加风味,并明确指出在此时期应严格避免添加盐、糖和人工调味料。 第四部分:手指食物与自主进食(月龄参考:9-12个月) 本阶段是培养宝宝精细动作和口腔抓握能力的关键期,强调“吃得安全”与“吃得有趣”的结合。 安全第一的形状选择: 详细说明手指食物(Finger Food)的理想大小、软硬度,以及规避窒息风险的形状指南(例如,圆形小颗粒食物应避免或切成四瓣)。 常见误区纠正: 针对家长常犯的“过度喂食”或“害怕噎到而继续使用勺子”的误区,提供实用的干预策略。 食谱设计: 提供多款适合抓握的食谱,如小份量肉丸、软烤蔬菜条、厚切水果片等,注重营养搭配的完整性。 第五部分:营养素的特别关注与补充 本章节聚焦于婴幼儿早期容易缺乏的关键营养素,并给出具体的膳食来源指导。 铁元素: 详细说明为何铁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提供高生物利用率的铁质食物(如红肉泥、豆类)与维生素C的搭配摄入技巧。 维生素D与钙: 解释饮食之外补充剂的重要性,并分析不同品牌和剂量的选择依据。 膳食纤维与肠道健康: 介绍富含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特定蔬菜)如何维护宝宝的肠道微生态平衡。 第六部分:常见问题诊断与对策 本书最后部分设立了一个快速诊断表,解答家长在辅食实践中遇到的高频问题。 消化不良与便秘: 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或便秘,提供相应的食物调整方案,而非立即依赖药物。 厌食与挑食的早期干预: 探讨宝宝在不同阶段出现“拒绝进食”的表现,并提供温和、耐心的应对方法,强调“喂养关系”的建立优先于“吃光碗里食物”。 自制辅食的营养评估: 引入简单的能量和营养素粗略计算方法,帮助家长对照推荐量,评估自制辅食是否能够满足宝宝的每日热量需求。 本书特色总结: 本书完全聚焦于“吃”的科学实践,不涉及孕期身体变化、分娩准备、产后恢复或亲子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它以严谨的营养学数据为支撑,以家庭厨房操作的便利性为指导原则,力求成为0-1岁宝宝家长手中,一本能够带来实践信心和科学依据的喂养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