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群效应:席卷海量用户的隐性力量
ISBN:9787508681467
书名: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
定价:58.00元
作者: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坦吐姆·科林斯、戴维·西尔弗曼、克里斯·富塞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12
页码:38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 9787508676555
书名:爆裂:未来社会的9大生存原则
定价:65.00元
作者:伊藤穰一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09
页码:34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80231
小群效应
内容简介
互联网经济时代,新零售、网红经济、知识经济多受益于社群。用户的获取、留存及订单转化直接决定了一个社群的存亡。无论是“做”群还是“用”群,每个人都需要迭代常识:了解用户行为习惯,了解社群运行规律。
《社交红利》《即时引爆》作者徐志斌历时两年,挖掘腾讯、百度、豆瓣的一手后台数据,从上百个国民级产品中深度解读社群行为,通过大量生动案例总结出利用社交网络和海量用户进行沟通的方法论。
本书将告诉你:
?8?6 海量用户和收入究竟从哪里来?
?8?6 如何影响用户的决策?
?8?6 激活用户的六大驱动力是什么?
?8?6 “微信读书”“全民K歌”“狼人杀”“王者荣耀”“贴吧”“AKB48”等大牛产品运营社群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这是一部关于社群运营的长尾理论:
?8?6 用好小群非常重要。
?8?6 如何运营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的社群?
?8?6 找大群营销,不如找准变现的“连接者”。
书中另附80余张图表的数据分析和优秀社群的内部运营详解,为创业者、产品经理人、社群运营者、营销人员、互联网企业家、投资人提供了关于社群的全新用户解决方案。
赋能
内容简介
在错综复杂的新生态下,预测已经成为不可能,运营的关键已从控制—命令式转变为赋能——分布式,唯有如此才能在新生态下取得成功。
一手打造了全球*强战斗力的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官的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摒弃掉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的常规思维,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对特遣部队进行重塑,将其打造成新物种:一张在沟通上极度透明、在决策上去中心化的网络。“深井”间的壁垒被摧毁。领导者们看着运转*小团队的*佳操作方式,并且找到方法把这些操作方式推广到上成千上万的人身上,同时运用一些10年前还无法想象的技术将这些人捏合成一个整体。
就像华为的任正非号召华为17万员工向美军学习一样,你也一定需要这样一部经过战火和鲜血考验的管理运营法则,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取得成功。
爆裂
内容简介
正如威廉·吉布森指出:“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爆裂》便是来自未来的明信片。
越是在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刻,越是会出现两极分化,赢家、输家有时只在一念间。未来已经装上了全新的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重大升级,对我们而言,随之而来的则是陡峭的学习曲线。在指数时代,替换旧逻辑,我们的思维亟需与世界对接,推翻过去已经成为大众所接受的常识,学会差异化思考才能屹立不倒,不被卷入历史的洪流。
涌现优于、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以及系统优于个体。在《爆裂》一书中,伊藤穰一和杰夫·豪将这一逻辑提炼为9大原则,帮助人们驾驭这一动荡时刻,应对当下的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聚集了全世界的创造性人才,被誉为实现寓言的地方。《爆裂》一书则包含了非凡的案例研究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等机构的前沿研究和哲学理念,它将帮助你适应这个难以预测的世界,并获得成功。
这本书的作者在案例的选取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一个都恰到好处地论证了他提出的观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用户习惯养成”的讨论,作者通过分析几个不同行业的成功案例,细致入微地剖析了用户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行为模式。这种洞察力,远远超出了我之前阅读过的任何一本关于市场营销的书籍。他不仅指出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如何做”,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我甚至能想象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脑海中会不断闪现自己所经历过的类似情境,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种共鸣感和启发性,是任何一本空洞理论的书籍都无法比拟的。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成为了一个实用的工具箱,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色彩搭配鲜明,字体大小适中,整体给人一种专业又不失活力的感觉。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触感很好,印刷清晰,墨色浓郁,即使是细小的文字也能看得清楚。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开篇部分所描绘的场景,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商业世界。虽然我还未深入阅读,但仅从排版和细节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上的用心。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严谨与高质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作为一个对经济管理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启发思考、指导实践的优秀读物,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书架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我的学习之旅提供了新的方向。从作者的文笔来看,他似乎非常善于将复杂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评分这本书中关于“群体思维”的分析,简直是让我茅塞顿开。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是如何受到周围环境和群体的影响,从而做出决策的。他通过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看似不理智的行为,在群体中却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播。这不仅让我对人际互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某些决策中的盲目性。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独立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了周围的声音。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身上存在的一些思维误区,让我有机会去审视和调整。这种自我认知上的提升,对我而言,比任何具体的管理技巧都更为宝贵。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客观,但他提出的观点却具有极强的批判性,促使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每个章节的过渡都很自然,就像一条条流畅的溪流,将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向更深的理解。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对于像我这样并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能够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感悟。尤其是关于“赋能”的部分,作者提出的方法论,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指导,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方向和启发。这种系统性的阐述和易于理解的风格,使得这本书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我相信任何希望在商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对于“隐性力量”的把握,简直是炉火纯青。他并没有过多地强调那些显而易见的营销手段,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不易被察觉,却能悄无声息地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比如,在描述“小群效应”时,他没有停留在“拉人头”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社群内部的信任机制、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等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这种对用户内心世界的洞察,让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一个深刻的心理学家。他的分析,就像是在为我们揭示一个隐藏的宇宙,让我们看到那些平日里被忽视的细微之处,如何能够汇聚成巨大的能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恰恰是当今时代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