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波斯卡诗选2: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 继《万物静默如谜》后,再一次献出

辛波斯卡诗选2: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 继《万物静默如谜》后,再一次献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桑 译
图书标签:
  • 诗歌
  • 诺贝尔文学奖
  • 辛波斯卡
  • 当代诗歌
  • 情感
  • 孤独
  • 生活
  • 文学
  • 波兰文学
  • 诗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贯中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65452
商品编码:25389641680
丛书名: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已售出 33978
已售出 28986
已售出 13554
已售出 5867
已售出 6354
已售出 8872
已售出 7250
已售出 6963
已售出 11251
已售出 7860
已售出 8479
已售出 8853
 
 
 
已售出20856  
 
已售出11780  
 
已售出19373  
 
 
 
已售出14760  
 
已售出 9987  
 
已售出14476  
 
 
 
已售出15713  
 
已售出11937  
 
已售出12710  
 
 
 
 
 
已售出26737  
 
已售出15075  
 
已售出16130  
 
 
 
已售出13774  
 
已售出12882  
 
已售出27991  
 
 
 
已售出9980  
 
已售出12586  
 
已售出22830  
 
 
  主编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当代*为迷人的诗人之一——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激发幾米创作灵感,令陈绮贞着迷,受基耶斯洛夫斯基推崇。继《万物静默如谜》畅销10万册后,又一经典诗集《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入选“新浪中国年度十大好书”“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以及国内外个版本教科书。王安忆、野夫、柴静、陈坤、刘瑜、高晓松……他们都对辛波斯卡一见钟情

  媒体评论
辛波斯卡以准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辛波斯卡用她的日子证明,抽签探望病人、出席葬礼、绑紧鞋带、填写履历表,这些就是诗人该做的事,该记录的永恒。
——“新浪中国年度十大好书”授奖辞

  目录
译序 碎语、奇迹市场或希望
辑一 在黄昏,我们点起灯
告别风景
金婚纪念日
写自旅馆
确信
底片
谢幕休息
归鸟
喜剧的序幕
发现
星期天,与自己的心交谈
记一次不存在的喜马拉雅之旅
纪念
动作

辑二 世间的每一个人和我
种种可能
终于,记忆
赞颂我姐姐
喜剧演员
流浪汉
无题
歌谣
醉酒
花腔
我太近了……
笑声
出生
养老院
冰结的动作
音乐大师
自杀者的房间
葬礼II
伟人故居
一见钟情
墓志铭

辑三 一粒沙看世界
惊异
在众生中
生日

植物的静默
恐龙骨架
从无馈赠
一粒沙看世界
洋葱
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


辑四 灵魂朴素,如梅子的核
火车站
洞穴
从天而降
风景画
向超音速飞机致敬
π
托马斯?曼
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
画像
分类广告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两次
故事梗概

辑五 别的房间,别的声音
与死者密谈
卡珊德拉的独白
一幅中世纪微型画
躲入方舟
在冥河上
罗得之妻
活着
拉撒路去散步
人口普查
在盛大的白昼
死者来信
影子
特洛伊城中的片刻
亚特兰蒂斯

辑六 有些事发生时那么寂静
事件的版本
评一首尚未写下的诗
雅斯沃附近的饥饿营
无辜
与孩子交谈
自断
赞美诗
谈论死亡,不带夸张
世纪的没落
时代之子
酷刑
结束与开始
现实在要求
有些人
词汇

辑七 X远处的灯已点亮
三个X奇怪的词
小喜剧
也许这一切
戏法表演
悲哀的计算
现实世界
无需标题
考古学
错误的号码
过剩
怯场
仓促的生活
在一颗小星星下

诺奖演说辞 诗人与世界

  精彩内容
    告别风景
    我并不责备春天,
    它已再次出现。
    我不会责怪,
    因为,年复一年,
    它履行着职责。
    我知道,我的忧伤
    并不能阻止新绿。
    叶片只在风中
    俯身。
    看到什么东西让
    水边成丛的桤木沙沙作响,
    这不会使我痛苦。
    我获得了一个消息,
    那湖泊的堤岸
    依然美丽,一如从前
    就像你活着的时候。
    我并不怨恨
  &
......

  内容简介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是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继《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又一经典诗集。
在这本诗集中,诗人用机智、迷人的声音与语调,诉说了对家人的怀念与赞美、对世间种种生活的爱、对消逝的时间与国度的迷恋、对日常和万物的诗意描摹,隐隐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中收录《告别风景》《事件的版本》《从无馈赠》《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时代之子》等80多首隽永的诗作,同时重译了《万物静默如谜》中广为流传的《一见钟情》《种种可能》《在一颗小星星下》等10余首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译文中窥见经典的韵味。

  作者简介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一九二三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当代*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目前第三位获奖女诗人。
二○○一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系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高荣誉。
二○一二年二月一日,于克拉科夫逝世。同年,《万物静默如谜》出版,不仅入选“新浪中国”“深圳读书月”等各大年度“十大好书”榜,更是创造了诗集的出版奇迹,一年内畅销十万册,使她成为在中国*具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维斯瓦瓦·辛波斯卡诗歌精选(卷二) 在这本厚重的诗集《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中,我们得以再次深入维斯瓦瓦·辛波斯卡那独一无二的诗歌世界。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辛波斯卡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幽默的智慧以及对日常琐碎事物深刻的关怀,赢得了全球无数读者的心。在继广受好评的《万物静默如谜》之后,这第二卷精选集,以“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为题,更进一步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那份对个体存在、对时间流逝、对世界万物的独特审视与感悟。 这不仅仅是一次诗歌的汇集,更是一次与一位伟大灵魂的对话。辛波斯卡诗歌的魅力在于她能够将最宏大、最抽象的概念,通过最具体、最日常的意象呈现出来,让读者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到生命本质的震撼。她笔下的诗,常常如同一个看似寻常的物件,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一个日常的瞬间,突然间便闪烁出哲学的智慧之光,引人深思。 “寂寞”在此并非单指孤单,而是一种深邃的、独立的精神状态,一种对自我世界的充分认知与安宁。辛波斯卡笔下的寂寞,并非全然的负面情绪,而是她与世界保持距离,以清醒的目光观察一切的视角。她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就像一棵树,/ 独自站立在开阔的田野上,/ 尽管我知道,/ 无论我如何努力,/ 树叶的飘落,/ 终究是它自己的命运。”这种寂寞,是一种清醒的自知,一种对个体独立性的肯定,也是一种与宇宙洪荒对话的勇气。 本书的选诗,力求全面展现辛波斯卡诗歌创作的不同面向。在这里,你会看到她对历史的冷静反思,对科学的童稚好奇,对人性的细致解剖,以及对语言本身的精妙玩味。她不会回避生活中的悲伤与无奈,但她总是能以一种超然的、甚至带着一丝轻盈的幽默感来处理它们,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之余,也能寻找到一种慰藉与豁达。 例如,她可以从一枚邮票的故事,联想到遥远国度的命运;她可以在描述一只猫的日常行为时,窥探到人类存在的荒谬;她甚至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延伸出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猜想。她的诗歌,是关于“小事”的宏大叙事,是关于“寻常”的深刻哲理。她提醒我们,生命并非总是波澜壮阔,真正的意义往往就隐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 在《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中,你会遇到许多熟悉的辛波斯卡式的人物与场景:那些无名的历史人物,那些在街角擦肩而过的人们,那些在房间里独自沉思的个体。她赋予了他们生命,让他们在诗歌中拥有了不朽的地位。她并不刻意去歌颂英雄,也并非总是哀悼牺牲,而是以一种平等、好奇的目光,去探究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这本诗集,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辛波斯卡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她对语言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诗句,看似简单朴实,却蕴含着无限的张力与韵味。她善于运用反讽、比喻、拟人和出人意料的转折,让诗歌在不动声色中,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她的语言,既精准而又富有想象力,既充满智慧而又带着一丝顽皮。 “继《万物静默如谜》后,再一次献出”,这句话并非简单的续集标记,而是对诗人创作脉络的延续与深化。如果说《万物静默如谜》开启了我们对辛波斯卡诗歌的初步认识,那么《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则将我们引向了她更为内在、更为私密的精神空间。在这里,我们更能体会到她对生命、死亡、爱、孤独、历史、自然等永恒主题的独特思考。 本书的选诗,同样注重呈现辛波斯卡诗歌的“过程性”。她不回避思考的痕迹,不掩饰内心的挣扎,甚至将自己对写作的困惑也融入诗中。这种坦诚,使得她的诗歌更具生命力,更贴近读者。她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去拥抱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在阅读《我曾这样寂寞生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在某个瞬间,突然觉得自己与诗中的某个句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正是辛波斯卡诗歌的伟大之处。她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那些我们曾经感受过,但可能从未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她用诗歌,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新的视角。 这本诗集,是一份邀请,邀请你放下匆忙的生活,静下心来,与辛波斯卡一起,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观察世界。去发掘日常中的奇迹,去品味生活中的哲思,去理解“寂寞”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可能。 辛波斯卡的诗,不是让你瞬间获得答案的指南,而是激发你思考的火花。她不给你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你去发现自己的结论。她的诗,如同她本人一样,内敛而深邃,朴实而隽永。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不仅是辛波斯卡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她留给世界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阅读她的诗,就是在与一位伟大的头脑对话,就是在体验一种深刻的生命智慧。这本书,适合每一个渴望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份宁静与思考的读者。它是一份礼物,一份关于生命、关于世界、关于我们自己的深刻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诗人就像是隐藏在人群中的观察者,他们用敏锐的触角捕捉着世间万物,然后用文字将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定格。辛波斯卡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她的诗歌总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能够穿透表象,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每次读她的诗,都感觉像是在和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友对话,她不急不缓,却字字珠玑,让我反复咀嚼,回味无穷。这次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光听名字就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寂寞,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词语,它可以是孤独的,也可以是充实的;它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安宁的。我好奇辛波斯卡会如何解读“寂寞”这个主题,她是否会描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那些在喧嚣都市中默默承受的孤独,抑或是那些独自品味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我期待着,在她的诗句中,能够找到与我内心产生共鸣的片段,能够从她的视角,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的图景,或许,这将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的旅程,一次对生命本真的探寻。

评分

作为一名读者,我对真正触动心灵的作品有着难以抑制的渴望,而辛波斯卡无疑满足了这一点。《万物静默如谜》曾带给我无数的惊喜和思考,她的诗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许多尘封的角落。《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这个名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又似乎蕴藏着一种深刻的自省,让我迫不及待想要去翻阅。我好奇,在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笔下,她将如何描绘“寂寞”的形态?是那种形单影只的孤独,还是那种人群中的疏离感?是主动选择的沉思,还是被动承受的无奈?我期待着,她能用她一贯的、不动声色的智慧,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捕捉下来,用最精准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我在她的诗句中,找到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解与释放。

评分

读到辛波斯卡的名字,总会涌起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在尘封的旧书堆里偶然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古董。上一本《万物静默如谜》就让我惊艳不已,那种在日常细节中挖掘深刻哲思的能力,简直如同点石成金的魔法。这次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隐约的忧伤,又饱含着一种独自前行的力量。我期待着,在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笔下,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片段,那些内心的独白,能再次以诗意的形式展现在我面前,涤荡我被喧嚣裹挟的心灵。她总是能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最复杂的况味,让我在某个清晨,某个黄昏,读到一句,然后就那样愣住,仿佛全世界都在那一刻静止了,只有她的诗句在空气中回响,给我一种恍然大悟的慰藉。我好奇,在《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她又会带我去探索怎样的“寂寞”?是与世隔绝的孤寂,还是在人群中的疏离?是主动的选择,还是命运的安排?我深信,无论是什么样的“寂寞”,在辛波斯卡的眼中,都将被赋予独一无二的光彩,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评分

提起辛波斯卡,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她那种特有的、不动声色的睿智。她的诗歌不是那种张扬的、咄咄逼人的,而是像一阵轻柔的风,悄悄地拂过,却能在你心底留下深深的痕迹。《万物静默如谜》给我带来的震撼,至今仍记忆犹新,那种对日常事物的深刻洞察,那种在平淡中见伟大的能力,实在是令人叹服。如今,《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摆在面前,我仿佛已经能预感到,这将又是一次与灵魂的对话。我期待着,在她对“寂寞”的描绘中,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够理解那种看似孤单的背后,可能蕴含着的丰盈与力量。她会不会写到那些独自漫步的时刻,那些在深夜里与自己独处的时光,那些在人群中却感到疏离的瞬间?我深信,辛波斯卡的笔触,总能将这些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我们在她的诗句中找到慰藉,找到共鸣,甚至找到一种超越寂寞的勇气。

评分

我对辛波斯卡的诗歌,总怀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她的文字,不像某些诗歌那样华丽辞藻堆砌,而是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能直抵心灵最深处。《万物静默如谜》所带来的那种震撼,至今仍未褪去,她总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挖掘出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奥秘。这次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光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总是好奇,在那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在那些独自一人的时刻,人们的心灵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辛波斯卡会不会用她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那些关于“寂寞”的真相?我期待着,在她的诗句中,能够找到对于“寂寞”的不同解读,或许是那种与孤独和平共处的安然,或许是那种在内心世界里自给自足的丰盈。我渴望,在她充满智慧的诗行里,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力量,一种面对生活困境时,能够坦然自若的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