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巨镜

历史的巨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观涛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从马克思到韦伯
第二章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
权利
第三章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
民族认同
第四章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
结构
第五章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
第六章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
史观
第七章现代社会第二个层面的建立: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第八章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学习、立宪与内部整合
第九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十章在俄国革命的背后
第十一章现代价值的危机和第一次全球化的终结
第十二章否定个人权利以及种族主义的畸形发展:
法西斯主义
第十三章现代社会结构的自我修正
第十四章告别二十世纪:轴心文明与大历史观
后记
附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古罗马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金观涛唐若昕著
第一章从古罗马看社会组织的秘密
1.1罗马帝国奇特的商品经济
1.2城市生活和罗马帝国的政治与意识形态
1.3罗马、中国、印度——不同的社会结构
1.4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分析
1.5罗马共和国怎样演变为罗马帝国
第二章古代社会的衰落
2.1是什么因素侵蚀了罗马共和国的小农经济
2.2罗马帝国灭亡之谜
2.3没有万古长存的帝国
2.4互相维系的状态破坏的原因:功能异化
2.5一个比喻:赫胥黎之桶
第三章新社会结构的诞生:西欧封建社会和拜占庭帝国
3.1潜组织的成长和取代
3.2查理曼帝国和西欧封建制的确立
3.3东罗马帝国:斯拉夫人入侵和君士坦丁堡
第四章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首先在西欧确立
4.1中世纪城市和古希腊罗马城市、东方古代城市的差别
4.2影响资本主义确立过程的三种因素
4.3议会和三角形均势:英国捷足先登
4.4官僚机构的阻碍和法国疾风暴雨式的大革命
4.5王权衰落和再版农奴制:德国的道路
第五章结构取代和社会进步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由“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和“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两部分构成,系统探讨了传统社会转型的一般模式以及现代社会结构在其扩张过程中碰到的社会整合危机,讨论了现代社会结构以及现代价值在20世纪的自我改进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当代重要的思想启蒙读物,本书讨论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原因,以及传统社会转型的各种理论问题。议题虽宏大,但作者叙述深入浅出,有助于普通读者清晰地把握“什么是现代性?”“现代社会演化的逻辑是什么?”以及现代社会在今天遇到的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年第12本。连读了多本有用之书后,必须要用这样有思想性的“无用之书”调剂下。 简直是太过瘾了太爽了,金观涛先生不愧是学理出身,用极其严谨的逻辑、缜密的语言表达,先创建自己的系统历史观认知体系,然后将近现代世界史序列依次娓娓道来,一步步用历史来印证自己的体系。 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一战二战的部分精彩得让人拍案叫绝! 宏大的历史观、严密的逻辑、真挚壮阔的语言表达,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评分

##对现代性的起源、发展及变异进行了清晰准确的梳理,但并不全面。从思想史切入,最终无奈的承认现代文明已经走向末路。这是日暮途穷的时代,文明之光只剩下过往的余晖,面对着前方莫测的黑暗,金观涛选择企盼新生,并呼唤新轴心时代的到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份颇令人沮丧的答卷。

评分

##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起一整套解释现代社会起源与演进历程的宏大叙事理论体系,理工科出身的作者文字逻辑清晰,论述严谨,层次分明。尽管其理论体系,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马克思、韦伯和帕森斯思想的影响,但作者的论述分析水平和理论建构能力,仍然让人叹服。

评分

##系统论史观,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及现代性的三大要素。

评分

##不明觉厉。 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得好吃力。

评分

##初读之下,感觉很有理科似的层级结构。事后反思,只不过是用贴标签的形式来代指当时当朝的社会形态,并根据标签来衍生自己的理论。但是这种标签本身就只是一种代指,可以用它来承接上文,但是怎能把标签视为全部呢?

评分

##任何社会,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三个子系统的耦合体,三者互为条件;现代社会正当性的基础,则是个人权利、工具理性,以及(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

评分

##2019年第12本。连读了多本有用之书后,必须要用这样有思想性的“无用之书”调剂下。 简直是太过瘾了太爽了,金观涛先生不愧是学理出身,用极其严谨的逻辑、缜密的语言表达,先创建自己的系统历史观认知体系,然后将近现代世界史序列依次娓娓道来,一步步用历史来印证自己的体系。 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一战二战的部分精彩得让人拍案叫绝! 宏大的历史观、严密的逻辑、真挚壮阔的语言表达,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评分

##金观涛在八十年代提出用系统论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著名的模板说。关于现代化理论,九十年代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刘小枫的《现代性理论绪论》,甘阳关于韦伯的评论,都是关于西方现代问题,但目光不约而同的指向中国现代化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对比在美国的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世纪》和余英时的《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等著作,都有大体类似的理论工作。可以进行共同比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