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可以说是所有电影运动中最迷人的,因其丰富多彩、敢作敢为与先锋技巧而著称。《法国新浪潮电影史》以新鲜的视点,考察了形成1950年代法国电影的社会、经济与美学机制,并且详细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的最重要的“新浪潮”电影。作者详细考察了一些著名影片,如:《四百下》(1959)、《精疲力尽》(1960),以及鲜有人研究的影片,如:《短岬村》(1955)、《巴黎属于我们》(1960)、《美好年代》(1964)等。
作者首先追踪“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先驱,展示他们如何为追随者提供蓝本。阿斯特吕克、梅尔维尔与年轻的瓦尔达,都提供了宝贵的叙事教程与制作低成本电影的样板。他们的追随者瓦迪姆、马勒,以讲述性感故事的方针与活泼新颖的叙事策略,帮助确立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电影。《电影手册》评论家出身的导演组成的核心团队(尤其是特吕弗、夏布罗尔、戈达尔),真正体现了电影制作的不断变化。
##翻译好烂
评分##非常实用、连贯以及全面。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萌芽到结束和其中的各个风格都讲的很清楚,唯一缺憾大概就是翻译了吧,略显生涩,有空要扒原版来看了。
评分##Richard Neupert就是Marie那本新浪潮的英文版譯者嘛。
评分##翻译好烂
评分##别浪费青春。
评分##后半部分不行
评分##关注新浪潮早期历史,补充了非常少见的史料及细节,对于新浪潮导演初期影片的美学特色总结较为细致,还涉及了一些当时的制片背景。另外,翻译没问题,单万里老师校对也很细致,放心看,有收获。
评分##如此厚的书夹着许多不曾看过的电影读起来的确有些懵懂,靠想象来理解文中所提到的某些作品使得曲解不可避免,从作者的思路组织来看,青年文化与时代活力是新浪潮之所以“新”的关键,正如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网站与微电影现象一样,它们也是言论表达与个人自由的“新浪潮”。
评分##Richard Neupert就是Marie那本新浪潮的英文版譯者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